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问河哪得清如许(四)

乎乎堂

<p class="ql-block">  “九曲安澜”、“海晏河清”,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与追求。中华文明曙光初露时,大禹因治水成功而建立夏朝,殷商因黄河泛滥而屡屡迁都,后代不少圣主明君也常常把“临黄河而治中国”,“治洪水以兴国运”作为安邦治国的要务,夙兴夜寐,笃行不怠。然而从先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慨叹,到“黄河水不黄寰中出真龙”的迷信,古往今来,黄河变清,在国人看来,始终都是一件难而又难的罕事、奇事。</p> <p class="ql-block">  而现在,面对黄河兰州段由“黄”入“清”这样的现象,也是众说纷纭,如同“一千个读者的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气侯专家认为,原因在于近两年黄河上游尤其兰州上游区域干旱少雨,致使来水偏枯,入河泥沙减少;搞绿化的认为是兰州七十多年植树造林的结果,说现在兰州的南北两山绿化造林已由建国初期的“皋兰山上一颗树,白塔山上七颗树”达到如今已经比较完善的人工森林生态体系,成活各种树木1.6亿株,年涵养水源1431万方,减少入河泥沙56万方,年固土量29万吨;搞环保的说,从2013年开始兰州市实施“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等环保举措,完成262公里的河洪道整治,80处生活污水直排口截污纳管,建成4个总处理能力达到每天8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全市污水全归集和A级达标排放。</p><p class="ql-block"> 这些,除“气候干旱说”明显不符合眼前的实际情况外,其他种种,应该说都对黄河水质的明显好转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贡献,这与所谓“聚微尘矗高山”、“积细流成江海”是一样的道理。目前,与碧流蜿蜒的黄河相对应,兰州南北两山现在也都是郁郁青青、生机一片,一个“天蓝、水绿、山青”的兰州,的确已取代了我早年所见兰州“烂”黄河“黄”的兰州。有时间我想,可能也只有我们这些参加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南北两山种草种树的人,才会为兰州今天这样的面貌而惊叹,而自豪。须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这样的景象,或许在其他地方是见惯不怪的自然造化,而在“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大西北,则多是弥足珍贵的人工杰作,是几代甚至几十代人顽强奋斗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理解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位于黄河北岸面积仅有5平方公里的徐家山,只有2800余亩的人工林木,但居然在1992年与北京西山、山西恒山、陕西延安、山东孟良崮、四川剑门关和都江堰以及广西桂林等,同时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也许因为这里曾是民国总统蒋介石1942年下令绿化兰州南北两山并拨巨款植树试验的地方,是1944年美国副总统参观并赠送中国90多种草种的地方,也是八十年代甘肃省党政军领导经常在这里植树造林的地方,还是九十年代以来众多国家领导人经常在这里视察甘肃生态建设的地方。相信有兴趣的朋友到此一游的话,会有不少感悟的。</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全国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  惟其如此,我们也才能更加理解晚清重臣左宗棠,当年他平定“西北回乱”和收复新疆过程中于1872年中秋节,在他兰州的督署“引河流注园中……为联两楹”,沾沾自喜的写下了“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的对子。因为此前遍历西北荒山秃岭的他,曾严令其西征将士从陕西长武开始,在前往平凉、兰州、河西走廊直至新疆的官道上一路植树,为人们留下了一条绵延一千多公里、“嘉树荫庇”、“绿如帷幄”的“左公柳”绿化长廊,同僚赞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想必当时的左季高大人,一定是抑制不了内心的洋洋得意才这样的。时至今天,站在南滨河东路少数几颗遗迹尚存的“左公柳”下,我依然会感慨万端、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仍然枝叶繁茂的左公柳)</p> <p class="ql-block">  这里特别想说的是,今天我们大谈兰州黄河由浊而清的巨变时,希望不要忽略以下情况,比如,国家2000年开始在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三江源地区建立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广东,大于一个德国的面积,其间有10万人搬离草原、70万牧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就因为这里是所谓的“中华水塔”,其中黄河49%的水量都来源于这里。2021年,这里进而上升为国家公园,意味着采取了最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再比如,国家从2009到2013年在黄河上游接近河源地带实施大规模的牧民定居工程。不完全统计,甘南建牧民定居点170多个、住宅1.45万套,有7万多牧民退牧定居,青海则有7万户、27万牧民定居;又比如,国家还从2003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这对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遏止水土流失等会有什么影响,与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变化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都值得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p><p class="ql-block"> 此外,兰州地处靠近河源地区的上游峡谷段中间,这里也是万里黄河水电站分布最密集的河段,是新中国早期最大的水电基地。兰州以上至青海龙羊峡的400公里干流河道上,密集的分布着刘家峡、李家峡、龙羊峡等高坝型水电站10座,以及八盘峡、寺沟峡、苏只峡等低水头河床式水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343.3万千瓦,总水库蓄水容量达360多亿方,相当于半个青海湖的容量。新中国百万千瓦级以上的水电建设技术和能力正是从这里开始,走向了长江,走向了金沙江,直至达到现在的世界顶级水平。兰州上游这么多碧波粼粼的高峡平湖,除了发电,普遍都兼具蓄清排浑、水沙调控以及调节生态的强大能力。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么处在八盘峡水电站与小峡水电站之间的区区一小段兰州黄河,实际上早已是“清浊由人不由天”了。同样,号称“天下黄河贵德清”的青海贵德,地处拉西瓦水电站和李家峡水库之间,也是一样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刘家峡)</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龙羊峡水电站,龙羊峡以下到宁夏青铜峡为黄河上游峡谷段,中国黄河水电最密集地段)</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黄河装机最大的水电站拉西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