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感恩父母

刘景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早年贩运江湖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苏杭上海有行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此后回乡学务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春夏秋冬忙耕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数次凶险擦身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力薄身单常负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吃遍天下千般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很少怨言出口中。</b></p><p class="ql-block"> 父亲刘光阳,1931年农历7月18日出生于盐城西乡宿蒲荡边的泗洲庄,念过四年小学。</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我二祖父母牵的线。二祖母和我外祖父杨学凯同姓同宗,属于杨家楼子和杨北舍那一带一个姓杨的大家族。父亲和母亲在战乱年代,也没做什么仪式,早早仓促成婚,到了上海苏州杭州一带,做些小买卖维持生活。所用船只系自学木工的祖父刘鸿宾,在泰州自购木料打造的一条5吨的木船。父母贩卖过甘蔗蒲荠之类。据父亲讲,他也曾到过浦东的蔡家桥一带,大概在奉䝨境内,运过古墓中拆出来的砖头,往浦西市区,用于上海的城市建设。</p><p class="ql-block"> 那时,大姨父潘银常和大姨娘杨干忠也在上海的苏州河边租住茅草棚,靠挑草卖草糊口。虽然都在贫困之中,但同胞亲情驱使,两家经常走动,相濡以沫。父亲在回忆录中留下了珍贵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后按祖父的主张,将木船留给伯父母继续做生意,父母则回乡跟祖父学习种田,终身务农。</p><p class="ql-block"> 父亲虽身体瘦弱,但很能吃苦耐劳。劳动之余,坚持自学,能阅读书报,记日常流水账,写信。我入伍后,父亲经常在劳累一天之后,写信告诉我家里的情况,用家乡人通行的大实话,教育我勤俭节约,好好学习,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时得过胸膜炎,害过恶疮搭背,都经当地名医许玉堂治好了。父亲也曾多次遭险,遇难呈祥。一次是生产大队晚上在河南村里小学开大会,辛苦了一天的父亲,坐在课桌上倚靠墙壁,打起了瞌睡,头不由自主地慢慢下垂,又带动身体失去重心,朝下栽向地面。万幸没受大伤。散会回到家,妈妈和我们听说后都吓得不轻。还有1972年冬,生产大队安排好几条水泥船,到洪泽湖畔的盱眙县化肥厂装氨水回来作肥料。返回时正遇剧烈的寒潮降温,刮起了强烈的西北风,洪泽湖上波涛汹涌,有几条水泥船翻沉,死了十多人。恶耗传到家乡,村上顿时哭声震天。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是生产队郭金怀队长,踩着浓霜来报的信。后来父亲等人拍来电报,报了平安。原来他们是提前一天装好氨水,过了湖,通过蒋坝闸,到了大运河,朝家航行。到了金湖一带,他们在行船过程中听人传说得纷纷扬扬,才知本大队多船翻沉湖中,死去多人。知道家里人信息不明,必然万分焦急,就赶紧上岸找邮局发了电报。</p><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时躲过了数次凶险,老年却难逃疾病的折磨。据妈妈说,父亲是在69虚岁那年的夏天,忙于收菜籽,劳累干渴加上高温中暑,留下了哮喘的病根。随着年老体衰,时常复发。虽经医治,但渐渐损伤了心肺功能。晚年腿脚无力,行走困难,又导致他病连发,于2019年11月19日上午9时许进入昏迷,中午十二点左右,在送他从盐城第三医院回家途中的救护车上去世。</p><p class="ql-block"> 父亲留有5000余字半文半白的《历史回忆录》,回忆了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往事,流露了对祖父母和众多亲人的感情,多次提到伯父,都称哥哥。</p><p class="ql-block"> 母亲杨美中,1931年农历6月初9出生于盐城西乡楼王镇杨北舍,没有读过书,终身辛劳,起早睡晚,不幸于2002年9月1日去世。</p><p class="ql-block"> 父亲相对豁达些,妈妈焦虑多些。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为养活这么多一趟老小而发愁,不知道穷日子什么时候才能苦到头。父母在村北大河里罱泥,常有熟人从桥上或路边经过,就会谈起这些话题。我有时也在罱泥船上,听到过妈妈和人家的谈话。人家常说的话是:十年儿荒,儿多必富!这些宽心话,对父母的精神多少能起到些鼓励和安慰的作用。