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0日至11月10日,在团长孙坚玉大姐的带领下,一群上海老头老太按照旅居德国的导游吴先生策划、安排的行程,游历了中、西欧的德国、奥地利、法国、瑞士、捷克。</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德国)柏林——波茨坦——德累斯顿——巴斯蒂——(捷克)卡罗维瓦利——(德国)班贝格——维尔茨堡——罗腾堡——诺特林根——奥格斯堡——慕尼黑——(奥地利)萨尔斯堡——沃尔夫冈——哈尔斯达特——(德国)国王湖——维思朝圣教堂——(奥地利)布雷根茨——(瑞士)苏黎世——琉森——米伦小镇——英特拉肯——采尔马特——马特洪峰——西庸城堡——蒙特勒——洛桑——伯尔尼——(德国)弗莱堡——滴滴湖——费林根——希尔塔赫 ——(法国)斯特拉斯堡——(德国)巴登巴登——海德堡——法兰克福——吕德斯海姆——美因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本美篇文章由团友应先生供稿;照片由团友们提供。</b></p> <p class="ql-block">孙团长和她的先生:</p> <p class="ql-block">虽说是一群老头老太,但都是“老客勒”、“老懂经”。不仅游历阅历丰富,还做事特别顶真。事先精挑细选景点做足功课;途中互帮互助,谦让和谐,听从指挥;事后组织聚会,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摄影摄像作品,弄得真像一回事。这首先要归功于孙大姐,到底是做过单位领导,组织工作有条不紊、一丝不苟,而且尽心尽责、身体力行;其次要感谢全体团员的团结友爱鼎力配合,尽管是秋天时节,但如沐春风,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导游吴先生夫妇和他们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是次出行,该走的都到了,该看的都欣赏了,该玩的也尽兴了。没有疾病困扰,也没有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加上这段时间国内股市旺畅,上证指数日日翻红,手上有几张股票的驴友心情透靓。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家,股票账户里多多少少增加了些许进账。夫复何求,够了,功德圆满。</p><p class="ql-block">本人先后从事教育工作十余载,职业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事喜欢做做卡片,涂上几笔。外出旅游,人文、自然景观与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迥然不同,反差甚大,可以出些文字。再者整理一下,也有保存的价值,至少以后走不动抑或脑子犯糊涂的时候,可以回忆回忆,这是初衷。于是孙大姐令我记下这段游历,恭敬不如从命,咱得服从组织安排,得给领导面子。西谚道:一百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囿于个人的学识、专业、背景,这里的文字只是一家之言,自娱自乐的余兴玩意,当不了真。好在有众位团友编辑、把关、配图、勘误,不至于洋歪歪的豁边,谨致谢意。</p> <p class="ql-block">领队,下图右面第二人。</p> <p class="ql-block">2013年夏天,我去过欧洲,故是次之行的景点,大约有三分之一曾经到过,不过夏景和秋色是二个概念,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意境。由于人文背景资料相差不大,此次部分资料就借用上次的文字,为示区别,用异体字标示。至于行文格式,还是以时间为纵轴,以景点游玩为横轴,不以国别归类。可能有点散,有点流水账的味道。但西欧各国地域不大,犬牙交错,有了申根协定以后,旅游者的游览路线也是那儿顺道走那儿,怎么方便怎么行。我们数度在德国、法国、瑞士来来往往,窜来窜去,有时甚至一天“流窜”三国,以国别归类,确实有点难。想来想去,还是老老实实地按我们的旅游路线叙述,化繁为简,意思到了就行。</p> <p class="ql-block">在德国的行程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月20日-22日</b></p><p class="ql-block">20日启程,到达柏林 。</p><p class="ql-block">是晚半夜,我们三位团友搭乘东航班机飞法兰克福,然后转乘柏林航空抵达德国首都柏林。孙老师的大部队是乘俄罗斯航空的班机在莫斯科转机,然后再乘俄罗斯航空飞到柏林。由于转机耽搁时间不同,我们比大部队早到了几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秋游欧洲》文章的作者:应先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游程从德国开始。中国人对德国不感冒,虽说在二次大战中作为轴心国之一的德国把欧洲搅的天昏地暗,把整个世界拖进战争漩涡。但德国人反省深刻,得到世人的谅解,战后德国迅速崛起,成为欧盟的脊梁,欧洲老大。对于德国,年长者了解的是二战和希特勒,而年轻人则是对奔驰、宝马、保时捷和大众的汽车知道的多一些。而中国人不熟悉的是,德国Germany一词在德语中的意思是“人民的国家”。英、美人称德国是Germany,就是简单明了的指“日耳曼”,英语中日耳曼和德国是一个词。德国人口中有80%以上是来自北欧的日耳曼民族,高大俊朗、金发碧眼是其人种特征。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不准日耳曼人与其他种族通婚,就是为了保证日耳曼种族的高贵血统。然而希特勒想不到的是,为了战后重建,德国引进了160万土耳其劳工,这些土耳其人繁衍迅速,现在已经占据德国总人口的4%,比例还在不断的提高,德国人还真有点头痛。</p> <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日耳曼人有一段理不清的历史。