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金匱—皇史宬

闫洋溢

<p class="ql-block">在故宫博物院东边的南池子大街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古建筑院落,它就是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库—皇史宬。</p><p class="ql-block">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的皇家档案库,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13年(公元1534年7月),完工是在2年后的明嘉靖15年(公元1536年7月)。皇史宬分五个部分组成,宬门、正殿、东配殿、西配殿和御碑亭。占地面积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皇史宬的建造,最早源于明朝内阁大学士丘濬给皇帝的上疏。早在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丘濬就曾奏陈皇帝,提出应收集整理历代的经籍图书,立为案卷保存,以备“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对建筑什么样的库房保存这些图籍,他建议:仿照中国古代“石室金匱”之意,在紫禁城文渊阁附近,建造一所不用木植,全用砖石垒砌的重楼,上层用铜柜存放各朝皇帝的詔册、制诰、敕书及内务府中所藏可用于编修全史的文书。他的这一建议,基本勾画出了皇史宬的雏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建议当时并未能付诸实施。直到42年后的嘉靖十三年,嘉靖皇帝因下令重修累朝皇帝的实录,并令大臣筹议建阁收藏皇帝的“御像、宝训、实录”之事时,当朝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等,才重申前议,并有了“石室金匱”的正式建造。但新的建筑,已在丘濬建议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经张孚敬等议定,并经嘉靖皇帝批准,将建造地点选在了南池子一带,这样,既可以和其他宫苑建筑相成一体,又离紫禁城不远,还便于专门保管和查阅。</p><p class="ql-block">嘉靖十五年八月二十日,重修后的皇帝实录、圣训奉安进库。皇史宬开始正式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初建时,因是为敬奉皇帝像而建,命名“神御阁”,完工后,嘉靖皇帝又决定用该建筑存放皇帝的实录、圣训和玉牒,而皇帝的画像则另修景神殿供奉。因此,将“神御阁”更名为“皇史宬”。</p><p class="ql-block">在《说文解字》里“‘宬’,屋所容受也”。指古代藏书的屋子。</p> <p class="ql-block">东西配殿是皇史宬格局的陪衬,建筑材料就是砖木结构的,南北有窗户通风,屋里也有柱子,现在东配殿在办“锦瑟万里虹贯东西—17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西配殿在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争与求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档案文献展”。</p> <p class="ql-block">皇史宬的入口原始状态是从这个门进入到南院,然后,进入宬门,后来因为住房需求在南院盖了房子,成为职工宿舍,这个宬门就堵上了。</p><p class="ql-block">2019年底,皇史宬完成文物腾退工作,2020年5月开始拆除内部违建,恢复其历史原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院在拆除违章建筑。(网上截屏)</p> <p class="ql-block">网上截屏</p> <p class="ql-block">在皇史宬的东北角有一座御碑亭,是唯一一座清代建筑。它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记录了对皇史宬修缮的过程,正面是汉文,反面是满文。</p> <p class="ql-block">汉文</p> <p class="ql-block">满文</p> <p class="ql-block">在提一下皇史宬的地面,皇史宬的地面也是做过加固处理的,既用小米汤灌浆的“三合土”也就是“石灰、黏土和细砂”相混夯实,这样地面也起到了防盗作用(防止从地下挖洞)。很多参观的人发现,皇史宬没有一棵树,80年代也准备种树,但是,根本就刨不动,一刨一个白印,后来发现地面做了处理,为保护原始状态,就不敢动了。</p><p class="ql-block">另外,皇史宬没有排水系统,完全就是靠地面的渗透功能来解决积水问题,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城区好多地方都积水严重,皇史宬也积了很多水,但是大雨一旦停止,雨水很快就渗入地下了,完全不用机器排水。</p><p class="ql-block">真佩服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皇史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正殿,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石室金匱”。</p> <p class="ql-block">清朝取代明朝后,仍将皇史宬作为保藏皇家档案之所,但皇史宬的门额字形,清朝做了很大的改变,改成了左汉右满两种文字合璧。</p> <p class="ql-block">皇史宬正殿建在高1.42米的石台基上,周边绕以汉白玉护栏,面阔九间,黄琉璃筒瓦庑殿顶,拱劵式无梁建筑,额枋、斗拱、门、窗均用石头雕成,额枋上施描金旋于彩画。殿门五洞,均为两重。</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进门进来就可以看到南墙有多厚了,南北墙分别是6.4米厚,东西墙分别是3.45米厚。</p><p class="ql-block">殿内又有1.42米高的汉白玉须弥座,上面置放着铜皮鎏金的樟木匱。</p><p class="ql-block">实录、圣训修纂完成后,要举行隆重仪式,先用黄绫将实录、圣训包好,包中还要放入防虫的材料,然后装入楠木匣子里,在装入金匱中,这样就做到了层层保护重要文献的措施。</p><p class="ql-block">从大的房屋建筑到小的楠木匣子和樟木匱子,都保证了重要文献防火防盗、防洪防潮、防霉防虫。</p><p class="ql-block">所以,清代保存在皇史宬内的实录、圣训和玉牒都很完好!</p> <p class="ql-block">金匱在明末时有19座,清雍正年间增至31座,同治年间为141座,到光绪年间金匱的总数为152座。清代还把107颗将军印信存放于此。</p><p class="ql-block">目前,在皇史宬正殿存放的金匱有32座,另120座已经移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存放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的120座金匱</p> <p class="ql-block">在大殿的东西角分别有两座石碑,都是乾隆皇帝御笔</p> <p class="ql-block">目前大殿在办“石室金匱皇史宬”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这座金匱是现存132座金匱中品相最好的,曾经到澳门参加过国际档案展览。</p><p class="ql-block">这个金匱是雍正朝制作的。</p><p class="ql-block">金匱是要按照修纂完实录、圣训的数量在制作,而且,还是手工制作。所以,每个朝代制作金匱时在大的尺寸上没有变化,但是细节上每个匱子都不一样。</p><p class="ql-block">金匱规格为长1.35米,宽0.75米,高1.3米,金匱里是以满文、汉文、蒙文的次序存放珍贵档案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正殿的特殊构造,所以,使得正殿内的温度基本上是四季恒温的状态、冬暖夏凉,我们去的时候,外面是烈日炎炎,气温在34度左右,而正殿温度计显示的是室内温度18度,在里面参观太舒服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皇家玉牒(照片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官方网站下载)</p> <p class="ql-block">宫殿建筑的等级高低是要看屋顶建筑檐角的角兽数量,古代都是单数3,5,7,9是最高等级,皇史宬的角兽和太和殿的角兽是一样的,都是9个。角兽的排列依次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p> <p class="ql-block">最早这些龙头在下大雨时都可以往外排水的,现在基本上都不行了!</p> <p class="ql-block">1982年,皇史宬第一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皇史宬是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库房建筑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感谢收看!2022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