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是54年生人,在娘家是老大,下有四个弟弟。由于外爷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母亲没有进过一天教室,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孩子、帮锅灶、纳鞋底、做衣裳,帮父母供养四个弟弟上学。到了十几岁,就在生产队上工、在关上修水库,在长年累月的劳动课堂中养成了勤劳、善良、能干的品格。同时,没文化、不识字也给母亲留下了遗憾。</p><p class="ql-block">1974年,母亲和父亲结为夫妻,其中应该也不乏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人的仰慕。面对父亲在学校任教还要参加自学,不能帮衬田间地头活计的现实情况,母亲一个人带我们姊妹三个还外种10亩农田,无论是通宵浇地还是连夜碾场、雨前抢收,从无怨言,而且作务的农作物长势、收成在村里还经常“挑梢梢”,就连村里的伯伯叔叔们也自愧不如。听父亲说,看到瘦弱的母亲独自一人操持全家的里里外外,看到周围四五个一起自学的同伴都在媳妇的埋怨声中偃旗息鼓,他也曾产生过放弃学习多回家帮母亲干农活的想法,是母亲再三坚定的鼓励让他一直坚持到毕业,我们一家人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改变。</p><p class="ql-block">1985年,通过函授取得大专文凭的父亲,在高分通过聘用考试后来到一个山区县--凤县支教,为我们母女四人办理了当时所谓的“农转非”,举家迁往凤县。从此,生了3个女孩的母亲,再也不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遭受世俗的诟病和侮辱。一字不识的母亲,很难找到理想、体面的工作。但母亲始终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满怀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最终,凭借精湛的缝纫技术被县劳人局下属的伞厂招收为缝纫工,她制作的雨伞做工精细、质量上乘,很快便受到了经理的赏识,成为厂里的骨干力量。然而造化弄人,在伞厂工作十余年后,由于经营不善,伞厂关了张。可是,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让我们的生活总是捉襟见肘。不服输的母亲又盘算做点小生意,无奈家里统共还不到十块钱,连一杆秤都买不来,可怎么办呢?聪慧的母亲最终还是想出了解决办法:就手里的钱买了山民们半筐五味子,河滩采些马莲作扎绳,十余串五味子绑成一扎,每扎两角钱出售。这个办法还真是不错,收摊盘点后盈利正好能购入一杆秤!从此母亲就念起了她的生意经,凭着她的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好。</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斗转星移、日月更迭中,凭着母亲的吃苦耐劳、父亲的兢兢业业,我们姊妹的勤勉努力,我们姐妹仨先后顺利完成了学业。参加工作后,我们仨不愿母亲继续受累,坚决不再让母亲做生意。退休后的母亲在料理家务之余,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识字、写字、读书,到现在竟然能玩转智能手机,不论发红包、给商家付款,还是阅读朋友圈美文、转发文章,都手到擒来,不在话下!更让母亲欣慰的是,国家对她们这些符合条件的工人落实了养老金政策,改革发展的红利也被母亲享上啦,这是任谁也没有想过也不能想到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母亲,与父亲一起休闲锻炼、养花种菜,尽心尽力为没有供她念书的姥姥尽床前之孝,生活的恬淡而幸福。闲暇时间,母亲也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喜欢给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譬如:生我的那天夜里是那样的寒冷却因为缺柴无法取暖、盖老家的两间土房时备料是怎样的艰难、接畔种地的村人偷摸地移动界石她是如何视而不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浇地时踩到下陷的墓冢时是怎样的恐惧等等,我知道,母亲不是在向我们诉苦,而是让我们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是辛勤劳动换来的,是吃亏吃来的,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扛过来的,母亲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教导我们要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苦难,感恩我们所处的这个国家和时代,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迎着阳光、努力奔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