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6月19日,宝鸡教育学院邀请宝鸡文理学院周喜华教授和心理咨询师范晓军老师分别为高中心理健康研修班的各位学员带来精彩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上午,周喜华教授以《探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题,用幽默的语言、专业的态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了教师幸福缺失的原因、分析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以及如何获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他说“幸福是欲望和能力的平衡”,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认识自我,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职业情怀,从而体验职业幸福。</p> <p class="ql-block"> 下午,范晓军老师以《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鉴别与评估》为题,从青少年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谈起,解读了“病与非病”三原则,结合实例重点讲述了中学生常见的障碍性问题,如:心境障碍——抑郁发作的症状、表现,躁狂症和典型案例分享,幻觉和妄想症状等。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受制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p> <p class="ql-block"> 课程接近尾声,作为一线老师的学员们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学生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激烈的探讨。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及学科教师都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心态,与他人如何沟通、如何相处的方式,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学习和工作。最后,范老师抽丝剥茧的剖析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停止正面的博弈,从班主任、家长等方面入手,寻找真正的原因,探索解决方案。</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培训学习,各位学员纷纷表示自己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专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心理问题的调试方法,而且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李亚利 王利凡</p><p class="ql-block"> 摄 影|丁文斌</p><p class="ql-block"> 图片编辑|李亚利</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