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小珠山菩提寺、狐仙洞、观音阁。

鸿雁

<p class="ql-block">  继上周游走小珠山部分山脉后,六月十八日周六再去小珠山,游览小珠山的菩提寺和狐仙洞、观音阁,这几处景点以前来过,这次游玩由于路程不远,时间也不紧张,一上午功夫基本游览完。菩提寺是新建的寺庙,历时三年,完工于2009年。旧址原是建于明末的白云寺,供奉如来佛、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寺庙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菩提寺对面就是狐仙洞了,狐仙洞在不同于菩提寺的另一座山上。关于这座寺庙的传说,菩提寺的建成与狐仙洞有莫大的关系,传说当时菩提寺在建立之际,恰好其位置是与对面山的狐仙洞相对立,一个为佛教,一个为妖道,自然是不好相互对着家门的,所以狐仙托梦给和尚,你们建的时候能否拖后几天,我们先搬搬家,由于佛教和道教是两个教派,和尚没有听,继续建寺庙。寺庙前边有一口井,在上梁那一天,和尚念念经檩条从井里呼呼地冒出来,干活累了在休息,等待上脊檩。休息完后,和尚到井边弄脊檩,看见井里飘着一些麸皮,念经不好使,脊檩怎么弄也没出来,因此,寺庙缺脊檩,所以寺庙就延迟了好多天,趁这个时间,狐仙就及早的搬了家,这个传说在当地流行甚广。</p> <p class="ql-block">灵珠山菩提寺(原名白云寺)寺院始建于明朝末年,清朝咸丰六年重修。2006年寺院开始复建,占地80亩,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一入山门但见左边有“节孝流芳”碑,据说:珠山脚下有一位十六岁女子刚成婚,丈夫奉皇命出征后,独自在家侍奉公婆,无怨无悔。此事被胶州县衙呈报朝廷,清光绪年间,皇帝钦此碑以表彰她的贞洁、孝道,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山中的石屋山庄</p> <p class="ql-block">远眺山顶奇石</p> <p class="ql-block">通往狐仙洞的蜿蜒台阶路</p> <p class="ql-block">小狐仙洞</p> <p class="ql-block">近观山半腰的奇石</p> <p class="ql-block">继续拾阶而上来到狐仙洞</p> <p class="ql-block">洞顶上一巨石上写“狐仙洞”</p> <p class="ql-block">狐仙洞在菩提寺的另一座山上,山是比较陡峭的,狐仙洞又名仙人洞、石屋洞、徐福洞,是天然石洞,有大小两处,相隔不远。</p> <p class="ql-block">狐仙洞仙人们可以相互进出,洞中花岗岩形态各异,是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和探奇的极好去处,当地人称其为“大石屋”和“小石屋”,大石屋高近4米,纵深近20米,可容纳近百人。</p> <p class="ql-block">相传这里是狐仙居住的地方,洞里的狐仙经常帮助当地居民,因此留下了许多的美好的传说,对于狐仙,当地人是很信的,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参拜狐仙。</p> <p class="ql-block">狐仙洞前香炉</p> <p class="ql-block">传说,洞里的狐仙对于穷人很是同情,只要有事相求都会灵验。</p> <p class="ql-block">走进狐仙洞,洞中摆放着供桌,桌子上各式各样的贡品,有的一看就放了很长时间了,有的还依然新鲜着。</p> <p class="ql-block">通往狐仙洞路边树上拴满了祈福带</p> <p class="ql-block">从狐仙洞遥望菩提寺,发现果然是与菩提寺正对着门。</p> <p class="ql-block">“灵珠山菩提寺”为明哲长老书写。</p> <p class="ql-block">影壁的背面是明哲长老的手书“万法朝宗”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影壁长约6米,上面是飞檐琉璃瓦古香古色,中间是一块长5米长、高2米的汉白玉浮雕壁画,画面是群仙朝拜释迦牟尼佛的场面,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牌坊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四角凉亭,左侧凉亭内置“功德碑”,右侧凉亭内置“灵珠山菩提寺重建碑记”。</p> <p class="ql-block">寺边有座泉水名曰:通海泉。传说寺内修炼的和尚就是通过此泉从南方运来木头修建白云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