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草长莺飞时节,在一次闲读中看到一则消息:在京城里散落着四座扇形亭。不禁为此心里一动。</p> <p class="ql-block">先简单说一下亭吧!亭是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是一种形式最多样,造型最富变化,分布最为广泛,风格最为灵活的古建筑类型。是中国古代最典型且最具文化内涵的一种建筑。</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种风景的点缀,亭既实用,又艺术,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大地上独具魅力的风景。湖南长沙湘江西岸岳麓山下的爱晚亭、江西九江长江大桥东侧的琵琶亭、安徽琅玡山麓的醉翁亭、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下的兰亭,均立于中国名亭之列。</p> <p class="ql-block">“亭”象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路途小榭人所休息暂停之是亭之范式。</p> <p class="ql-block">亭,最初建筑在交通要道的路旁,作为行人驻足休息、躲避风雨的处所</p> <p class="ql-block">称为路亭、凉亭、驿站的驿亭、邮亭、客亭。归心亭~~现代公交车站</p> <p class="ql-block">魏晋以后,亭在遮风避雨的功能基础上,又添加了远眺观景、冶园点景的审美功能,多建筑于风景秀丽的山水园林中。</p> <p class="ql-block">古籍中对于“亭”字的解释恰恰揭示出了亭子在功能上的这种变化</p> <p class="ql-block">汉末刘熙在《释名·释宫室》中称:“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p> <p class="ql-block">到了清末民初,姚承祖在《营造法原》中则认为:“亭,为停息凭眺之所。”</p> <p class="ql-block">随着逐渐发展,亭更多的被运用到园林中,成为园林重要的建筑景观与观景建筑。</p> <p class="ql-block">亭在园林景观中与周边的景色相配合,共同构成了整体景观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缺一则失去或破坏了景观美</p> <p class="ql-block">试想,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如果没有廓如亭(中国建筑面积最大的亭)相伴,将会显得空寂孤立与失重,它的美也会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园中之亭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看与被看。诚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p> <p class="ql-block">像陶然亭公园里双檐四面亭吹台,远处的人欣赏它美妙的水中倒影</p> <p class="ql-block">而站在吹台内的人</p> <p class="ql-block">却可通过圆月门看到四周不同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自陶然亭公园的湖心亭向外看到对面的风雨同舟亭</p> <p class="ql-block">自颐和园西堤镜桥亭内看万寿山</p> <p class="ql-block">自颐和园西堤练桥亭内看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还有因一座亭而形成的园林景观。比如江苏苏州沧浪亭公园内之沧浪亭。此为陶然亭公园内仿建的沧浪亭。</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名亭之一的建于1695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康熙34年</span>)的清代名亭陶然亭,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依着</span>唐代诗人白居易一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为亭题额曰“陶然”。在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p> <p class="ql-block">亭上黑色匾额是齐白石老先生留下的字,下面楹联:“烟藏古寺无人道,踏倚深堂有月来”,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p> <p class="ql-block">亭内金色“陶然”二字的匾额是建亭人江藻书写,下面“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是禁烟名将林则徐留下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陶然亭亭上有苏式彩绘,足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粱上绘有《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刘海戏金蟾》。</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文人墨客雅集立诗之处,亭上有三大匾,其一也是建亭人江藻亲笔提写,取齐白石《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p> <p class="ql-block">也有当代英雄豪杰各领风骚的辉煌印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来陶然亭进行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更有新中国成立后,经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将陶然亭的四周建设的林木葱茏,花草繁茂,亭台掩映的景色宜人之地,并依着亭名成立陶然亭公园!</p> <p class="ql-block">今天,陶然亭公园已成为融古代建筑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化名园。</p> <p class="ql-block">因此,亭在园林中代表的不仅是一个景观和一个观景建筑</p> <p class="ql-block">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对精神的探究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亭是一种极富特色建筑形式,其式样丰富,造型多变,种类很多。