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div> 暑假到了,请您继续关注孩子的安全,和学校一起,教育孩子遵规守纪,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自救知识,确保孩子们健康和安全。</div> <div> 一、防溺水</div> 暑假来临,汛期来到,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未成年人溺水等安全事件进入高发期。很多学生经受不住水的诱惑,会三五成群的到泳池、河边或一些开放水域游泳、玩耍,从而造成安全隐患。<br> 为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家长朋友要明确监护责任,加强教育,要做到有效看护,随时了解孩子去向,防止溺水事件发生,切不能疏忽。<br> 希望家校互相配合,重视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家长必须承担起监护责任,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现将有关防溺水常识告知如下:<br>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br> 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br>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迫切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履行孩子的监护人职责,不论您有多忙,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现将有关知识提醒如下: <br> (一)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br> 1.下午放学后。<br> 2.双休日。<br> 3.节假日。<br> 4.暑假期间。<br> (二)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br> 1.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中的物品。<br> 2.孩子擅自下河玩水。<br> 3.三五成群结伴游泳。 <br> (三)“四个牢记” <br> 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br> 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br> 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br> 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br> (四)“四个知道”<br> 1.知去向。<br> 2.知同伴。<br> 3.知归时。<br> 4.知内容。 <br> (五)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br> 1.不私自下水游泳。<br>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br>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br>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br>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r> 6.不擅自下水施救。<br> (六)正确施救<br> 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br> 同伴落水我不怕,立即报警和求救。<br><div> 岸上船上莫惊慌,镇定自若找工具;<br> 搭救伙伴靠智慧,自身安全最重要。<br></div> 二、防交通事故<div> 根据多年的统计证明,夏季往往是交通事故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人们特别喜欢外出活动。街上、路上人流量相对要比冬季更密集。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拥有量也不断攀升,路上车辆必然增多。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就更应引起注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br> 夏季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因为天气闷热,容易造成疲劳、烦闷,学生在路上不要追逐打闹,这样特别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二是夏季多雨,路面湿滑,致使刹车不灵,方向失控,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教育,如不乘坐三无车辆、超员超速车辆、尽量不坐摩托车、未满12周岁不在路上骑车、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br></div> 三、防高温中暑<div> 夏季持续高温,而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当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即超过37℃以上时,加上通风差、湿度高就很容易发生中暑。对学生而言常见于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集会、徒步行走时发生中暑;也有的是因为学生学习强度大、睡眠不足、长时间吹风扇、空调、或用冷水洗头引发疾病。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教育学生做到多喝水,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不在高温下暴晒,避免大量运动,恰当使用风扇、空调,准备一些缓解中暑症状的药物(如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以及知道一些预防高温中暑、发热等疾病的常识。<br></div> 四、防蚊虫叮咬<div> 夏季蚊虫肆虐,一则极易导致传染性疾病,二则被叮咬后奇痒疼痛,难以忍耐,让人很不舒服。要做到防蚊虫蛇叮咬,首先学生不管是在学校或是家里都要做到卫生的整洁,尽量不给蚊虫留下可以滋长的空间。其次要适当使用必要的 “低毒有效”的防蚊虫措施(如使用纱窗、蚊帐、驱蚊灭蚊产品等)。第三,尽量不要到阴暗潮湿,或者杂草丛生的地方去。第四要多运动锻炼,多吃蔬菜,要掌握必要的防蚊虫蛇叮咬知识,做到及时救治。<br></div> 五、卫生防疫<div> 夏季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源于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湿度大,早晚温差大,各种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快,食物饮品存放容易变质;而且不少人对个人卫生不太注意,喝凉水、过度吃冷饮、吃冷食等,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夏季传染病主要分两大类,第一个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等。第二个就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等。对此我们要筑起“防传染疾病壁垒”。<br></div><div> 1.管住自己,带动家人,做到非必要不离承,孩子确需离承的跟社区和班主任报备,如实上报离返承时间和行程。</div><div> 2.做到不聚集、不聚餐、不旅游。外出科学佩戴口罩,准备好卫生湿巾、个人垃圾袋等个人卫生用品,讲究卫生,勤洗手,居所勤通风,保持整洁。<br> 3.要坚持每天认真如实地监测孩子体温,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向学校和社区报告,做到不漏报、不瞒报。<br> 4.要求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适当休息,提高免疫能力。<br> 总之,对传染病要切实做到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br></div> 六、防洪水暴雨<div> 我们知道,暴雨的特点是来势迅猛。其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洪涝危害,即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内涝;(二)洪涝灾害,常引起江河泛滥,冲毁堤坝、房屋、道路、桥梁,淹没田野,引起山洪暴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及人员生命财产损失。