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写于2014年5月,今天父亲节,我把这篇曾发布在QQ空间里的文章,重新编辑放在了美篇里,纪念我的父亲——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 父亲终于走了!终年95岁。我一直希望父亲能活过百岁,他是有实力的。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活到99,奶奶近90岁时走的,所以父亲有长寿的遗传基因。并且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健康,没有高血压,没有心脏病,90岁之前每次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父亲很少生病,唯一住医院动手术是在2005年秋天,父亲在北京弟弟家居住的时候,疝气病犯了,开始他不愿意住院手术,但是后来躺在床上无法下地,我赶到北京和弟弟商量,又一起动员父亲同意做手术,那时父亲快85岁了,他的身体很好,体检时医生告诉我:你父亲各项指标比年轻人都好!后来手术做的很成功。</p><p class="ql-block"> 父亲退休前在老家的一所高中教语文,1949年3月建国前就参加了工作,所以父亲生前享受离休待遇,不过在我家乡这座小城里,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像我父亲这种情况除了生病在当地住院医疗费可以全部报销外,好象也没有什么其他特殊的享受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比较长于古文,可惜那时喜欢古文的学生不多。记得父亲讲课时声音很大,在楼道里老远就能听见。我们兄弟姐妹五人,都是从父亲任教的中学毕业的,却没有一个是父亲的学生。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生孩子了,父亲给我们班代了一个多月的课,喜欢上课发言的我成了哑巴,看自己的父亲上课别提有多别扭了!小学到高中我的语文一直是学的最好的,可是父亲从来没有在家辅导过我。那时候正是文革期间,学校里没有读书的氛围,但还是有一些文革前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们认真地给我们传授知识,中学时我的作文写的好,经常会被语文老师夸奖,甚至拿给父亲看,父亲却从来没有当面夸奖过我。小时候父亲喜欢教我们姐妹猜谜语,春天的时候还给我们用柳条做柳笛,用竹条扎风筝。小时候我记得父亲特别怕热,除了冬天的其他三个季节,他手里总是一把大蒲扇不离手,甚至晚上睡着了还在扇。父亲以前抽烟,烟瘾也不小,文革期间没有香烟买,父亲用烟叶自己做简易烟卷,我也帮父亲做,用的是学生的考试纸,把大烟叶揉成碎末卷成筒状,两头简单一折就可以吸了。为了父亲抽烟母亲没少和他生气,60岁后父亲自己主动把烟戒掉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除了教书,还有两项爱好,一是买菜,二是喝酒。小时候我家兄弟姐妹五人,全在长身体的时候,每个月父母工资发下来,母亲带领我们几个孩子去粮店,把一个月全家的粮食和油全买了背回来,这样先保证有粮食吃。买菜是父亲爱做的事,但买菜的钱由母亲掌管,母亲严格控制着每天的菜钱,细水长流嘛!父亲总喜欢买一些时令的菜品,偶尔还会在樱桃上市的时候买一点儿给我们姐妹解解馋,这样就很容易超支,我们就会经常听到父亲被母亲训斥,父亲一般不争辩,买都买了,孩子们也吃了,母亲除了吵几句还能怎么样呢!每个月会有一个星期天家里改善生活,一般是吃饺子多一些,饺子是年青时候父亲的最爱,包饺子也是父亲最爱做的事情。一大早父亲就去集上割肉、买葱,回来父亲剁馅、和面,到开始包的时候全家一起上,母亲一人擀皮儿父亲、我和姐姐一起包,我喜欢跟父亲学包麦穗边的饺子,还喜欢包几个元宝型的,母亲不让我多包,说这样的饺子容易沉底粘锅,容易烂。年幼的小弟弟也喜欢凑热闹,拿个酒瓶当擀面杖,总是弄的满脸满身的白面粉。刚包好几个,母亲会吩咐我放两个饺子在火炉上烤熟,说让我们尝尝咸淡,回忆起来,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刻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喜欢买菜,却不太会做菜,家里母亲做的比较多一些,两个哥哥长大后也会做饭菜,我早就总结了以前家里这四人做菜的特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呵呵):父亲是既费油口味儿也不好,大哥虽然做的味道一般但很省油,二哥虽然费油但口味不错,只有母亲做的既省油口味又佳。那时候每人每月只有半斤食油供应,做菜省油是必需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爱喝酒,酒量不小,还会划拳行令。父亲曾告诉我说他划拳从来都是赢得多输得少,这我相信,父亲很聪明,虽然他教语文,但数学、英语都很不错。80年代后,父亲每天在家吃饭中午晚上都要喝两盅,我探亲回家也喜欢给父亲带酒,五粮液、茅台之类的好酒我都带给父亲喝。逢年过节全家聚在一起,几瓶好酒是少不了的,哥姐弟几个都会陪着父亲喝一些。父亲一生喜欢喝酒,身体也一直很好,直到九十岁后,大哥不让父亲喝酒了。</p> <p class="ql-block">2009年春天,我和父亲在后院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