正如人家说的,十几年、二十年后,我们都长大了,基本上都做到了自强自立,艰难的十年儿荒终于熬过来了。但是把这么多儿女哺育成长起来,父母也因操劳过度和省吃俭用缺少养护而日渐衰老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只要一息尚存,就必然会为儿女继续操心劳碌。回想起来,我们长大后,父母并没有如愿过上几天轻松清闲的日子。他们还是常年辛勤地劳作,而且不是操心这家,就是想到那家。妈妈口头语,多根头发多个结。意思是多一个子女就会自然地多一份牵挂。回顾总结父母的一生,他们为了子女而辛苦地活着,也为了子女而耗尽了自己最后的心血。每念及此,不由得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父母一生迭遭磨难,常遇悲伤。我祖父母本来人丁兴旺,能维持温饱。因大姑刘光粉帮乡邻给病亡人做寿衣,染上了肺结核。在贫困闭塞缺医少药的乡村,此病等于绝症,遗害极大。大姑已与本村邢家订婚,未及出嫁,就因病离世。此病又传染给我奶奶。我出生不久,奶奶才47岁,就去世了。听妈妈说,我一次夜里啼哭,病中的奶奶还喊我妈妈,看我是不是尿了。肺结核病又陆续害死了我二姑刘小粉、老姑刘三粉和爷爷。家族中还有多人受到传染,因医疗条件好转,得以治愈。父亲和伯父兄弟情深,曾一起同船在江南做买卖。伯父当生产大队干部期间,对父亲多有照顾。伯父72虚岁那年去南京,突发急病去世,对父亲精神刺激很大。曾为葬礼上某些事没按他的意见来而发了大火。妈妈去世后,听三姨娘说,才知道她早年生过脑膜炎,病重昏迷,因医治要花很多钱,外祖父无奈要放弃了。是老姨奶奶强力坚持,外祖父才咬牙送医救活。妈妈小时候,外祖父被日本鬼子的枪子打伤大腿,家里像塌了天。为了抢救外祖父,外祖母被迫卖了好多稻。我看过外祖父有一条大腿上,还留有一个不小的凹陷。父母回乡务农后,也因缺医少药,我幼小的长兄因腹泻病亡。又因无人照看,我一小弟不幸夭折。</p><p class="ql-block">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有幸活下来的同胞六人,深知父母持家的不易,在贫穷艰苦中奋发,都小有成就,被父母视为他们此生最大的亮点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父亲节到了,怀念亲爱的父亲!感恩伟大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i>父母在老家泗洲庄老屋东山。</i></p> <p class="ql-block"><i>1975年春,父母为了让我安心服役,请在盐城文化馆工作的摄影师兼画家、乡贤刘光典叔叔拍摄的,照片中有父母,妹妹,二弟,三弟,五弟,六弟,可以看出当时家庭贫困的境况。</i></p> <p class="ql-block"><i>父亲、二弟、五弟和我在五弟昆山新建的厂区里。</i></p> <p class="ql-block"><i>父亲、五弟和我在南京。</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在五弟工厂里喜逗重孙。父亲背后是二弟,抱孙子的是五弟媳。</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和二弟五弟在五弟工厂里喝酒吃饭。当时五弟新厂房还没建造,在简陋的条件下坚持生产。</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在给五弟记一些由他经手的日常流水账,面前的麻将牌是父亲晚年用来锻炼身体和头脑用的。</i></p> <p class="ql-block"><i>妻妹管引贤专程从盐城来我老家热情看望慰问我病愈的父亲并合影。</i></p> <p class="ql-block"><i>2004年6月,父亲和五弟还有我在厦门海边。照相由我拍摄。</i></p> <p class="ql-block"><i>妈妈早年和父亲来济南看望我们,妈妈和孙女毛毛合影。</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在五弟工厂里为他新建的住房里看书。</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在看别人盘麻将过关。</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和我们在五弟工厂新建房子里围着圆桌吃饭。</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和五弟还有我在舟山普陀山。照片由我拍摄。</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和五弟还有我在舟山普陀山。</i></p> <p class="ql-block"><i>在舟山普陀山。</i></p> <p class="ql-block"><i>在舟山普陀山。</i></p> <p class="ql-block"><i>在舟山普陀山。</i></p> <p class="ql-block"><i>在舟山普陀山。</i></p> <p class="ql-block"><i>在舟山普陀山。</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