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细致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市、区语文教研工作计划落到实处,我校语文组按期初教研计划开展了“学会观察,为习作垫基”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研活动 制定计划<br> 开学初,我校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分年级制定了本学期的观察任务、观察内容、观察地点及“观察记录单”。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校园内有大面积的实践基地,我们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重点观察周围的动、植物,特别是农作物。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了各自的 “观察记录单”,我们的记录单本着简单、易操作,不给学生增加负担的原则设计的。 二、实践训练 养成习惯<br> 自从本活动开展以来,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在实践基地仔细地观察,认真的种植。 低年级老师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实物和春天的植物,并让孩子们初步学会如何用眼睛去观察世界,也为孩子们的初步习作打下基础。 三年级老师引导学生走进大棚去观察草莓,为了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老师安排学生把草莓带进教室引导他们多角度观察,并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学会如何填写观察记录单,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观乐趣,也让孩子们习作内容变的更加充实。 四年级教师通过“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的形式,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出小动物的外貌和生活习性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高年级教师注重全方面的培养,学生不仅仅要会观察,能表达,老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思考、善交流。在这样逐层递进的观察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全员参与,师生并进<br> 全校师生全员参加,共同进步。低年级从动手操作入手,让孩子们在真听、真看、真品味中学会如何观察;中年级从养成习惯入手,在连续细致的观察中学习填写“观察记录单”;高年级从学会持续观察、训练方法入手,将自己的观察用文字表达出来。 《“粽”是那么美》,一年级的小同学采用动手操作的形式,初步学会如何观察。 《我们的“朋友”》,四年级的同学采用“互助评价”的方式,展示他们连续细致观察、乐于记录的好习惯,也让他们的动物朋友被大家所熟知。 《我们的成果》,高年级同学用“文字表达”的方式,展示观察的乐趣和观察成果。 四、阶段研讨 改进方法<br> 针对“观察记录单”教学研究的阶段反馈,李亚娟副校长带领语文组教师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李亚娟副校长根据么每个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指导老师们如何设计“观察记录单”,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单”、怎样评价和修改观察记录单。 经过阶段教研活动,教师们从刚开始无从下手,到现在的侃侃而谈,离不开“反思——交流——学习——实践”的闭环式教研过程。教师只有在这样的教研模式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才会为学生们呈现一个有效的课堂。 一册册的观察记录册记录了孩子们深深浅浅的脚印,记录了他们观察之旅的同时,也是教师们教研的阶梯。 五、案例分享 总结提升<br> 六月初,全体语文教师收集、整理本学期“观察记录单”等教学过程资料,经过反复的查阅、深刻反思后每一位教师撰写一篇高质量“观察案例”,并于6月14号语文教研活动中进行了案例分享。大家畅所欲言,既交待了活动的背景,又进行了案例描述,还进行了反思和方法的分享。 通过此次交流,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br> 1.老师应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要留心观察,要多角度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摸),要持续观察。<div> 2.教师应注重观察指导的课内外联动,基于课标与教材,把握年段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br> 3.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好“习作记录单”,指导学生学会填写记录单,并把记录单和习作有效联系起来,为习作铺路。<br></div> <p class="ql-block"> 一个学期的观察训练还远远不够,今后我校语文组还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持续观察,为习作奠基。劝学中说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就让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和孩子们一起用眼睛发现世间的美,用语言写出自己感受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