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父亲

且歌且行 边走边悟

<p class="ql-block">今天父亲节,原本打算不再写什么了。一来往年写的太多了,确实没有什么好写的了;二来母亲刚刚离世,自己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可能由于思念过度的原因吧 ,近期梦里几乎天天都有她的身影,她总是显得格外年轻,一声不吱,静静地干着家务、编着篮子。</p><p class="ql-block"> 但是凌晨四点多一点,又有文友发来短信,“刘老师,您把您2020年写的《父爱如山》发给我吧,我想朗诵一遍,今天发表”。是呀!今年的父亲节确实特别,从1982年到2022年,整整四十年了,天堂里,父亲有了勤劳的母亲和孝顺的四姐相伴,从此不再孤独。</p><p class="ql-block"> 母亲下葬的前一天,我请了一位在老家有名的石匠,选了一块上好的汉白玉石料,给父母刻了一桩墓碑,以表达对父母一生养育教诲的感恩,也希望后世子孙回到家乡能找到她们,以寄哀思!母亲下葬后,碑随后便立了起来,碑文朴实清秀,碑面干净明洁,立在碑前,气氛立刻显得庄严肃穆,悲伤凝重。乡亲们都说好,一位年纪较长、与父亲生前交厚的二哥(父亲在村中辈份太大,以至于我的同辈中人大多都七八十岁了)感慨的说:“四叔四婶,仔细、勤俭了一辈子,死后,儿子能为他树这么好的一桩碑,也该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父爱如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记得何时兴起过父亲节,以前从不以为然,因为父亲已经去世三十多年,儿时对父亲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繁忙,总是日渐模糊淡漠,对微信、短信中父亲节的祝福也一略而过。也许是年龄渐长,儿子渐大的原因吧,今年父亲节却非常思念父亲,清晨醒来,对父亲点点滴滴,碎片化的记忆从四面八方涌来,找遍所有的角落,竟然没有找到父亲的照片,内心充满了惆怅与自责,更加愈发的思念父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之孝。父亲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孝子,我共有四个伯叔和一个姑姑,父亲排行老四,姑姑最小。爷爷去世的早,我出生那年奶奶去世了,关于父亲的孝顺都是从街坊邻里和母亲、姐姐那里听说的,也经常听远近乡亲夸我,像他爸爸孝纯,每次都很受用。六七十年代,农村家里都很穷,奶奶去世前,家里已经是五个姐姐、加上奶奶、父母的八口之家了,靠父母在生产队那点微薄的工分收入过活,日子较他人更拮据些。逢年过节吃饺子总是包两种皮两种馅,父亲总是安排白面肉馅的给奶奶,黑面素馅的父母和姐姐们吃,此事后来经常被姐姐们提起。</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农村放电影是最新鲜最幸福的事了,全村老少无一不喜。奶奶爱热闹,年龄又大,裹着小脚也不能走远路,不管三里五村,无论哪里放电影,忙碌一天的父亲,总是用小推车,一边放着棉被,让奶奶坐上,一边放几块石头配重去揍热闹。为此,父亲还专门给奶奶定制一把可以背的竹椅(在北方是个稀罕物),碰上人多,看不着屏幕时,背着奶奶看,这把竹椅至今还保存在老屋。关于父亲孝顺的故事还有好多,不能一一列举,可能是由于父亲比三位大伯更孝顺的原因,奶奶一直活到八十多岁,从未离开过我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之勤俭。父亲的勤劳节俭也是远近闻名的。可能由于孩子太多,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得病以前,从未休息过,早上有工上工,无工时为生产队拾粪,白天生产队上工,晚上去看场院。即使在农闲的冬季,他也去饲养院、油坊、粉坊上工挣工分,以至于后来病倒,才歇下来。父亲的节俭,我讲一个赶集的故事就可见一斑了。那时生产队的东西除了上交国家,还有剩余就可以去集市上销售,由于父亲的精细与认真,他成了为生产队赶集,卖农产品的不二人选。父亲爱好,注意仪表,每逢赶集出村前总是打扮的朴素干净,穿上一双新鞋,等出了村庄,就脱下鞋子,赤脚走路,等快到集市时,找个小河洗一下脚穿上鞋昂然入市,出了集市再脱下,快回村时再穿上,以至于在我的记忆里,十一年来,他始终有一双新鞋。此事也传为村里的美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孩子们能够好好读书。父亲从小没有上过学,却认识很多字,都是自学的,在村里也算半个秀才了。他对有知识的人极其敬重,以至于对我们学习方面极其苛刻,姐弟六人读过高中的就有四人,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已经难能可贵了。曾经发生的一件事仍让我记忆犹新,一九八零年,三姐参加高考,差一分名落孙山,那时父亲已经病了,他还一再坚持让三姐复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三姐选择了回农村务农、绣花添补家用,成了父亲临终前的一大遗憾!还有一件小事能看到父亲对知识的渴望。那年我还未上小学,在育红班(现在叫幼儿园),闲来从小学捡了好多粉笔头,把家里门里门外写满了字,姐姐批评我时,被父亲发现,父亲走过来,端详了许久,指出那个“大”、“刘”字写的极好!微微一笑,未批评一句。在父亲的纵容下,家里糊墙的报纸上、门板上、地面上都成了我写字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我寄宿读高中时,那时经济条件已经好了许多,但我家因为没有父亲的存在,入不敷出,成了全班唯一一个带点补丁的被褥上学的学生,为了一份自尊与虚荣,总是早上第一起床,把被褥叠起来,晚上最晩一个睡觉,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怕同学看不起。在这段极其自卑的日子里,是父亲的期望促使我努力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零年我考上了大学,成为我村三十年来第一个本科生时,可惜父亲早已不在人世间。依稀还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件事,就是母亲拉着我的手,到父亲坟前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是辛酸,是喜悦,更是对父亲期望有了一个交代的释怀。】(节选)</p> <p class="ql-block">我想今天的天堂里一定热闹,母亲一定蒸了香喷喷的年糕,炖了一盆白嫩的猪蹄;四姐一定烧了三碗油黄的跑山鸡汤,煮了一锅肉丸饺子,与父亲母亲推杯换盏,欢歌笑语!</p><p class="ql-block"> 我心已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祝父母四十年后的重聚!祝天堂里的父亲,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9日晨 (父亲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