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还是想。又想你了——爸!

yueyue

<p class="ql-block">明天是父亲节,想写点儿什么,抒发一下对父亲的思念。争取明天能完成。</p><p class="ql-block">我没有給老爸过过父亲节,那时还没有流行这个节。</p><p class="ql-block">记得妈妈形容爸爸:就像一只慈祥的老母鸡,要把孩子都护在他的翅膀底下。</p><p class="ql-block">到目前为止,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早的家庭合影。抱着我的就是我的父亲。从小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我们家的小公主。其实哪个女孩儿,又不是自家的公主呢?!我的出生给爸妈带来了欢乐。从他们给我取的名字“心悦”,就能感觉到他们当时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我小时候的照片,站在我对面拍照的人就是我的爸爸。他有一台照相机。他不仅会拍照,还会洗照片。爸爸在我小时候给我拍了很多照片,尽管大多数照片已经见不到了,但有些拍摄场景我始终记忆犹新。美好的回忆的保质期,真的胜过很多物质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全家人都宠我,特别是爸妈,这是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知道的事实。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家里比我大的孩子都去住校了的时候,我却守在家附近走读。</p><p class="ql-block">爸妈太忙,有时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我每天晚上和奶奶睡,可早上经常是在爸妈房间里的小床上醒来。我有装睡,被爸爸从奶奶床上抱走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爸爸喜欢和我聊天。聊我们周边发生的事,聊我正在看的书。我们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他的举止仪态,至今还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只要他有空,就会问很多学校的事。我的同学他都能叫的上名字,有的他还会起个外号调侃一下。同学们都喜欢到我家来玩,爸爸比妈妈更会和孩子交流。那时电视不普及,小朋友会三五结伴同行,来家里看电视。来的次数多了,妈妈会有不耐烦,但是爸爸不会,他回来看到看电视的孩子多,就自己去里屋做自己的事。长大了有时还会和当年的小伙伴回忆起这些,想想那时的他们确实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是件很奇特的事 。</p><p class="ql-block">爸爸教过我使用木工的刨子、锯子;教我挑水、种菜;带我绑葡萄架,说明铁丝的绑法。我成家后工资低,舍不得钱给孩子买新衣服,可又希望女孩子穿的漂亮,所以我女儿的很多衣服甚至鞋、帽都是我亲手做的。当然这也得益于爸爸的鼓励和帮助。</p><p class="ql-block">三年困难时期,家里粮食不够吃,正赶上家里几个大小伙子饭量大。爸爸想了很多办法解决:爸爸把桌子的抽屉腾出来养一种叫“小球藻”的东西给我们吃。还有,不知从哪儿整来的甜菜蒸成窝头……,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用什么方法也赶不走的那个“饿”字。</p><p class="ql-block">父亲喜欢戏曲,我还记得和他一起玩儿着演过京剧《空城计》。记得司马懿的马鞭是小提琴的弓子。他还和妈妈一起唱延安时期的老歌,唱妈妈的家乡戏。</p><p class="ql-block">他会把小筐挂在门框上,带哥哥姐姐打篮球。也会把两张书桌拼在一起,全家人一起排队打乒乓球。爸爸在延安时,就参加过排球队,据说水平不低。只是他的儿子们更喜欢踢足球。当然哥哥们也少不了和他一起聊足球。</p><p class="ql-block">爸爸给我们家所有的人教过数理化,包括妈妈。据说当年妈妈去延安,是准备还要回西安继续上学的。为此舅舅就请自己的好朋友—我的爸爸,帮妈妈补课。补的结果是,妈妈留在了延安,没再去求学,是在爸爸的教学中结了学业,成了我的妈妈!</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里的大孩子因为住校,周末才能回家吃住。我在家,有时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都要留到周末大家回来一起吃。可奇怪的是,终于等到周末了。我要去吃的时候,很少在家的爸爸就会悄悄拉着我说:“你在家吃了一个礼拜了,让他们多吃点”。我真的太冤枉了。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p><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我成了今天的我。</p> <p class="ql-block">文革开始时我还不到14岁。