</p> <p class="ql-block">除了作为景观亭之外,还有碑亭,即对石碑起保护作用的亭子。恒山悬空寺下的碑亭</p> <p class="ql-block">这是绍兴会稽山下的大禹陵碑亭</p> <p class="ql-block">中国三大古水利工程之一——广西兴安县灵渠渠首处“湘漓分派”碑亭</p> <p class="ql-block">桥亭:建在桥面上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既能防止日晒雨淋,还能坐凳凭栏看风景,在游玩之余作片刻的小憩</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中的荇桥亭</p> <p class="ql-block">云南楚雄彝族小镇的风雨桥亭</p> <p class="ql-block">井亭:遮蔽水井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浙江绍兴沈园内的六朝井亭</p> <p class="ql-block">江苏无锡市锡惠公园内天下第二泉泉亭</p> <p class="ql-block">辽宁义县奉国寺内辽王井上的井亭</p> <p class="ql-block">山西太原晋祠内难老泉井亭</p> <p class="ql-block">从建材上来说,有草亭:如滦河源头处简陋的草亭</p> <p class="ql-block">而云南普者黑桃花岛上的草亭,则呈现一种古朴的宁静美,它悠然、超脱、物我相忘,挟带着荡气回肠的侠骨柔情。</p> <p class="ql-block">石亭:由石头建造的亭子。浙江义乌大畈村中石制的会师亭</p> <p class="ql-block">绍兴会稽山下的石亭</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石材的特征渐为突出,构造方法上相对简化,出檐较短,形成质朴,淳厚,粗旷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北京碧云寺中的碑亭,内有乾隆御笔记述重修碧云寺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从形状来说,常见的有角亭、方亭、圆亭、双环亭等</p> <p class="ql-block">三角亭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最大特点是只有三根支柱、三个挑檐,因此显得格外轻巧玲珑、明快简洁。三角攒尖顶亭在我国并不常见,这是陶然亭公园内仿浙江绍兴兰亭镇鹅池亭所建的三角亭</p> <p class="ql-block">圆亭的造型简单而精巧,看似普通,却往往能令人心动爱怜</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故居里的瑰宝亭</p> <p class="ql-block">平面为方形的亭子,分正方和长方两种,正方亭较为常见</p> <p class="ql-block">顶式一般用方形攒尖顶。故宫御花园里的玉翠亭</p> <p class="ql-block">云南和顺小镇上的长方形洗衣亭</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内全国体量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p> <p class="ql-block">除了攒尖顶之外还有很多方亭使用歇山顶,硬山顶或十字顶等形式。如陶然亭</p> <p class="ql-block">也有如江苏无锡蠡园的月老亭</p> <p class="ql-block">双亭:两亭相连而成一亭的形式,也叫做鸳鸯亭。如绍兴沈园内的这座双亭</p> <p class="ql-block">在建造上比一般的亭子更为复杂,因此它的实例不是很多。这是天坛公园中的方胜亭——两座方亭交错连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有国内唯一的双环亭</p> <p class="ql-block">明代园艺大师计成在其所撰的《园冶》中,曾对亭子的造型做过全面总结:“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p> <p class="ql-block">但在古代亭式建筑中,造型上独树一帜的扇形亭却并不多见。由此,当得知在北京就有四座时,自然惊喜和激动,迫切的想见到它们!趁着明媚的春光,出发吧!</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出行便前往天坛公园。这是公园内重檐六角的百花亭</p> <p class="ql-block">很快就找到了扇形亭,它立在一座假山上,环绕四周很容易拍到它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据传,这扇形亭与周边的双环亭和方胜亭一起,均是当年的乾隆皇帝做为送给生母的生日礼物建造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南海内。</span></p> <p class="ql-block">1975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做出指示,这些建筑应该迁出中南海,让更多的人民看到它。</p> <p class="ql-block">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这三座亭子一起原样移到天坛公园,并于1976年落成供人们欣赏。</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些精美无比的古代建筑,要感谢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北海公园,这是园内有名的五龙亭</p> <p class="ql-block">比紫禁城的历史还要悠久的北海公园,处处是美丽的风景和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呈扇形亭的延南熏是北海公园漪澜堂建筑群中最主要的亭式建筑。"南薰"的意思是"和煦之风",典出《南风》诗,相传为虞舜所作。《孔子家语·辩乐篇》记载:"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乾隆皇帝为这座扇形亭赐名并御笔题写了"延南薰"三个字,意在要"延续和煦之风、谋福于天下黎民"。象征贤君明主,像和煦的南风一样,恩泽万民、万物。乾隆皇帝还题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为"五明招得薰风奏",下联为"七宝修成壁月清"</p> <p class="ql-block">哪里想到兴冲冲来到漪澜堂建筑群前时,却发现前方的道路被拦上了,询问工作人员,才知正在对漪澜堂建筑群进行维修,所属建筑均不开放,心里“忽悠”一下,急忙问:“什么时候开放呢?”