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到朋友用苏柳的两句歌词作为他波浪谷照片的题字:「我闻着芬芳跋涉着无限远,只为看清你的容颜”,覺得套用來做这篇遊記的题目很合适。5月里,我们六位朋友徒步亲见了神奇的波浪谷。我们虽然没有“跋涉无限”,但”踏着幸运”是千真万确的。波浪谷处于犹他和亚历桑那州交界处,每天只允许至多64人进入,许可证通过抽签发放,中奖率不到1%,很多人多次抽奖都空手而回。今年5月份名额的摇奖日是虎年初一,那天早上8点后我们不停地收到预料中的落榜消息,突然Michael在群里宣布他中奖了!!真是新年行大运,首次抽奖就中,他这运气太好啦!这喜出望外的好消息让我们6人过了个兴高采烈的新年。</p> <p class="ql-block">我们赶紧开始计划行程,查看了一下附近,有我们还没去看过的羚羊谷(Antelope Canyon),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白口袋 (White Pocket),捉迷藏狭谷(Peek-a-Boo Canyon)和附近的几处蘑菇石,还可以去科罗拉多河上划皮艇Kayak。赶紧订了朋友推荐的Kanab镇上的一家AirBnB,和纪念碑谷里正对峡谷的小木屋,订了白口袋和捉迷藏谷的导游,划船公司,等等,众人拾材火焰高,很快就搞定了这次美国西部之行的日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波浪谷的徒步,看网上说很容易走迷路,找了不少视频和讲解还是没有底,于是设法下载手机地图上的GPS路线,Michael成功为大家画好了maps.me的地图,还在家附近试用了一下,确保无疑。这下看来迷路是不会发生了,尽管大家还在担忧5月底的烈日高温里来回徒步6小时,是否会很艰巨难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是我们疫情中的第二次。上次是去年的夏天去冰岛,正值新冠年初爆发和Delta变异来袭前的空隙,疫苗及时赶到,大家凭借疫苗小小解放了一阵。今年来了奥密克戎变异,虽然感染力极强,重症的人却不多,再加上疫苗接种率很高了,大家开始有点疲惫,各处生活都基本开放了。这次旅途中除了印第安人保留区还要求戴口罩外,其他地方大都只是建议而已,完全不再是病疫初期的恐怖气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美国西部这熟悉的戈壁高原上,对比去年,有时我会怀念起静谧雨雾、燕鸥翻飞的冰岛,想起它给我的种种遐想和回望。美西,缺少这个。美西的戈壁高原太大,以致高山都变成了远远的小丘,美西的文化,虽然和东部有所不同,终究是不像冰岛那样,有它的瀑布、热泉、狂风、雨雾,路边的羊妈妈和她的小羊、矫健的燕鸥、秀气的冰岛马、可爱的海鹦鹉,和这一切背后的旷野,一首清新贴近又迷离空远的寂寞的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缺少这些的美西有……它的波浪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我们六人在这旅途上意外留下的许多自在好笑、回味无穷的镜头。</p> -- 下羚羊谷的入口,要经过很陡很高的楼梯走下去。<br> 《一》羚羊谷 Antelope Canyon<br><br>第一天出发我们兵分两路,相约第三天在Kanab聚合。我们这一路四人开车14小时,赶去Page参加第二天清早下羚羊谷的导游团。走前订票,才知道著名的羚羊谷有上下之分,是两处不同的地点,一开始还以为这“上”和“下”是楼上楼下的意思呢。