公元初,日耳曼人迁居此地,从属法兰西帝国,公元十世纪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员,十八世纪末,日耳曼人依附于拿破仑的“莱茵联邦”。1848年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崛起,1871年德意志完成了以普鲁士为主体的统一。该帝国挑起一战,战败后崩溃。1939年,希特勒发动二战,又败。根据战后协定,德国由美、英、法、苏联共管,德国分裂成东、西两个主权国家。1989年天鹅绒革命爆发,次年两德正式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有8100万人口,35.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人均GDP达到4.2万美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欧洲一哥。</p><p class="ql-block">日耳曼是一个团结而又充满理想的民族。正如德国国歌所唱“请紧握你周边兄弟姐妹的手,让主保佑我们”。两德合并,前西德地区承诺每年向前东德地区投资800亿美元,共30年直至2019年。为此每个德国人在工资里多缴纳8%的援助东德税,血浓于水,日耳曼人为国家、为民族在所不惜。这样的民族值得尊敬。</p> <p class="ql-block">柏林机场</p> <p class="ql-block">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除了煤和盐以外,能源和资源大部分依靠进口。农业现代化程度高,但粮食20%也需要进口。日耳曼人凭借着聪敏的头脑、细致严谨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技术,向全世界出口他们品质优良、技术领先的高端产品。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汉莎航空机上的饭盒,德国人做的刮挺而且密封,而东方航空拿上来的饭盒个个都是歪瓜裂枣,还没有用餐就胃口大倒。</p><p class="ql-block">在德国,日尔曼人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民主、福利型的社会主义。在德国贫富差距不大,国民的福利待遇很高,教育、医疗、退休的保障制度惠及全民,德国大学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学生上学不用交钱。当地有人给我讲了个故事,不知是否属实。他说,德国专门有一种发给男性流浪者的人道劵,允许这些流浪者隔段时间可以到妓院去嫖妓,而妓女则可以将这些人道劵去政府部门兑换现金。人道是人道了,但用老百姓缴纳的税款去支付这笔费用,国会不知是怎么通过的。用人道券来佐证社会主义,似乎有点过了。</p> <p class="ql-block">柏林,地处德国东北部平原上,位于易北河美丽的支流施普雷河(Spree)注入哈弗尔河(Havel)的河口处。北距波罗的海约180公里,南距捷克190公里,扼东西欧交通要道,不仅是全国交通中心,也是欧洲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柏林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经该市。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柏林总面积为约891平方公里。地势低平稍有起伏,平均海拔35米,地层属于沙质。施普雷河和大量湖泊、运河点缀其间,为柏林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同时也使柏林地区森林茂盛。因多森林、湖泊 ,被誉为“森林与湖泊之都”。</p><p class="ql-block">二次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全德国首都的地位。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技术上衡量,柏林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她扮演了一个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也是全球焦点城市之一,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在柏林市中心,普鲁士风格的古建筑与现代化的商业摩天大楼交相辉映。而撒落在城市周边的是大量的居民楼,低层的有如上海的沪住二型普通住宅,而高层住宅则是国内所见的板楼。与西欧国家相比,少了点老欧洲的韵味;而与东欧的波兰、捷克相比,又显得多了点洋气。最为欣赏的是这里建筑物的干净,外墙上没有一个空调外挂机,阳台上也没有晾晒着的”万国旗”。大概是这里的空气质量比较好,所有建筑物的外立面都清清爽爽,给人一种眼目清亮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柏林街景和导游讲解:</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德国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团友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柏林的交通系统颇有效率,U字头的是地铁和轻轨,M打头的是长达七节的城市有轨电车。我有心地观察了一下,轻轨和有轨电车的频次很高,车厢宽敞,乘客人人有座位。不少市民骑自行车出行,每条马路都专门辟有自行车专用道。柏林似乎并不好客,我们到达以后,太阳就没有露过面,天空阴沉沉的,气温不高,</p><p class="ql-block">还时不时的洒下几颗冷冷的雨点。秋天的柏林,行道树已经褪去了绿色,换上了秋装。柏林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中。