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08——轧场

张永晖

<p class="ql-block"> 轧场 </p><p class="ql-block"> 张永暉 </p><p class="ql-block"> 在儿时的记忆里,村子的四周,处处都有打麦场。场内经常会有一座座麦秸垛像小山一样屹立在那里,和周围碧绿的田野一起,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图。</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村子里没有收割机。村里过麦全部都是人工。等麦子割完了,勤劳的乡亲们就把割倒的麦子用草要子捆成多半抱粗的麦个子,装到驴车上一趟趟的,运到打麦场上先垛起来。随后,再选一个特别晴朗,气温超高的天气准备轧场,开始轧场的时候,一大早上,几个人先把麦个子从麦垛上卸下来,然后,抱起一个麦个子来,把草要子解开,用两只手各抓住草要子的一头,双臂用力一抖,把麦个子散开摊在场里暴晒到中午,套上牛或驴拉动石磙,依顺时针的转向,一圈圈开始碾轧摊在场地上的麦秸和麦穗,碾轧的时候。还要一遍一遍的用三股叉来回的翻动。这样才能确保摊在场上的麦子都能轧到。晒焦的麦穗经过反复碾轧后,就脱下麦糠来。等到麦粒几乎轧到有%之90的麦粒差不多都脱下来了,就该起场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起场的场景非常红火热闹,一般一家老小齐上阵,或者一大家子合起来一起场。(当时一家一般都四五个孩子)老弟兄两家就有十来个人,小孩子做轻松点的活挑麦秸,最小的在麦秸垛上封垛。大人就敛脱好的麦粒清理场子,等场里的麦子都起好了,大人孩子们一张张脸都热的跟泥花鬼似的。大人就会从家里担一担水过来,就着水桶把脸洗净。望一眼高高的麦秸垛和堆成小土岗一样麦粒,眼里满满都是丰收的快乐。嘴里哼着南泥湾,迎着晚风,怀着胜利的喜悦回家安稳的睡上一晚,第二天如过风向给力就又开始扬场了。扬场就是把混在麦子里的杂物,迎着风一木锨 一木锨的把杂物从麦子里扬出去。扬场时一般需要两个有技术人,一个人迎着风 向上豁麦子,一个人拿一把扫帚轻轻地扫,等把混在麦粒中的麦糠和杂物,扬干静了扫出来了。就把饱满的麦粒搓进袋子里运回家。麦糠就用花包 ,包回家倒进小闲屋子里,留到冬天做牲口的饲料。过后麦粒还要拉到吃风凉的地方 经过几天的暴晒晒到,随手抓上半把放到嘴里一咬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时 ,就可以运回家倒进粮仓里屯起来,麦才算过完了。 </p><p class="ql-block"> 忙碌了一个月多的乡亲们,终于可以喘口气 ,调休几天待养好精神,又该迎接下一轮的农活了。</p> <p class="ql-block">张永晖,字佩兰,号墨尘。出生于卯兔年桂月,从事幼儿教育。惯以明月为琴,诗书为侣。识而不达故蓄之,师从北方山趣、南方小乌二位先生。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聊城诗人协会会员、冠县诗词楹联学会秘书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