这”谷“当然也不是硅谷那样的大峡谷,而是像羚羊角那样弯转扭曲着的、天顶非常狭窄的上窄下宽的深谷,在里面就是进了山洞的感觉,过去看照片我就一直这样地以为,殊不知这是细窄的深谷,不是山洞。<br><br>羚羊谷的岩石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Jurassic)形成,是沙漠在重力作用下挤压硬化而成的。这一层石英沙石厚度可达2300英尺(700米),但很容易被水和风侵蚀。这些沙岩后来成为北美的一大盆地的盆底,在洪水雨水的冲刷下,形成了许多流线型态的洞穴和狭窄的河谷。水流还带来了许多矿物质,比如铁,贴在这些石英沙的表面,再经过日后的氧化,把砂粒染成了红棕色,成为今日的羚羊谷景观。<br><br>羚羊谷的奇异,在于这些波状的千变万化的红石壁和狭窄的谷顶,当阳光透过天顶的缝隙照到这些凝固了的波澜上时,泛出明暗不同的光影色彩,和梦幻般的图案形态。它们随着移动的阳光涌动流泄,飘飞翻转,变幻莫测,光怪陆离。浸透着各种深度的红黄棕色的石壁,有时还会泛出好看的像金色火苗的黄色,嵌上几抹紫色的光边和光晕。在阳光里,橙红色的波涛浪尖泛出殷红的半透明,好像只要我们轻轻伸出手指,就能在那凝固了的波涛尖上点出一个酒窝来,让我们穿越而过、坠入玉盘珠露般的晶莹世界里。<br><br>不过,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那天很幸运,我们赶上了好太阳。倘若是阴天,这些波状的红石壁不仅黯然失色,我们更看不到这奇妙的光影颜色和图案的变幻。这一点对上羚羊谷更为重要。<br><br><br> 好看的金色 光和影子 在上羚羊谷,我们特别选了中午的参观团,那是网上推荐的看上羚羊谷的最佳时间。除了和下羚羊谷一样好看的波澜的光影,上羚羊谷是南北走向,中午时分的阳光能透过石壁顶的缝隙投射到峡谷的地板上,不仅和沙尘交互形成道道光柱,还让殷红的石壁产生更多的明暗对比区。若是到了下个月的夏至时分,太阳到达天空的最高点,光照角度会更好。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上羚羊谷更有名,票价也要下羚羊谷的2倍多,尽管它的长度还不到下羚羊谷的一半(从性价比的角度看,若是时间只允许选一个参观,可以考虑选下羚羊谷)。不过,上羚羊谷的构造也确实给了它更多的特殊图案和空间,使得景象更加多样。有漂亮的心形,我们还看到了始祖鸟。熟悉这些景观的导游不停地给我们指点著名的照片点和构图,还为我们扬起几捧沙来模拟大风天气里特有的沙流。朋友说他们从前来上羚羊谷就碰上了大风天,随身带的相机镜头全被沙尘盖满,几乎报废,幸好脸上若有围巾裹着。导游说这里大风很常见,尤其是到了下午。<br><br>导游还说,这块上羚羊谷是他奶奶的地,停车场里的参观车大都是他亲戚家的公司。他所属的納瓦霍(Navajo)印第安人是母权社会,看重母系的宗谱,夫妻若是分手,男的两手空空走人,孩子财产居所全归女方。导游奶奶的这块土地和周围的一样,是极干旱的沙岩和沙地,只有少许矮小的沙漠植物,5月里仙人掌开着些稀少漂亮的紫红色的大花,中间的花蕊是绿色的。导游说它们一年只有两周开花,然后会结仙人掌果(cactus pear),一种我很喜欢的水果。问他这地方是否能种些什么,回答说可以种玉米,但是一英亩(6市亩)地每天得两水车的水(一般水车的容量是3.5-5千加仑,2车水就是26.4-38.8吨水)。这里的雨季是6-8月的雷暴雨,往往引起山洪暴发,年降水总量7.5英寸(19公分),只有我们湾区的一半。这一家族的印第安人,要不是有奶奶这块上羚羊谷的旅游宝地,日子大概会很艰难吧?不知他奶奶是因祸还是因福得到了这块几乎一毛不长的土地。 掬起一捧阳光 羚羊谷里的始祖鸟 这个心形太漂亮了 金色的辉煌 洞里流沙不觉飞,劈间红沙看不见。<div>石空一色微微尘,皎皎紫烟孤心雯。