家里其他人除了革命的,就是被革命的。家里的保姆被赶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复课后上学之余还得抽出时间玩儿。真是忙呀!尽管如此,还是懂得尽可能学着给父母改善伙食。</span>爸爸曾经兴致勃勃地讲猪肺如何好吃,他说一般人家做不了。然后就说了制作的流程。我咽着口水感叹他懂的多的同时,也觉得确实不好做,因为我家的锅太小。</p><p class="ql-block">爸爸因为是“走资派”,被造反派关了起来。一直见不到爸爸,想想他被批斗的样子,想想他连缓缓歇歇的机会都没有,我难过极了。我太想他了。有一天造反派突然通知家人可以去探望爸爸。妈妈和哥哥们商量,怕我见到爸爸会哭,在造反派面前丢人,不敢让我去看望,可是大家也都知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爸爸一定非常希望见他的小女儿,所以左右为难</span>。最后在我的一再争取并且保证不哭,不让敌人看笑话的前提下,大人们同意带我去探监了。知道可以带一点吃的给爸爸。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我从来没吃过的东西—猪肺。我都不知道在哪儿能买到那个东西。几经周折我把装的满满一饭盒吃的(里面装了好多猪肺),交到了看守的手上。后来听别人说爸爸不舍得吃,坏了不少。多年以后我问起来,他说确实舍不得吃,但是都让他吃光了。我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他刚拿到饭盒时舍不得吃,放坏了又舍不得扔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对了忘说了,那次我没哭,二哥哭了。大哥表扬了我,批评了二哥。</p> <p class="ql-block">1987年我报名参加中央讲师团。妈妈因为我的孩子才7岁,不同意。爸爸却非常支持,还给妈妈做工作说:“当年咱们孩子小,不也是你母亲帮助咱们管孩子,才没影响工作吗!孩子小,咱们帮帮她不就行了嘛”!</p><p class="ql-block">在河南省西平县支教期间。意外的是,爸爸单位向我的工作单位为我请假,说爸爸生病了。爸爸得肺癌的消息,于我而言,这就是晴天霹雳。我连滚带爬回了北京,见到爸爸时,他表现的很平静,我知道他看得出来我刚哭过。我们聊聊病,聊聊我的教学工作。我决定陪在他身边,不回河南了。可他说:“陪可以,陪两天就回河南去,学生等着你回去上课呢”。因为我的课都是周末在教师进修学校给初中老师讲,所以我只要周末回去就可以了。于是我就每周五从北京的医院直接上火车去西平,周日下了火车直接返回医院。虽然有些辛苦,但我知道爸爸很高兴,我能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陪在他身边。直到他离开。</p><p class="ql-block">在医院那有限的日子里,我们谈天说地,聊了很多很多。在我眼里,爸爸是个知识很渊博的人。他和妈妈都非常喜欢读书。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读了一些书。遗憾的是我记忆力不好,读多少忘多少。</p> <p class="ql-block">爸爸小时候家境比较富裕。文革中为了说我父亲的出身不好,造反派形容我资本家的爷爷如何有钱,说我爷爷去世是整个天津最大的一场出殡。爸爸曾就读于北洋大学堂,学习成绩非常好。后来为了追求理想,放弃了个人优厚舒适的条件,离开了那个造反派口中富裕的家,去延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多少年不论艰难险阻,不论是来自敌人的明枪暗箭,还是自己人的诋毁迫害,都没能动摇他。这条路他一走就是一辈子。1970年10月,他给我写了一封长达8页的信。这封信也像我证明了,他在自己选择的路上死不改悔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9年我自驾去延安,在西北局的展室中拍到的我出生以前,爸爸妈妈和他们的朋友在延安的照片。这张照片小时候我在家里也见到过。</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他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的留影。两个富二代和孩子的写真。第二张照片里,妈妈因为裤子和鞋子太破旧,拿了一个被子遮挡。可她们苦中作乐的心情却是遮挡不住的。他们是真正有理想,有信仰的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爸爸爱妈妈,是那种事无巨细的爱。听爸爸的同事说,爸爸出差经常会比着女同事的身量给妈妈买衣服。还会请身边的人帮着给妈妈选择袜子的花色。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在时,好像这些东西妈妈都没自己买过。</p><p class="ql-block">记得文革前,我家经济条件看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月月紧紧巴巴。我的小哥哥是个有病的人,花费比常人大。家里的亲戚来来往往,常年不断,有常驻的,也有短住的。条件差些的,特别是农村来的,走时除了带东西,多少还要带钱。爸爸对妈妈娘家的人是好上加个更字。爸爸也想存点钱,几乎每月带着我去银行两次,如果月初是去存钱,那下一次就是去把上次存的钱取出来。