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绿江村

渔夫

外孙放暑假,我带他回抚,有了一点时间,约上几个同学,准备去鸭绿江边走走。 8月26日,我们一行11人开两台车,向集安进发,规划的路线是,从集安到绿江,再从绿江到河口,从河口上高速返程。从抚顺到集安走抚通高速全程280公里,用时3小时20分钟,一路顺畅,大约十一点到了集安。找了一家面馆,每人吃了一碗热汤面,还算美味,因为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 集安是吉林省通化市的县级市,小城虽然不大,但建筑典雅,街道整齐干净,风景秀丽宜人,气候四季分明。全市总人口23万人,是中国东北的边陲重镇和长白山地区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饭后我们开始游览集安景点。第一站当属鸭绿江江边风景区,集安市中心区南端不远,就是鸭绿江,沿江一带都属鸭绿江景区。鸭绿江从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省的长白县、白山市、集安市,往下到辽宁省的宽甸县、丹东市、东港市,最后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流经集安境内162.5公里。沿江两岸青峰耸立,风光旖旎,江水蜿蜒逶迤,急流险滩曲折。江边有船渡,买上一张船票,顺江或逆水走一趟,体验一下鸭绿江上风吹拂面的感觉,也别有一番意境。在江边有一鸭绿江的标牌,大家轮流拍照,背景是鸭绿江水和朝鲜的山川村落,表明曾经来此一游。<br> 顺鸭绿江景区而上,有一处叫时来运转的景点,他的对岸是朝鲜的满铺,据说是朝鲜的第六大城市,隔江望去,好像是一座水泥厂,烟囱冒着白烟,有几个大罐一样的设施,管路和金属支架清晰可见。沿江建设水泥厂,不知道他们是否考虑污染鸭绿江水的问题,好在目前水泥厂的规模不是很大,即使有污染也不是大规模的。不过在青山绿水中出现的水泥厂,总归不是添彩,于中国人而然,有些煞风景。<br> 离开时来运转景点,我们去中朝铁路大桥看看。 集安中朝铁路大桥位于集安市区东15公里处,是我国通朝鲜三大铁路桥之一。史料记载,铁路大桥由日本人于1939年建造,全长589米。中朝双方以第十一桥墩中心接轨线划为各自维修界线,双方分设哨兵、警卫。在朝鲜战争中美国飞机对大桥狂轰烂炸,它却始终巍然挺立,至今钢梁上仍有残洞痕迹,成为历史的见证。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从集安铁路大桥秘密入朝,期间有42万大军和17.2万随军担架队员、近15万车皮的物资由此进入前线,从此桥运送回国的伤员有18.2万人,为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遥望大桥可见界碑、国门以及大桥纵深至朝鲜境内。在这里可以充分欣赏鸭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游人站在桥边,将对面朝鲜风光和民房尽收眼底,甚至隐隐可见江边捕鱼和洗衣服的朝鲜居民。在界江、界桥、界坝上,游人可跨在两国边境线上,体味到跨国一步游的特殊愉快心情。<br> 位于集安市东北约4.5公里的龙山脚下,有一座将军坟,建于公元五世纪初,为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本来想去看看,可到了之后,正在修缮,无奈只得回返。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商议之后,决定离开集安,向绿江出发,争取在天黑之前到达绿江住下。 绿江在集安的东100公里辽宁丹东境内。我们沿鸭绿江公路顺流而下,一路迎着夕阳,边走边停,欣赏沿江两岸风光。曲曲弯弯的鸭绿江水,忽而深潭静水潜流,忽而漫滩蜿蜒回转,映衬着两岸的山川巍峨,倒影在水中如诗如画,行驶在这美若天境般的沿江公路上,那种感觉真是无比的惬意、浪漫和亢奋。 绿江村位于宽甸县镇江乡,它依山傍水,村前大江横亘,村后山高谷深,自然景色秀美,植被近似原始,由于地处偏远,不受人为侵害,保留着原始风格,是人们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江水环绕山峦,碧水滔滔的汹涌澎湃,可以饱览两岸青峰峡谷,峭壁奇石幽静的世外桃源。白天,走山谷能听到村民对山歌互答,夜里,转江边能看到江船渔火点点。如果沿鸭绿江往上走十公里,还可以眺望两国、两省、两江交汇成一处的特殊景观。 晚上六点,天刚好还没有黑下来,我们到了绿江村。找了一家旅店了解价位和卫生条件,还算满意,于是住了下来。卸下装备稍事休息,在旅店点了饭菜,我们开始聚餐。晚餐总是要喝点酒的,于是十一个人每人满上白酒啤酒,在一片祝酒和喧闹声中,结束了第一天旅途的亢奋和疲惫。 第二天,我们继续顺江而下,目标是鸭绿江下游丹东境内的河口景区。一路上我们依旧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遇到好的景点就停下观赏拍照,百十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一个上午。 河口,早在19世纪末,就是鸭绿江上重要的水陆码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辽东著名商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自河口渡江参战。1982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经蒋大为一唱走红,桃花盛开的河口,也就变成了人们心心向往的地方。2001年,电视连续剧《刘老根》热播,鸭绿江河口作为《刘老根》的拍摄地又一次享誉大江南北。 每年春天,当您一进入河口景区时,您就会被那漫山遍野的万亩桃花所深深的吸引,同时也会勾起您对童年时代的浪漫产生无限的遐想。这里的桃叫燕红桃,汁多味美,个大色鲜,河口地区是国家燕红桃试验和生产基地。如今,这里绵延五千多株燕红桃树,漫山遍野的桃花粉红如霞,香气袭人,蔚为壮观。秋天,鲜桃压枝,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春秋两季的桃林,不但成为鸭绿江河口的一大景观,燕红桃也成为这里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我们走进桃树林,自己去采摘,一边摘一边拍照,整个桃树林充满了欢声笑语。 离开桃树林,我们来到河口断桥,去瞻仰先辈们当年抗美援朝的遗存。断桥原名叫“清城桥”,是 1941年朝鲜当局和伪满洲国共同建造的, 1942年完工, 1951年3月29日被美军飞机炸断。据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讲, 1950年10月19日,当时赴朝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和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是从这座桥上渡江作战的。如今呢,毛岸英的妻子刘思奇为了缅怀他,在断桥附近修建了一所“毛岸英小学”,所以说河口断桥即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河口景区观光旅游的一处亮点。我们在断桥上集体留影纪念,以缅怀先辈们的光辉业绩。 看看时间已是下午三点,为了行车的安全,我们决定结束两天的路恋江美之旅,从美丽的河口景区启程返抚,于当晚六点顺利到家。 <div><br></div><div><br></div><div> 2019年11月11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