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书画情长在---怀念我的祖父孙菊生先生(三)

小雅鹤鸣

<p class="ql-block">百年书画情长在(三)</p><p class="ql-block">-----怀念我的祖父孙菊生先生</p><p class="ql-block">文/孙一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祖父孙菊生先生离开我们至今四年了, 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他的谆谆教导永远铭记在心上。祖父学养深厚,工诗善书,百年书画,孜孜不倦,始终激励着我不断学习进取。怀念和他在一起的愉快时光,回想起来每一次见面都是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7年我回北京过春节,探望祖父。当时我在朋友圈中写道:</p><p class="ql-block">和105岁的爷爷一起吟诗、赏画,唠唠家常,没有比这再快乐的事了。元宵节快乐!健健康康!团团圆圆!</p><p class="ql-block">我和祖父一起在看《艺术》杂志,新发刊的一期,猫咪也凑过来很认真地寻找画中它的身影,它总爱在祖父的画案上喝笔洗里的水。</p> <p class="ql-block">《艺术》杂志2016年第10期</p><p class="ql-block">里面刊登了一篇《艺术》杂志社副社长陈贵民先生采访并撰写的文章《关于“世纪猫王”孙菊生的访谈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图为陈贵民先生在采访孙菊生先生时,正在聆听孙老有关画猫技法的介绍和对“谢赫六法”的见解。</p><p class="ql-block">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p><p class="ql-block">“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生命值洋溢的状态。是“六法”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孙老认为:用美来诠释万物之美是画家的天职。美在何处?比如画猫,美在画出猫特有的生命气息和精神状态。</p> <p class="ql-block">群猫嬉戏图 孙菊生</p> <p class="ql-block">猫 78厘米x136厘米 孙菊生</p> <p class="ql-block">(二)</p> <p class="ql-block">北京人都喜欢看《北京晚报》,记得一位好友的母亲当时83岁了还坚持天天看晚报,刚一读到这篇文章,便立即发给了我。感觉非常亲切,久违了,很久没有看晚报了。(2017年9月16日北京晚报)</p><p class="ql-block">文章题目是《画坛寿者孙菊生》</p><p class="ql-block">作者:阿里雷公</p><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p> <p class="ql-block">图为阿里雷公先生(左)来家中拜访105岁的孙菊生先生 两人成了忘年交。</p> <p class="ql-block">在2018年6月25日祖父的追悼会那天,我有幸结识了阿里雷公先生。他们一行人员代表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前来参加吊唁,送别祖父。</p><p class="ql-block">图为阿里雷公先生撰恭题敬赠之挽联</p> <p class="ql-block">以下节选自阿里雷公先生撰写的《画坛寿者孙菊生》一文</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说:“昔之诗人,本为梦者,今谈世事,遂如狂醒;诗人原宜热衷,然神驰宦海,则溺矣。”我则认为,既可以做“梦者”,也应有“狂醒”。原宜“热衷”,但不必“神驰宦海”。要做诗人,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这是饱阅世事沧桑,已经104岁高龄的孙菊生先生,在《诗词钩沉》(北京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中“自序”的开首语。从字句中不难看出,他之所以能长寿,在于他人生的修养、境界和追求,以及他在为人、为艺和处世上的风格。</p><p class="ql-block">通过品读孙老的诗词著作,一位孜孜以求的学者形象在我心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他为笔墨注入了文学的灵魂,以画中诗为载体,践行了“回百年已废之学”和“发今人未悟之机”。</p><p class="ql-block">风雨潇潇起墨池,神龙夭矫出天姿。</p><p class="ql-block">忽然破壁腾空去,定是雷公运笔时。</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一次到孙老家,他看到我画龙的资料后欣然命笔,主动为我赋诗一首。在推敲字句时,为准确起见,一个“矫”字,他翻了两部字典。而后他又拿出泛黄的民国版的四角号码做拼音的旧字典,在里面找到这个字后,才坦然落笔。</p> <p class="ql-block">(三)</p> <p class="ql-block">中华老年报曾刊登祖父孙菊生先生撰写的文章《不是气功胜似气功》</p><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书法家米南阳先生精心收藏的,他将过去报纸上有关孙老的文章小心翼翼地剪下来珍藏,我深感这是一种情怀,令我钦佩,感恩。</p><p class="ql-block">今天能够读到祖父生前写的文章感到异常亲切,太珍贵了!</p><p class="ql-block">特将该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出来便于赏读,留存。(附于文末)</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与米南阳先生</p> <p class="ql-block">(四)</p> <p class="ql-block">笔会活动集锦</p> <p class="ql-block">《司晨唱晓》</p><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何镜涵先生,米南阳先生等</p> <p class="ql-block">《金晖挹秀》</p><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与陈大章先生,黄正襄先生,毓峨先生,张世简先生,米南阳先生,刘方亭先生等在钓鱼台国宾馆</p> <p class="ql-block">《云海松涛》</p><p class="ql-block">钓鱼台国宾馆笔会</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刘芳亭先生,刘松岩先生,孙菊生先生,黄正襄先生,蓝天野先生等,后排右一孙大宏先生等。