</div> 《二》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br><br>中午参观完上羚羊谷,我们开车2小时到达纪念碑谷(这个”谷“不同于羚羊谷,是”盆谷“的意思)。预订的View旅馆的小木屋就傍着那著名的棕红色的纪念碑石峰。小木屋不大,住4人也比较拥挤,但大窗和小阳台朝东正对着那些耸立的纪念碑,中间没有任何建筑或山丘阻挡,甚是喜欢。这景观的保护规划值得称赞。晚上准备照银河。<br><br> 但是天气很快转阴起来,浓云密布,这才让我们意识到在羚羊谷的好运。<br><br>本以为纪念碑石峰会众多林立,看着窗外不到5个石峰不免有点失望。但即使这样,那屹立在广袤无边的土地上最高有300米的雄健挺拔、曾经不可一世的石碑峰,仍然让我感到惊叹。那是一种力量和气势的对比展示,同时又托出一种孤独伟岸终将消磨殆尽的无奈。这些石碑峰柱,起始于恐龙时代中期、2亿年前侏罗纪的大海里形成的沉积岩,在6千5百万年前的板块运动上抬上升,再经过风霜冰水的侵蚀化为孤单的大块的平顶”桌面“山Mesa,再变为更为陡峭的小个的平顶峰Butte,偶然成为这巨型纪念碑的模样,然后将继续朝针状的Spire演变,偶尔或许能顶个帽子成蘑菇石Toadstool/Hoodoo,最后轰然倒地,变成脚边的平原。这些耸立的纪念碑底层是700英尺(210米)厚的红棕色的海洋沉积,中间是400英尺(120米)的染上氧化铁的红棕色石英沙形成的沙岩,这层砂岩独面了5千万年的风化,百孔千疮。顶层是年轻的红色的砂岩,很容易、并且大多已经被风化了。<br> 我们参加了5点半的3小时纪念碑谷日落导游团。夏季在这里旅游的一大问题是搞清楚到底在哪个时区,因为亚历桑那州不实行夏令时,但相邻的犹他州实行夏令时,而地跨两个州的印第安人的自治政府则采用夏令时,更麻烦的是印第安人为了旅客方便,常常采用地区所在州的时间,所以我们打电话问好钟点后常常再去电询问是哪个时区的时间,这次旅途总算没有误了时间或早到一个小时白等。<br><br>导游带着我们10来个人坐在一辆经过改装的敞篷卡车在峡谷的土路上颠簸,路上也见到有旅客驾着普通的汽车游览,但有的地段会相当难走。印第安人还规定旅客的车辆6点以后禁止入内,大概是为确保导游团有利可图吧。我们的导游是个印第安人,他提到自己的祖母或外祖母一支的姓氏是“苦水”(bitter water),和我们上午在下羚羊谷参观的女导游提到的一样,他俩应该是亲戚了。<br> 这导游最热衷的不是风景,而是介绍本地納瓦霍(Navajo)印第安人的生活,虽然有点离题,但在阴云渐满的天空下,晚霞斜照里的纪念碑风景是看不到了,看看納瓦霍人的居所正好做个补偿。納瓦霍原住民的居所建筑叫”侯根“(Hogan ),是园木加厚土垒成的6角或8角的小型蒙古包样子的穹顶建筑,很保温,冬暖夏凉。“侯根”的中间是不封闭的“天窗”,排烟用,下雨时”天窗“里会进来雨水,靠地上挖小沟引向门外。侯根的门都是向东开,朝着东升的太阳。”侯根“土屋有男女之分,女性的侯根顶部很圆,大一点(納瓦霍人是母权社会),不但住着全家,还用来做一些家庭的仪式,比如排解纠纷和凝聚成员。男性的侯根穹顶比较尖,有点呈锥形,多用于临时拆建,我们没参观,网上说主要是用来做社区的活动和宗教仪式,导游说它也用来做男孩过成年礼的仪式,在那个过程里男孩要受到鞭挞以考验和宣示他的意志力,现已经不再施行。 -- 女性”侯根“ 导游还用印第安人的“双笛”为我们演奏了一段印第安曲子,比较淡远幽深的韵味。双笛由两支竹制竖笛放在一起,下端用个短竹子链接成三角样,它们一起吹响,有和声的效果,其中那支辅助笛子上没有音阶孔,只做伴奏用。 -- “侯根”附近的鹰眼 -- “侯根”附近的2000年的岩石画 <p class="ql-block">看完这些,天色也完了,导游把我们带到纪念碑谷的瞭望台地,夕阳正在地平线上,漫天的云在那里开了一些缝隙,台地边的一簇小石峰在落日里泛出殷红的色彩。