<br> 要求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来临之际,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如大树、墙根、河岸堤、危房建筑物等),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了解相关预防暴雨水涝灾害的知识,特别是要教育学生在洪水来临之时,坚决不到河边嬉戏、玩耍,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br></div> 七、防雷电狂风<div> 夏季雷电狂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往往伴随着暴雨同时出现,如果不加以预防,同样可以造成自然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应加强雷电狂风等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不在电杆、大树下躲避,不使用手机接打电话,避免受到雷击。万一遇到被雷电击中应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必要时对伤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同时,要教育学生在发现有狂风时,应及时关闭好门窗,以免狂风摇动窗扇,打碎玻璃造成伤害;行走时尽量不要靠近高楼、广告牌、窗户、大树、河滩、墙根等危险的地方。<br></div> 八、防食物中毒<div> 很多学生喜欢到路上、街上等无资质小商店购买“三无”零食,或者在卫生状态堪忧的街摊、小店吃饭,从而发生食物中毒。教育孩子要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有效预防食物中毒。<br> 一是从家庭来说,要严格做好食品的采购、运输、贮存等过程的卫生工作,防止食品源污染及食品中毒事故发生;二是从学生自身来说,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三是要学会辨认食品的安全标志,不购买食用“三无”及过期变质食品、饮品,不喝生水及不洁净的水。<br></div> 九、人身安全教育<div> (一)遇到坏人怎样保护自己──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会识别身边的好人与坏人,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范,更显重要。从表面上看,坏人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坏人脸上没有写字,坏人没有一定的模样。坏人做坏事时,总是事先选择好作案的时间,以便能达到目的,不被人发觉,而且易于逃跑。<br> 1.一般来说,坏人绑架拐卖儿童多发生在学生上下学的途中、中午,家中没有家长,以及学生傍晚单独外出玩耍时。入室盗窃、抢劫等往往选择父母上班时间或白天家中无人时。<br> 2.学生外出旅游时,遭抢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坏人作案前,善于伪装。实施不同的侵害,方法也不尽相同。可能以如下方式接近中小学生,并趁其不备加以侵害——假装遇到困难,向中小学生求助,如:问路、帮助找人、帮忙拿东西等;谎称孩子的家人受伤、生病住院或者称是家长同事、朋友,有紧急情况,代替其来接孩子;假装学校教师、警察或其他执法管理人员,声称中小学生违反校规、犯法等,强行带走,进行绑架,或抢劫学生钱财,对女生非礼等;伪称是推销员、送货员、水电工、修理人员等要求孩子开门;故意施以小恩小惠,以糖果、食品、玩具、钱物以及做游戏等名义来诱骗中小学生;请您顺便搭车或带您出去玩等趁机拐走。<br> (二)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钥匙要保管好,不要把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注意放在衣服里面,不要露在外面,以防坏人跟随入室。<br> 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明来意,对不熟悉不认识的人,不要开门。如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中不需要,请其走开或寻找一些借口,请其不要打扰。当坏人欲强行闯入时,可到窗口、阳台等向外高声喊叫,或称去打报警电话吓跑坏人。报警电话是110。<br> (三)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去处告诉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br> 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br> 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br> 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馈赠。<br> 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br>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陌生人佯称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br> 为避免路上被劫尽可能与同学、朋友结伴同行。<br> 穿着打扮要朴素,不戴名牌手表,不穿名牌衣服等。<br>晚上、清晨外出时要走灯火明亮、宽敞的街道,不要走偏僻的小径或荒地。 <br> 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放到书包里,应放在衣袋里。这样,即使书包被抢也能进入家中。证件、地址、通讯录等也不应放在书包里,以免落入坏人手中,招致无谓的麻烦。<br> 外出旅游时,不能随意和同车旅客或同房间的人同吃同喝,即使对方特别热情,也要婉言谢绝,以免坏人利用这种手段下麻醉药害人。携带钱财时要隐藏好,切忌招摇过市。<br></div> 十、防火防电<div> (一)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br> 1.不随身携带烟花、爆竹、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br> 2.不吸烟、不玩火,尤其是在加油站、加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br> 3.不打火把,不燃烧农作物秸秆,不燎地边和草坡。<br> (二)家庭防火<br> 1.按照操作规范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化天燃气。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用毕切记关阀门,且不可随意玩弄开关。<br> 2.安全使用家用电器。正确掌握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不可随意玩耍家用电器,不乱触摸插座。<br> (三)遇有火险时,用下列方法处置:<br> 1.立即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准确的地点、火灾种类、火势情况,并派人员在路口等候消防车。<br> 2.初起的小火,可正确使用灭火器、水、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床单、棉被等覆盖灭火。<br> 3.最主要的是尽快离开现场,脱离危险,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浸湿毯子或被褥披在身上并包好头部冲出房间,安全脱离火灾现场。 <br> 4.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灭火,未成年学生不得参与火灾的扑救。<br></div> 十一、网络安全<div> 当今社会,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但网络中的各类不法分子也非常多,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长期接触网络,为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良网络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一些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为此我们要继续建议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努力打造风清气朗的校园网络文化。家长要做到:<br>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br>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br>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br>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br>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br></div> 安全无小事,事事要注意。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div>撰稿人:李娜 审核人:李小艳</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双滦区第五小学安稳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年6月22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