</p> <p class="ql-block">到柏林,大名鼎鼎的柏林墙是一定要看的。</p><p class="ql-block">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的发生,民主德国出现了大批公民外逃的现象,政局发生动荡。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在民主德国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分裂41年的两德统一。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是东欧剧变的一部分,也推动了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p> <p class="ql-block">1990年9月28日,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达1316米的柏林墙上,创作了不同主题的绘画。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Dimitri Vrubel的《兄弟之吻》,画面上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与民主德国的总书记昂纳克,如同一对同性恋兄弟在湿吻,其含义不言自明。而Gunther Schaefer的《祖国》,Gehard Lahr的《柏林-纽约》等也都可以算是上乘之作。画廊中更多的是一些看不懂的涂鸦作品,是抽象画?揶或野兽派?花花绿绿热热闹闹地形成了今日的东边画廊,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画廊。我们在这里留下大量的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下图最右面的那幅画作即是《兄弟之吻》:</p> <p class="ql-block">柏林墙对德国人民而言,是一段绕不过去的伤痛。为了告诫子孙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在柏林街头到处都有关于柏林墙的纪念物。</p><p class="ql-block">在勃兰登堡门前的大街边,有一块纪念碑式的、用玻璃罩着的几份当年的纸质印刷物,大量游客在围观。导游告诉我,这里记录着里根总统在1987年6月13日的那段著名讲话,“戈尔巴乔夫先生,如果你真的要寻求和平,真的愿为苏联和东欧寻找繁荣。那么请你来到这扇门(勃兰登堡门)前,打开这扇门,拆掉这堵墙吧。”</p> <p class="ql-block">里根当年演讲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走在柏林几处宽阔的大马路上,光滑的柏油路面,很突兀地用小方石头块,在好端端的路中央砌着一条长长的细条脊,既不是斑马线,也不是交通警示线。</p> <p class="ql-block">问导游,才知道这细细条脊是当年柏林墙建在上面的标记。这条细脊线如同柏林城刚刚愈合的伤疤线,更是柏林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在德国人心目中,她是德意志第一门,如同凯旋门在法国的地位一样重要。她的东侧是巴黎广场(德语:Pariser Platz)和菩提树下大街(德语:Unter den Linden)的尽头,西侧是三月十八日广场(德语:Platz des 18. März)和六月十七大街(德语:Strasse des 17. Juni)的起点。巴黎广场,为纪念1814年普鲁士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占领巴黎而命名。</p><p class="ql-block">菩提树下大街从勃兰登堡门向东横穿柏林市中心,一直通往柏林博物馆岛和柏林电视塔,是欧洲最华丽大街之一。勃兰登堡门西侧的三月十八日广场,为纪念1848年3月18日德国三月革命和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第一次人民议会自由选举而命名。六月十七日大街,则是为了纪念1953年6月17日发生在民主德国的人民起义。</p>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高26米,宽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设计者是普鲁士建筑师朗汉斯 。</p><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平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尼刻,罗马神话中的维多利亚)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雕塑象征着战争胜利。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p><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但不是功能性建筑,她是当年普鲁士王朝为庆祝其战争胜利而建造的一座纪念性建筑物。冷战时期,她是柏林墙的一个重要节点,使得世人牢牢地记住了她。</p> <p class="ql-block">我围绕着勃兰登堡门溜达了二圈,更感兴趣的是勃兰登堡门右侧的一栋庞大的现代建筑,打听下来,原来是美国驻德国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在象征着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勃兰登堡大门旁,耸立着这么一个外国大使馆,看其规模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论建筑风格,与勃兰登堡门不相匹配,有点不伦不类。可见美国老大在德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菩提树大街,是欧洲著名的林荫大道,从勃兰登堡门向东,到称做马克思-恩格斯桥的宫桥, 长1475米。