熊芙蓉:给您讲述大蜀道的前世今生

易正书院

<p class="ql-block">《蜀道天下》作者熊芙蓉</p> <p class="ql-block">《蜀道天下》书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蜀道天下》:一部大汉民族的心灵史</b></p><p class="ql-block"> 庞惊涛</p><p class="ql-block"> 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有一部札记作品并不广为世人所熟知。这部承袭南宋罗泌《路史》风格的札记以他自号名为《青藤山人路史》,以示区别于前者,但释“路”为“大”的含义仍然一望即明。在这部札记作品里,徐渭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文学名家圣手以“史”为纲、考稽地理名物的功夫。更为难得的是,《青藤山人路史》还兼有文化习俗、礼仪典制、史事掌故、琐闻逸事等丰富的内容。四库馆臣赞徐渭“不独擅长艺文,且兼事考稽之业”,对他文史地理的考稽功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p><p class="ql-block"> “考稽”兼查考、考校两义,是历来治史者最为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治史者很看重的一个学术传统。“查考”特重于基础史料的齐备,而“考校”则需要在“查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学术主张和见解,所以尤见其难。近年来,“考稽”传统除在少数学人中继续光大外,普遍不被治传统文学者所承袭,概因考稽学术要求较高、考稽繁琐复杂、耗费时间较多、产出难为普通读者阅读接受等影响所致。作家、蜀道研究者元夫新著《蜀道天下》(成都时代出版社,2022年5月)通过扎实深入的秦汉古蜀道田野考察和细腻深情的文学想象,第一次全景式展现了古蜀道的无穷秘境和“层累”构成的历史图景,其向《青藤山人路史》致敬的考稽功夫,不仅承袭了历代治史者严谨的考稽传统,还以其卓越的见识,文以时异、文以代新地完成了对考稽传统的超越,堪称一部当代考稽学的经典著作。</p><p class="ql-block"> 除了蜀道研究的专门家,大多数人对蜀道的概念和认识是模糊的、笼统的。加之时代更新迅速,蜀道遗迹所存越来越少,建立在“时代远隔”上的稽考面临重重困难。元夫作为生长于蜀道重要节点之一广元市的作家,在少女时期即对蜀道产生了无穷疑问。在她成长的故乡,密集分散着蜀道上诸多传奇点位:神秘幽深的翠云廊、雄奇险峻的剑门关、沧桑巨变的昭化古城……伴随着这些传奇点位一起进入这个崭新时代的,便是那一个个未解的历史谜题。这些疑问推动她在进入成年后,启动了历史纸本上和地理现实上的蜀道探寻:持续近十五年的案头研究、近五年的田野考察,使少女时代产生的无穷疑问,一个一个得到了解答。尽管这些解答不一定能够得到标准而严谨的学术承认,但它至少为今天欲探究蜀道历史谜题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充满历史合理性和文学合情性的参考答案。这其中,考稽传统中的“查考”功夫,为她在这部作品里提供“参考答案”创造了充足的条件。元夫非专门史家,但我注意到了她在《蜀道天下》中反复提到了“层累”这个词。按顾颉刚先生“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秦汉以降的蜀道史,不特一部道路的演进和变迁史,也是一部大汉民族的心灵史。</p><p class="ql-block"> 围绕蜀道依傍而生的儒释道文化和景观(也存在一种蜀道依傍儒释道文化和景观而生的可能)生生灭灭,载沉载浮,明明暗暗,两千余年来的“层累式”构造,实在可以称得上厚富广博。元夫首先需要面对的,正是考稽传统中的“查考”:尽可能地完成对蜀道相关的历史、人文、地理、习俗、掌故、逸闻、琐事的全面化掌握,确保“查考”蜀道故实的全面完备,以为后期的考校和文学再造提供基础材料。