文革中工资改成生活费了。存款也被冻结了。当造反派看到爸爸交出的存折上没什么钱时,大发雷霆,说爸爸不老实。爸爸的好朋友,在私底下都夸爸爸有远见,因为他们知道爸爸爱吃,认为我们家没存下钱是因为钱都花在吃上了。其实这也确实是原因之一。那时爸妈的忙,是总也见不到的忙。但是过一阵,只要抽出时间,他就会带我们全家一起看电影、逛公园然后顺便下个小馆子。我估计爸带妈吃独食也少不了。</p><p class="ql-block">爸爸是很懂得浪漫的人。文革前他们保存了很多相互间的通信,我见过1946年的。文革刚开始时,被衣服包裹着藏在箱子里,后来因为抄家盛行,还是被他们付之一炬了。我记得看过爸爸写的开头,温馨且浪漫。记得有一年爸爸从国外回来,没见到妈妈就又要出差。于是他就写信给妈妈,还在一张吃东西的照片后面,给妈妈留言,大意是:知道我为什么又胖了吗?请看背面!</p><p class="ql-block">我结婚后有一次回家。正赶上妈妈回西安去看外婆。爸爸的饭桌上只有两碟小菜。我问阿姨,又吃的这么简单?阿姨说:“王同志说周同志不在,就吃简单点吧”!只要周同志回西安,爱吃的王同志就是这样的。他不是抠门,他是真的把能带走的钱都让我妈带走了。一辈子都习惯变自然了。我想保姆一定盼着周同志快快回来!</p><p class="ql-block">爸爸和妈妈都会抽烟,只要爸爸出国都会买洋烟回来。爸爸真心觉得那就是最好的东西。他会省下每一支留给妈妈,自己抽普通的香烟。今天看不一定是好事,但是他对我妈的心就是这样的。当然妈妈也不是自私的人,她会拿去和她的朋友、同事们共享。</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谈恋爱,当然要告诉爸爸,他不喜欢对方,但他不说反对的话。后来我们分手了。多年后,我问他为什么不说反对的话。他的回答是:“在谈恋爱这样的问题上,有时越反对越促成”。后来这也成了我在处理孩子婚恋问题时的方法之一。让我能感到几分欣慰的是,父亲在世时看到的我的婚姻是:夫妻恩爱,家庭幸福。没有看到常人眼中所说的不幸。</p> <p class="ql-block">过去脾气很好的爸爸,文革后好像变了一个人。比以前爱发脾气了。过去无论对谁都会给人留几分面子的他,会做出很奇怪的举动。父亲被解放回京,一次,有个过去的造反派来家里看他,他简单说了几句话,也不说让人走,就进了里屋,关上门不出来了。那人等了很久,最后只好悄悄走了。这也算是他给人留面子的一种方式吧。</p><p class="ql-block">1977年大学毕业后不久,听说我有可能要去洛阳出差,爸爸高兴的说有个老领导被下放在洛阳,让我务必代他和妈妈去看望一下。老两口准备了很多东西让我带,但我最终因工作计划有变没能成行。</p><p class="ql-block">爸爸每年过年必去走访的有两家人,一个是我的婆家,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那时他很胖,即使要爬四层楼,他也一定要去,这个我知道为什么。还有一个是曾经在玻璃总长当过厂长的人。我问爸爸为什么一定要去看他?爸爸说:“他不得意呀”!这就是他的简单的处世哲学。在这一点上,他始终没有丝毫改变。</p> <p class="ql-block">爸爸最后住院的日子里,他一直都是那么精神矍铄,处理事情决断干练。我除了按他的要求努力工作,就是陪伴照顾好他。爸爸不愿哥哥们请假,我在医院的日子,妈妈也就可以休息休息。</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爸爸的一个老朋友,也是我们一个大院的老邻居来看他。聊到高兴时,那人随口说了一句:“你这闺女真孝顺”!爸爸的回答让我始料未及,他说:“文化大革命,要不是有这孩子,我能不能活到今天都不好说”!</p><p class="ql-block">我深知做儿女的为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但不知道自己曾经有过这么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我跟着他走进放着安眠药的储藏间时看着他眼睛的瞬间?是他被批斗后回家桌上简单而温热的饭菜?还是那盒猪肺?我不得而知,也不想打听。因为我得到的褒奖太过厚重。关于下辈子,我从来不去邀请,因为我不想尴尬。可在那一刻,我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有来生他一定还愿意做我的老爸。</p> <p class="ql-block">周围很多看着我长大的人都知道,我爸特别爱我。可是让我坐下来静静的想,却举不出什么实际的例子。因为那种爱是渗透于生活的分分秒秒,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点点滴滴。想描述清楚,语言匮乏的我实在是力不从心。只想说是父亲让我感觉到我是幸运的。疼爱、宠爱不是溺爱。是他和妈妈的爱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面对他离开我的这三十五年,如何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人生的跌宕起伏、世态炎凉、生老病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你—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