我们请导游让我们多呆了几分钟到太阳下山,总算见到了日落中的纪念碑谷的一瞥。回程的路上,坐在那颠簸的卡车里,太阳的余晖不断地闪过移动着的谷地,暗暗的夕霞,笼罩着纪念碑峰和谷地,移动的石峰们互相做着前景和背景,变换着高低明暗和色彩,划过暮色和天空。回来看看照片,这凝固了的陌生的好风景,令人回味。</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游车是最后第二辆离开的,回到起点时离这里仅有的饭店关门还有十分钟,我们的Kang冲锋前去为我们占了桌子,同行四人得以享用了一份印第安风味的晚餐,我和Kang要了牛排,蘸满了面粉油炸或烤制而成,一律烧得熟透。我们还试了饭店的St.Louis产的O’Doul’s啤酒,不苦,还带着些甜味,颇得我们大家的好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小木屋,是银河上来的时候了,天上有些星星,但还是许多云。我不死心,拉上Kang戴上头灯,扛着三脚架,走到木屋下的小坡上照了几张,结果还是云太多,只得提早收工睡觉。</p> -- 多云的夜空,看不到银河 睡下不久,迷迷糊糊中猛然听到朋友在大叫”红云”,“红云”。什么,天亮了?!我们稀里糊涂赶紧跳起来拎上手机赶到停车场附近的拍摄点,一轮旭日正在从地平线下升起,周围的天空盈满着红色的云霞,在我们和红霞之间,是三座纪念碑峰,突兀、醒目地耸立着,暗红色的背影挺拔在安静的清晨里,孤独、苍然、又强健有力。我们赶紧照相。很快,这红云和清晨就消散了,早起的游人们也随着散去。<br> -- 纪念碑谷的清晨 <p class="ql-block">纪念碑谷的独特地貌,使它成为许多电影的外景点。我所看过的有Thelma & Louise (1991) (我喜欢的电影,两位大牌女主角都很出色),Mission Impossible II (2000) ,我们这代人最熟悉的恐怕要数《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1994),电影中他在纪念碑谷的163号公路的13码处跑步的地点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的热点,游客们在这里为照相还出过好几次被车撞上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我们早上告别了小木屋,专程前去“阿甘点”察看。那段“阿甘”公路是163公路中一个笔直的路段,两端上坡,中段低凹,穿过一个泄水盆地,”阿甘点“在山坡的一头,背对着远处一堵墙那样的沉重雄健的纪念碑峰,象征着阿甘的过去。阿甘跑了3年2个月14天16小时,到达这里,终于感到告别了沉重的过去、为迎接未来完成了新起点。</p> -- 我们跑啊,跑啊,跑个不停 我们在那里一边紧盯着远处开来的汽车,一边来回地跑啊,跑啊,不停地照着,最后我们4人挤成一个团队,在Come on! Come on! (加油! 加油!)的呐喊里,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的跑完阿甘的终程,引来旁边10多位同样慕名而来的游客一片笑声。回头看看这段视频,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那么全情投入,那兴高采烈的场景真是欢乐无比。这些欢乐的阿甘们,让人看着发笑不止,尽管因手机操作问题没有录下我们的声音。 <p class="ql-block">《三》小镇Kanab,马蹄湾Horseshoe Ben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anab是个邻近波浪谷、白口袋、和捉迷藏峡谷的犹他州小镇,比羚羊谷附近的Page镇要小,商业气氛也淡些,我们6人今天聚合,将在这里的一个AirBnB住5天。这里离开纪念碑谷3小时半的路程,路上我们瞻仰了著名的马蹄湾,很热,却是没有一点当年朋友这里遇到的可以把人吹下峡谷的大风。马蹄湾有点像我们以前在峡谷地国家公园附近看过的死马点谷,卡罗拉多河在红色的峡谷里、转着急弯从湾里流过,马蹄湾这里的弧线是接近完美的园形,河中那山崖也呈匀称的圆锥状,而不是像一条躺在河里的长船。绿色的水带此刻平静地环绕着它,水里有两只双人小皮舟,还有几位船手把皮艇拉上了水湾的滩地休息。想到我们5天以后也将同样在这里划小皮舟,在水面的凉风里看着高耸的红石壁和蓝天绿水,满心期待。</p> <p class="ql-block">找到我们的AirBnB倒是费了一番周折,这房子主人的地有9英亩大(0.036平方公里,600米见方),这地址上有5、6座房子,我们刚开始还以为走错了地方,没有主人的电话,又不便贸然乱敲门,最后翻出网站上的照片才确认了。屋子有很大的厨房和客厅,3间大睡房,足可以住上10个人,主人Donna是个60来岁的很友善的白人妇女,我们到时她正在房子边上割草,她养了牛,地的中央一个大鸡棚里有许多鸡,她会给每个新房客一盒鸡蛋。她说她的女儿就出生在我们住的这座,现在住在芝加哥,夏天就要去San Diego举办婚礼了。孩子大了,大房子打扫起来费事,就让老公又造了小一点的,加上出租房。犹他州62%的居民信奉摩门教,这位女主人也是,她在屋子里放着摩门教的圣经,临走时还送我们两本。屋子的厨房里餐具和炊具都很齐全,洗碗机开始时不会用老自己停掉,后来才琢磨出来要按两次开始键。凭借这方便齐全的厨房,我们的大厨Kang为大家做了5天的三餐,为此早早计划了菜单和食材,省去了大家上餐馆的往返等待,味美又自在舒适,大家都很感激。</p> -- 打苍蝇能手 我们在那里有一半时间气温89F(32C度)以上,屋里没有空调,我们常开着门,因此进来好多苍蝇(好像因为干旱,没有蚊子),我们的Michael是个打苍蝇能手,一手一个苍蝇拍,有叫必应,四处出击,大显身手,成为我们在这五天居住的亮点之一。晚上屋外挺凉爽,屋后有几个围着篝火炉的长凳,我们在那里吃西瓜乘凉,用苹果手机照星空和银河。同行的小钟第一次看到银河,很兴奋。她夫妇俩把凉快的楼下让给我们,住在了很热的楼上,但那里有个阳台,他们凌晨4点多醒来正好在那里照了几张好看的银河。Kang还在清晨的阳台上追忆起牛年马月那台下欢声雷动、台上不可一世的黄粱美梦,过了一把君临天下的瘾。<br> 《四》捉迷藏峡谷 Peek-a-Boo Slot Canyon,白口袋 White Pocket<br><br>入住的第二天,预定的导游带车一早按时前来,带我们去捉迷藏峡谷和白口袋。我们的导游Darren是位很壮的中年人,从南加州搬去的,助手Tylor是本地人,不知道他为何要离开美丽宜人的南加州。<br><br>捉迷藏峡谷和羚羊谷属于同一个构造年代,峡谷里还有几块珊瑚和海洋贝壳生物的化石。这里的砂岩的红紫色要少些,规模和形状变化要小得多,但狭窄的程度差不多。“窄缝峡谷”(slot canyon)的一般定义是它的高度和宽度比在最窄的地方超过10:1。去那里的路是很深的冲积盆地的沙路,上面不少大石头,边上就是干干的泄洪河道,导游说去年暴雨时水位有6英尺。这条沙路一般的汽车过不了,徒步的话要在高温里单程走4.2英里(7公里),有人在秋天的满月夜晚里在这里徒步,好像是不错的主意,只是峡谷的颜色看不到了。<br> -- 珊瑚化石 -- 小贝壳化石 <p class="ql-block">M.D. 2022-06-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