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现把当前我旗玉米生产上几种除草剂药害症状总结了一下,供大家参考。</p><p class="ql-block">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p><p class="ql-block">1、烟嘧磺隆。烟嘧磺隆是内吸性除草剂,可为杂草茎叶和根部吸收,随后在植物体内传导,造成敏感植物生长停滞、茎叶褪绿、逐渐枯死。药害症状表现为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斑;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呈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植株矮化,有时会产生丛生、次生茎。药害轻的可恢复正常生长,严重的影响产量。</p> <p class="ql-block">2、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为酰胺类除草剂,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药剂能被杂草幼芽和幼根吸收,抑制杂草蛋白质合成,而使杂草死亡,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右。用量过大时将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土壤粘重、冷湿地块则能促使药害形成。</p> <p class="ql-block">3、莠去津。莠去津是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也可芽后茎叶处理。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此类除草剂可有效防治田间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但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20%)的沙质土壤或苗期施药后遇到大雨则可造成淋溶性药害。玉米苗后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表现为玉米叶片发黄,一般10-15天后叶色方可转绿,恢复正常生长</p> <p class="ql-block">4、硝磺草酮。因其安全性高,对地里大草防治效果略好,受到部分农户的喜爱,因它安全性高可以全田喷雾也造成了大家对除草剂安全意识防范的降低,但大剂量的使用加上高温天气依旧会发生药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白化(前期褪色但不干,区别于百草枯药害)影响光合作用,同时对玉米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用量越大药害越严重。该除草剂对玉米地莎草及较大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效,也常复配烟嘧磺隆使用,在市场上有一定的销量,此类除草剂属激素型除草剂,它们主要是诱导作物变畸形,根、茎、叶、花及穗均有明显的变形现象。玉米炎热天喷洒或使用量过大时,玉米叶片卷曲,叶片浓绿,心叶呈马鞭状或葱状,茎变扁而脆弱,易于折断,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育受抑制;遇到阴雨高湿天气易倒伏,后期主要影响正在发育的气生根,根系缩小,影响玉米正常营养的吸收、对玉米穗也会有一定影响。</p> <p class="ql-block">5.24滴异辛酯是激素类除草剂,药效很强,一般24滴是完全能够除干净杂草的。常用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防除阔叶杂草。在播后苗前可以使用24滴异辛酯,药害用做土壤处理的药害症状:玉米出苗时胚轴和胚芽鞘变细且伸长,胚芽鞘紧卷而使叶片难以抽出,胚根缩短,不生侧根,出苗后叶片扭卷且紧裹呈葱状叶, 植株矮缩。用做茎叶处理的药害症状:玉米叶片变窄且皱褶卷曲,叶色变浓,其中尤以新叶变形显著,茎部变扁弯曲,根变短变粗,植株矮缩,严重时雄穗难以抽出。茎杆变脆,易茎折,茎节畸形,肿大。这种卷叶轻微时一般后期也可自动展开。</p> <p class="ql-block">二、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用药时期不当。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随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烟嘧磺隆一般苗后使用的安全期为玉米的3~5叶期,2叶期以下或6叶以上,易产生药害,而一般田块的玉米长势不一,玉米有大有小,避开玉米心叶为最佳用药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高温干旱天气。玉米生长前期降雨少,高温干旱,易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玉米生长缓慢,对除草剂耐药性降低,分解药害的功能降低,使许多潜性药害转化为显性药害。东北地区施药后低温多雨,光照少,玉米也容易产生药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施药不当。部分农民对除草剂认识不够,不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在夏玉米5叶期后施药不定向喷雾;很多农民习惯一喷雾器水(15公斤)打一亩地,导致药剂浓度过大玉米难以完全分解产生药害;施药时间上不能很好的避开午间高温天气用药;打药时喷雾不均匀、喷幅连结带重叠,以致局部喷液量过多,也易使玉米受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用药量过大。未按除草剂使用的规定剂量用药,误以为加大用量可提高除草效果,导致用药量过大,浓度过高造成药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与有机磷农药混用造成药害。很多农民在玉米3―5叶期苗后除草时,同时加入有机磷杀虫剂防治粘虫、玉米螟等,人为造成药害。同时,喷施有机磷农药的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所以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间隔期不超过7天,也会产生药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喷雾器械问题。打过大豆田或灭生性除草剂的喷雾器没能及时彻底清洗,再用它喷施烟嘧磺隆,易对玉米产生药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部分敏感品种使用了烟嘧磺隆类苗后除草剂。除甜玉米、糯玉米、制种玉米、爆裂玉米不能使用外,澄海系列、农单5号、济单7号等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也较敏感,需要先做试验再推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玉米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浇水、增施尿素等速效性肥料,促使玉米根系吸收较多水分,提高玉米的代谢能力和烟嘧磺隆在体内的降解速度,促进玉米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发育。适当中耕,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强玉米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p><p class="ql-block">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施肥芸苔素内酯。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50~200ml/L 的赤霉素(920)溶液或1%~2%的尿素水、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可有效减轻药害,促进玉米恢复正常生长。</p><p class="ql-block">3、玉米“马鞭状”、“拳头状”药害。此类情况属玉米重型药害,要挽回受害玉米正常生长不现实。最好的补救措施,先人工辅助解除“马鞭状”、“拳头状”的外部形态,再施肥浇水,并结合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不采取这一条措施,其它措施收效不大。</p><p class="ql-block">4、玉米茎叶干枯比较严重,但心叶尚未死亡。此类情况属触杀型药害,最有效的措施是先施肥,再浇水,尤其追施速效氮。通过上述补救措施,玉米一般不减产。但仅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类,效果就不理想</p><p class="ql-block">四、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p><p class="ql-block">2、避开高温施药,最好是在下午太阳落山气温相对凉爽时用药;</p><p class="ql-block">3、尽量定向喷雾避开心叶;</p><p class="ql-block">4、如果天气过于干旱最好是浇遍水,营造田间小气候环境,再喷药;</p><p class="ql-block">5、已经发生药害的要及时解救,除草剂用量过大造成药害,应及时用清水喷淋,清除玉米叶面的残留药液,降低玉米体内除草剂浓度,减轻药害;</p><p class="ql-block">6、药害较轻时,对于叶片发黄、干枯,但心叶正常的玉米,可以喷施一些叶面肥或调节剂缓解药害,比如芸苔素内酯,后期加强玉米肥水管理,及时补救水肥,不至于造成大面积损失;</p><p class="ql-block">7、发现有玉米心叶扭卷发现有玉米心叶扭卷一起的,用手或坚硬物剖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