在柏林,菩提树大街有点像中国北京人心目中的长安街。大街人行道两旁和中央的安全岛上,排排栗树和四季常绿的菩提树婆娑成行,微风吹来,婀娜多姿,一派浪漫风情,整条大道如诗如画,菩提树大街也因此而得名。这里曾经一度是柏林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普鲁士士兵在此接受检阅,乐队在此演奏,人们在此散步,而旅游者云集于此。原来大街二旁有大量的普鲁士时期的典范建筑,无奈这些建筑大都毁于二战,现今的街道是战后按旧貌重建的。大街北面的建筑物有德国历史博物馆、新岗亭、洪堡大学、老图书馆。南面有国家歌剧院。路中间的雕像是德皇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骑像。</p> <p class="ql-block">新岗亭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菩提树大街走了一圈。先走进新岗亭纪念堂。其正式名称叫“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受害者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说其新,这是一座东西德合并后才建造起来的小型纪念堂。至于为什么叫她为新岗亭,就有点默然了。纪念堂就一间方方正正的小屋子,屋子里空空如也。在屋顶正中开了一个圆形的大天窗,光线由屋顶天窗向下倾洒。倾洒下来的光线正好直射屋子中间的一座黑色的雕像上。雕像是一位母亲怀抱着一个死去的孩子在哭泣。雕像前写着这么一句说明词:“深切悼念因战争以及因极权统治而死去的亲人们”。</p> <p class="ql-block">离新岗亭不远,就是久负盛名、闻名遐迩的德国洪堡大学。洪堡大学所指的的洪堡,其实是指洪堡大学的创始人威廉·冯·洪堡与亚历山大·冯·洪堡两兄弟。在菩提树大街6号洪堡大学大门前的广场上,高高的耸立着二兄弟的塑像。这二兄弟非同凡响,大哥是教育家,曾任普鲁士王国教育部长。弟弟是一个为科学终身未娶、花尽家产的伟大科学家。洪堡大学的办学原则是“寂寞与自由”。寂寞就是要远离政治和金钱,耐得住寂寞。自由就是学术和思想的充分自由。于是二个世纪以来,这里走出了哲学家黑格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诗人海涅以及共产主义学说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还有2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穿过菩提树大街,对面就是位于倍倍尔广场的洪堡大学图书馆。在广场一偶,有一块略微隆起的玻璃地板,在玻璃地板下面有一个小小的书房,书房里的书架上空空如也,一片狼藉。其实这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地。它是在告诉后来者,在这个小广场上,曾经发生过一场“焚书坑儒”式的浩劫。希特勒法西斯在这里把犹太人书写的典籍,以及与希特勒观点相悖的书籍,通通付之一炬。</p> <p class="ql-block">倍倍尔广场:</p> <p class="ql-block">洪堡大学老皇家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地面下的空书架上大约可以容纳2万册书,这个数量,正是1933年纳粹分子在倍倍尔广场上烧毁的书册数量。而这座藏在地下的纪念地,就是为了铭记那场焚书事件而建(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菩提树大街的尽头有一座桥叫宫桥,也称马恩桥。桥边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座双人塑像。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二人是谁,但凡中国人都认识,坐着的是马克思,旁边站着的是恩格斯。看得出,二位老人家在其家乡并不受人待见,门庭有点冷落。但上点年纪的中国人对二位老人家还是有点感情的,纷纷上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御林广场(也称“宪兵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广场之一,是游客的必游之地。广场由德国大教堂,法国大教堂和音乐厅所环绕,美丽、和谐,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御林广场由Johann Arnold Nering设计,于1688年建造而成,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它被叫做菩提树广场,后来称为弗里德里希城广场或新广场。1736年至1782年间,广场被骑兵用作哨岗和马厩之地,从而得名御林广场。1777年后,广场由Georg Christian Unger进行了整体统一的设计和扩建。</p> <p class="ql-block">德国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始建于1800年至1802年,二战中被毁。1979年开始重建,1984年,建造由剧院改为音乐厅重新启用。</p> <p class="ql-block">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建造于1894年~1905年,位于德国柏林市博物馆岛东端,菩提树大街上(Am Lustgarten 10178 Berlin (Mitte) ),是威廉二世皇帝时期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团友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离大教堂不远,就是柏林博物馆岛。之所以称其为岛,是因为这里集中了五个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而这些博物馆群地处斯普雷河二条支流的夹角上,故称为博物馆岛。