《蜀道天下》尽管没有采用通行的学术标准来进行创作,并提供文献资料的来源,但以我并不宽广的学术眼界和阅读体验而言,元夫在“查考”上所下的功夫是非常扎实的,其承袭《青藤山人路史》查考传统的旨趣和态度也非常明显。她在《蜀道天下》里,以顾颉刚先生的“层累”理论为指引,完成了全面完备的、且有清晰层累结构的文献查考和征引尝试。</p><p class="ql-block"> 透过《蜀道天下》这部刻意淡化学术标准的随笔作品,我们还是能够比较系统地抽取或者调取到“古蜀道”汪洋一般的历史文献。仅就“查考”古蜀道的历史文献这一个贡献而言,《蜀道天下》的学术价值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也必将为后来的蜀道研究提供路径。当代历史随笔著作是否需要参照学术著作标准,引出文献来处?这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一个见情见性的问题。事实上,当代很多长于历史随笔写作的名家,也注意到在自己的作品中引出历史文献,这似乎并不会影响读者将之视其为标准的学术著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蜀道天下》在遵循考稽传统时,过于强调作家个人的情性而忽略了学术规范:假如她不愿意采取随文注或尾注方式而淡化“随笔”的情性色彩的话,那么,全书体例中单列一个“参考文献”应是一个不错的弥补。这是我认为《蜀道天下》第一个不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徐渭在《青藤山人路史》中,对很多地理名物进行了认真的考校,以见出他对诸多地理名物不人云亦云的态度。如他对“千里送鹅毛”这个典故的考校,就成为了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史公案,有关聚讼,至今仍未尘埃落定。但《青藤山人路史》中的诸多考校,也并非没有问题。所以,对考校著作的再考校,就显出了作为后来者的特别价值和意义。因为后来者总是有条件和可能掌握更多的文献,或接触到最为崭新的出土文物。蜀道千年,层累的历史中,也构造了层层谜题待解。姚鼐在《<西魏书>序》中说:“然延寿自序,言见别史千余卷;今时代远隔,泯亡无一存,不获使观察据之以考稽同异而裁定焉。”对考稽中“考校”的作用强调得特别重:考稽同异,并裁定焉。意思是说,作为后来者,我们需要在层累的历史文献中,考校那些民间逸闻的真实性,以去伪存真,并对那些聚讼纷纭的历史疑案和遗案作出符合主流认知的“终审裁定”。元夫在《蜀道天下》里,用了很大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去考校那些浮于历史表面和蜀道烟云里的无数疑团,其深入彻底的态度和定要判个是非的浩荡元气,常使我这样一个壮夫感叹自愧弗如。事实上,考校蜀道历史中的那些谜团的深入和彻底,也是《蜀道天下》的一大写作特色。她不仅要让面目模糊的蜀道在地理上清晰起来,也要让蜀道在历史、人文、民俗、掌故和逸闻中清晰起来;她不仅要吹走那些浮于蜀道表面上的历史泡沫,而且要让层累的蜀道历史,展现出它清晰的时代演进结构。</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在另一位作家的城市地理著作里谈到一个关键词:“方位感”,我认为元夫在《蜀道天下》中表现了非常准确而清晰的方位感:她不随俗流或者大流,她知道她在蜀道中所处的方位,或者,她清楚她需要在蜀道中前进和探寻的方位。在“蜀道”这个巨大的地理名词面前,元夫保持了很好的方位定力,她首选北线而非南线作为探寻蜀道的起点,以及她能清晰地画出蜀道历史演进的地理图,都是这种方位感的最好体现。而她在《蜀道天下》里对历史疑案和遗案作出的“终审裁定”才是我最为看重的一个考校品质,这就见出了元夫在这部作品里展现出来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行走写作的高明之处:存疑、探寻、查考、考校然后定谳,这大体是她在这部著作里展示出来的考校理路和逻辑。至于读者对“终审裁定”是否买账,当然不在她的考虑之中。