</p> <p class="ql-block">《官上加官》</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刘方亭先生,米南阳先生,刘继瑛女士,秦岭云先生,孙菊生先生,陈大章先生(右二)等</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与阿老先生(左)</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与黄正襄先生(左),孙大谦先生</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黄正骧先生,米南阳先生,孙大平女士等</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与蓝天野先生(中),米南阳先生</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与姚少华先生(右)</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米南阳先生,孙菊生先生,米正阳先生(野草书画院院长),后排左起蒋有泉先生(中国楹联协会会长),曹振起先生(紫竹园公园园长)等</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与米南阳先生(左)</p> <p class="ql-block">笔会活动上 左起孙一鹏先生,米南阳先生</p> <p class="ql-block">孙菊生先生现场做画</p> <p class="ql-block">书画家们边写边画边聊!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远的思念!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祖父孙菊生先生,与亲友共同追忆,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于孙菊生先生逝世四周年</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衷心感谢著名书法家米南阳老师提供的珍贵报刊资料和活动照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b>不是气功胜似气功</b></p><p class="ql-block">作者/孙菊生</p><p class="ql-block">当人们见到我“八旬犹健”,时常问我是否久练气功或太极拳,当我答复说“对此一无所能”时,他们就若有所悟地说:“您的绘画工作可能起了气功的作用了,自古以来,画家多是长寿的。”云云。听得久了,我便产生了两个层次的想法:一是画家果能健康长寿吗?道理何在?再是绘画果能产生气功的功效吗?有无相同或相异之处?</p><p class="ql-block"><b>画家是否健康长寿</b></p><p class="ql-block">我手头有一份明清两代高僧和名书画家的寿龄统计表,无论是平均寿龄还是最高寿龄,全是以书画家为最高。本来僧人的生活是修身养性,清心寡欲,不求名利,所以能够得到长寿。而书画家的寿龄反比高僧的寿龄为高,这就是说明日常写写画画是有益于身心的。</p><p class="ql-block">明代王士桢说“书画之士多长年”。鲁迅先生也说“致人于善美则健。”也就是说画家们根据自己的意识和想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美好世界,随时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感,所以推迟了身心的老化。</p><p class="ql-block"><b>绘画与气功的同异</b></p><p class="ql-block">《内经》上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气功是要求在恬静的环境中,身端体正,以“意想”或“意守”来控制气、血的运行,以达到保养元气的目的。太极拳则是用精神贯注来引导平缓的运动。至于写字、绘画,则要求在明窗静几,笔舒墨润的条件下,作者坐容端,头容直,凝神静气,心中无半点渣滓,然后臂平腕正,指实掌虚,精、气、神通过全身的调协作用,达到康有为先生所要求的“通身之力奔赴指腕间”,随着行笔的快慢、虚实、缓急,笔锋的回转,形成节奏、神韵和骨法。清代大书法家包世臣先生题执笔图诗中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误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难完。”这就是说要“意守笔端入静,以平缓的外部运动,把全身气力贯注到五指”,这既有气功的“意守”,又有太极拳的身心调节动作。</p><p class="ql-block"><b>绘画与气功相异之处</b></p><p class="ql-block">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右半球专管方法性和逻辑性的机能,如计算、思维、分析等,形成了人的能力;左半球专管喜、怒、哀、乐的控制和感觉,能产生美感和趣味,形成了人的个性。画家们作画时的构思、布局,即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即“意在笔先”,是右脑在活动;等到“笔到意生”是精神的升华和飞跃,这就换作左脑在活动。画家作画时,两脑的活动和休息,交替频繁,故能情绪活波,精神兴奋。</p><p class="ql-block">尤其在作画的过程中,研墨调色,构思题材,布置章法;然后筹算、落墨,几经反复,最后题识、落款,这样便使大脑中处于兴奋状态和抑制状态的神经细胞,在短时间内得到往复的交替。另外,不同颜色,能够诱发人的不同感情,画家在调配和敷色时,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伏、变化。尤其中国画注重用墨和暗淡的色彩,这样便能引起平静之感。黑色在五行中主水,有过克之功,是消极的“入静”;使大脑中的神经细胞,能在画家笔不停挥的劳动中,进行短时间的休息。绘画和打太极拳一样不要求“入静”,但在“动中求静”,使用“意守”,但不要求意守某一固定点。这样,各感觉器官,仍在各司其职的将所得刺激传达给大脑,使大脑皮层没有长时间受抑制,不会产生幻觉或“走火入魔”。</p><p class="ql-block">绘画确有“不是气功胜似气功”之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注:原文刊登于中华老年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