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位老奶奶生于1921年。她目睹民国兴亡,亲历共和国新生,历经百年沧桑,而今101岁啦!</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一位知识女性 ,一生执教,弟子三千。在锺灵毓秀的沙湾古镇,一提起她的姓名,无不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奶奶名曰舜华。先不说她的学识和人生丰富经历,仅是这个名字,也够我们咀嚼和赞叹一番了。早先女儿因为好奇查过典籍,曾提醒我“舜华”一名不同凡响,乃出自《诗经》饱含诗意。近日闲翻杂书,果然于《郑风·有女同车》一诗中发现如下诗文:</p> <p class="ql-block"> 颜如舜华</p><p class="ql-block"> 将翱将翔</p><p class="ql-block"> 珮玉琼琚</p><p class="ql-block"> 彼美孟姜</p><p class="ql-block"> 洵美且都</p><p class="ql-block"> 有女同行</p><p class="ql-block"> 颜如舜英</p><p class="ql-block"> 将翱将翔</p><p class="ql-block"> 佩玉将将</p><p class="ql-block"> 彼美孟姜</p><p class="ql-block"> 德英不忘</p><p class="ql-block"> 舜华即美丽的木槿花。奶奶的父母为奶奶取这样的名字,寄托美好赋予诗意,足见其家庭的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 奶奶出身书香门第,受过厚重的民国文化薰陶。步入新中国后,一直在古镇一所学校任教,很是受人敬重。她的丈夫也是一位人民教师,三尺讲台凌云志,尽为桑梓勤耕耘。二人相敬如宾家庭和美,育有三子三女。不料晴天霹雳,在反右扩大化的政治漩涡中,丈夫被无端划为右派。从此,养活一家8口的重担全都落在奶奶一人肩上。</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时代、更是家庭的负重前行者。她虽为弱女子,但性格里隐含着坚毅,瘦削的肩膀挑得起生活的重担。在身处逆境的艰难岁月,尽管心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她坚韧不拔不卑不亢,凭借自己的德才学识,赢得教工师生普遍尊重,也得到学校党组织和校领导的悉心关照,从而保住了一家命悬一线的“饭碗”。她秉承耕读传家的思想,教育孩子们诚实善良吃苦耐劳勤学求知,培养了被街坊邻里称道的良好家风。她艰苦卓绝历经磨难,终于将子女们拉扯成人。每每提及此事,全家人无不唏嘘赞叹。</p><p class="ql-block"> 舜华奶奶——木槿花。她是这样美好,又是这样名符其实。人类的文明美德需要培育,需要绵绵不绝地传承。今天,在她101岁寿诞日,家族为她举行盛况空前的庆祝仪式,这其实正是对文明、美好特别是美德的培育纪念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舜华奶奶,感恩有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所古镇的中心小学,舜华奶奶与夫君于新中国之初,双双被政府从私孰挑选,以优秀教师资格入校执教。自此无怨无悔,尽力桑梓。</p> <p class="ql-block"> 庭院深深深几许?沙湾古镇锺灵毓秀人杰地灵。在这儿,每一条巷子都是故事,每一座院落充满传奇。</p> <p class="ql-block"> 舜华奶奶是优雅的。她有大家闺秀的雍容,有民国知识女性的范儿,有历经沧桑从容不惊的淡定,更有充满对这个时代和未来的信心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奶奶新婚留影。瞧,在民国时代,奶奶与夫君是够时髦的吧?</p> <p class="ql-block"> 奶奶豁达乐观,身处逆境而不低头,面对坎坷信心满满。当夫君含冤失去工作后,仅凭自己一人的微薄收入,含辛茹苦将6个孩子养大成人。如今儿孙满堂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也!</p> <p class="ql-block"> 据说能亲历百岁长者的寿诞,沾沾人瑞的喜气,将会添福添寿。这不,我们来啦!政府教委和老龄委的同志们来啦!奶奶当年讲台上一辈又一辈的接班人来啦!真是济济一堂满庭芳!舜华奶奶木槿花,请为我们赐福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