</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对于“蜀道”研究这样的历史选题,作为作家而非学者的元夫,以自己扎实的“考校”功夫提出了“裁定”,这本身就已经有了典型价值和示范意义。基于考稽形成的卓越见识徐渭在《青藤山人路史》中也存在一些考稽上的疏漏,这当然和他所处的时代和他并不全面的眼界相关,同时,也与他的见识相关。作为一个性格偏狭的全能型知识分子,徐渭在考稽上的疏漏,“与其深受阳明学的影响具有直接的关系”(顾黔,《从词语训释看明代中后期的学术风尚———以&lt;青藤山人路史&gt;为例》,《求索》,2006年第11期)。《蜀道天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考稽的古典传统,但是,它作为一部文以代新的历史随笔著作,必然也必须对这一古典传统有一定的超越。</p><p class="ql-block"> 基于元夫扎实的查考和择取以及裁定意见,她在《蜀道天下》中展示出来的卓越见识,是我认为她超越于传统考稽著作的又一优秀品质。试举数例略陈之如下:在问道楼观台时,元夫阐释儒道两家地位:“而我想说,无孔子则无英雄之进取,无老子则无英雄之守成。两家学说互补,才是最佳状态。”以“进取”与“守成”分释儒道两家的价值,看起来并无新意,实则颇具见识。在回望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道论核心时,她提出的天问也很有启发:“试问,我们不顾一切快速奔跑,竭尽所能创造的一切所谓文明,对人类真是百分百有利的吗?如此快速奔跑,到底要奔向何方?”</p><p class="ql-block"> 而我最为欣赏的,还是她颇具个性的史观。在写唐僖宗避蜀这段历史时,她讽刺历史将皇帝狼狈的逃难美化为“幸蜀”的把戏:“可那时候朴实的蜀人还把皇帝‘逃难’称‘幸蜀’,当作荣宠,悲哀呀!”在梓潼七曲山大庙的文昌帝君像前,元夫更对那些家长缺失宏大格局的小我祈祷充满了嘲讽,她批评他们都没有领会到《阴骘文》的真正内涵:知识阶级和国家精英,应该多具家国情怀和天下担当意识,而不是整天盘算自己的前途。“格局小至如此,民族复兴希望何在?国人前景何在?”这样的见识,不仅元气淋漓,更让人有正气弥漫之感。此类见识在《蜀道天下》中几乎俯拾即是。我喜欢这样的枝丫展开和性情弥漫,这是大蜀道赐予作者、通过作者赠予读者的智慧。如此,《蜀道天下》也极应该是智启天下的。</p><p class="ql-block"> 《蜀道天下》出版以来,已经有了很多积极正向的评论,我曾经听见一种评论,认为作者元夫的写作没有紧紧围绕蜀道展开,写作的支线太多,情感太芜杂。我却认为这恰好是《蜀道天下》不同于其他类似学术研究著作的可贵之处:真性弥漫,元气充沛,让读者能生发心同理同之感。但《蜀道天下》也并非没有不足。如作者随时展开的感动与不堪:辉煌与没落,创造与毁灭,文明与野蛮,灿烂与阴暗,杀戮与救赎……这样多元而复杂的意绪,使《蜀道天下》的文本稍微显得矫情了一些。如果要说《蜀道天下》的第二个不足,此当是。</p><p class="ql-block"> 无论如何,这仍是一部我们可以带上蜀道的地理指南、文学指引并有历史指向价值的蜀道观察与研究的代表作。以《蜀道天下》为行旅参考,是我觉得这本书通俗意义上的价值。但这样的文明行旅,或许并不轻松,甚至说,它是让人沉重的。至少,我的阅读体验就是如此。那么,我亲爱的读者,带着这种沉甸甸的厚重,你作好上路的准备了吗?</p> <p class="ql-block">庞惊涛简历:庞惊涛,四川南充人,居成都温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钱学(钱锺书)研究学者。出版有《啃钱齿余录》《钱锺书与天府学人》《青山流水读书声》《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等著作,现为成都传媒集团成都时代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编辑,《天府文化》杂志主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