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一个叫佩加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新造的,有点希腊卫城的韵味,其展品也主要是希腊鼎盛时期的作品,如果去过卫城,这里的展品就显得有点一般了,据说相当一部分还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德国的博物馆藏品不丰,情有可原。因为德国在二战中吃了败仗,就算当年有些好东西,也被当做战利品搬去战胜国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不过佩加蒙博物馆造得相当不错,把现代艺术与古典文化结合的很完美。中文视听解说耳麦更是给中国旅游者带来极大方便。</p> <p class="ql-block">佩加蒙博物馆由古典文物收藏馆、古代近东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组成。</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有许多德国女孩在画素描,水平不咋地,但态度极其认真。看见美女,团员免不了要与之合影。</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到底看了什么,印象全无,不过团友黄律师遗忘在酒店里的钻戒失而复得,因此而错过看博物馆的事情倒记得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柏林绕不过去的几个景观:</p> <p class="ql-block">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亦称浩劫纪念碑。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罗·哈普达设计,纪念在二战浩劫中受害的犹太人。它占地1.9万平方米,安放了2711块混凝土石碑,在一个斜坡上以网格图形排列。混凝土石碑长2.38米,宽0.95米,高度从0.2米到4.8米不等。黑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涛起伏的石林,给人一种不稳定、迷失方向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在柏林市中心的黄金地段,用这么大一块地皮,建造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功能的石碑林,有点颠覆中国人的纪念碑概念。这些石碑上没有刻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什么特别的铭牌,用这种无字墓的建筑形式来悼念二战中被迫害致死的几百万犹太冤魂,可见艺术家的创意。一个沉痛的回忆,用一种极端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无疑给每一个到这里的人,带来巨大的思想和视觉冲击,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德国人有反省精神;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想,这大概也是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吧。</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建筑,可谓是百年沧桑,几经战火。二战前的希特勒曾经在这里策划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借以打击德国共产党,开启了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征程。此后在同盟国攻打柏林时,这座据点被炮弹轰得几成废墟。如今这里复建一新,成为二德统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她的穹形圆顶玻璃天棚。这个被人戏称为“英国鸡蛋”(英国人设计)的圆顶造型简洁有力,体现着当代建筑美学的风格,又是一件技术上的杰作。从其顶端悬下一支漏斗状的柱子,下面就是议会全体会议大厅。“漏斗”上镶嵌着360块活动镜面,把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同时,又为了不让直射的阳光晃眼,在玻璃圆顶的内侧安装了可移动的铝网,由电子计算机按照太阳的运动自动调控位置,其能源来自于国会大厦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夜间,穹顶从内部照明,整个穹顶金光灿灿,从而为德国首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标志。</p> <p class="ql-block">全体团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夏附近的总理府:</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广场是柏林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亚历山大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高368米的电视塔广场。南部是由埃里希·约翰设计的10米高“世界时标准钟”。十九世纪时,这里曾是柏林工人阶级的中心,也是酝酿社会动荡的所在。1989年11月4日是亚历山大广场最热闹的日子。当时大约50万东柏林人在这里集会,抗议当时的民主德国当局,仅仅五天之后,东德解体。我们穿过亚历山大广场,在世界时标准钟下逗留片刻,寻找着此时的北京时间。广场游人摩肩接踵,到处都是集市摊贩,有点乱哄哄,可以想象当年在此集会反苏反共的场面是如何混乱。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