“大约三个月左右吧!”心想:那就利用这个时间去找另外两个去。</p> <p class="ql-block">心里虽这么想着,却转身上山了。在山顶白塔处,无心居高临下欣赏四周美景,便依着延南熏的大致方向循阶而下,小心翼翼的迂回着,终于在一道高墙外看到了延南熏的背影,并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扇骨”和“扇钉”,很开心,努力从所在角度拍下所见部分,然后心满意足地在心里对它说:“三个月后见”。</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是宋庆龄故居</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扇形亭很好找,只是周围拍摄位置不理想,十分努力的寻找,总算有两张可以表现其形状的照片。有文说它的形状最像扇子</p> <p class="ql-block">关于它的由来典故无从知晓,但它的名字却很好听——“萐亭”。(“萐”sha. 去声,音大厦的厦)</p> <p class="ql-block">“萐”:百度有如下解释:(1)〔~莆〕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叶大可做扇。(2)扇的别名。《论衡·是应》曰:人夏月操~,须手摇之,然后生风。康熙字典曰:《唐韵》山洽切《集韵》色辄切《韵会》山辄切,音歃。萐蒲,瑞草。王者孝德至,则萐蒲生於厨。《白虎通》阜出萐莆。萐莆,树名,其叶大於门扇,不摇自扇,於飮食淸凉,助供养也</p> <p class="ql-block">此扇形亭之名概由此出。长知识了。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刻来到这里,环顾着处处绽放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吮吸着浸润全身的花的謦香,真格是陶醉又陶醉,流连又流连,难舍又难离……</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是颐和园,此为颐和园名亭~~知春亭</p> <p class="ql-block">扇形亭的名字叫“扬仁风”。“扬仁风”语出《晋书·袁宏传》中“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相传晋朝时候,皇帝昏庸透顶,满朝文武也只知吃喝玩乐。百姓们叫苦连天,丰收年景都吃不饱肚子,一遇荒年便逃荒要饭,子散妻离。这时候出了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人,叫谢安,他后来当了东晋的大官,就是他指挥他的侄子谢玄率领车队在淝水把前秦的皇帝苻坚打得大败,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佳话。谢安有个朋友叫袁宏,被选当了官。袁宏临上任时去向谢安辞行,谢安在宴席上拿出一把大折扇送给他,同时做了一个搧风的姿势,意味深长地说:“愿君上任之后要施仁政,扬‘仁义’之风。”袁宏很敬佩谢安,记住了他的话,后来,他果然为百姓做了些好事。而谢安赠扇“扬仁风”的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找到扬仁风并不复杂,但之后的经历却颇为“悲喜交加”。当来到扬仁风所在时,竟发现院落是铁将军把门,环顾四周,除了专心游玩的游客,稍远处还有一位正在清扫落英的师傅,走过去咨询,得到的回答是:那门从来不让游客进去!为什么呀?答,这里不对外开放。“啊……”那颗原本因找到扬仁风而高兴的心瞬间哇凉哇凉的!心里五味杂陈地翻江倒海~~小小的心愿难不成要“泡汤”了吗?(一个还要等三个月,这一个压根就看不到,哎呦喂!)</p> <p class="ql-block">隔着院墙还能看到扬仁风的一部分,近在咫尺却无法靠近,煎熬啊……也许看着我在门口走来走去不愿离开的样子,那位师傅慢慢走来对我说,这里边没什么可看的。我说就想看那个房子,他说,没办法,你进不去。此刻,从最初的沮丧中慢慢平和下来的我问师傅,那您知道这个门有打开的时候吗?他说,有啊!园里的工作人员去里边放东西或者找东西的时候,我问,他们什么时候来,师傅说,这可说不准,没有规律。我问,您能找到他们吗?师傅连连摇头说我不行,我说我在这儿能等到他们来吗?师傅说谁知道人家来不来呢?我心里也明白,干等着一点谱都没有,可就这样返回,实实在在不甘心哪!</p> <p class="ql-block">眼看着时间荏苒,师傅说,走吧,这样等没有意义!几近绝望的我说,就想等到下班前,看看工作人员能不能来。话音刚落,身后有一个声音:等工作人员干嘛?转回身一看,两个高高大大的年轻人正朝这边走来,赶紧问道,那你们是工作人员吗?是,有什么事吗?😀😀幸福就这样来了么?我开心的要蒙了!听到我的来意后,年轻人坚定的说不行,我们有规定,不许游客进去,两分钟行吗?不行!几次被拒后直到我说,那麻烦你带着我的手机进去帮着拍两张行吗?面对执着的“老人家”,年轻人终于打开铁将军,默许我站在月亮门拍下了扬仁风全貌。</p> <p class="ql-block">扬仁风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重修。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依山而建,</span>自成院落,前辟月洞门,门内有方池,池北隙地草坪,缘地有假山,园中北部顶端石阶上的殿宇呈凹面状,好象一幅扇面,俗称“扇面殿”。</p> <p class="ql-block">殿前地上有八条青石,算作扇骨,两样合起来,就是一把展开的折扇。(这张照片是借用的)</p> <p class="ql-block">前有一处“一”字状的假山石,伸出一条小径,直插种成一圈的冬青,成个“中”字,小径终端又是一处假山石,傍临一个小水塘,再加上砌成“几”字的围墙,凑出一个繁体的“風”字,表现了赠折扇、扬仁风的故事内容。扬仁风构思精巧,布局紧凑,蕴含了弘扬仁义道德的教义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三个月了</p> <p class="ql-block">从“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含笑柳如烟”到“绿树浓荫夏日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楼台倒影入池塘”。</span></p> <p class="ql-block">这期间,还经历了两波抗击来势凶猛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p> <p class="ql-block">然而,当时隔两个多月再次来到北海公园,却被告知因屡次遇到疫情影响施工,这个持续两年多的修缮工程仍无法预知竣工时间,好吧,顺其自然,总能等到看见真颜的那一天的!不过,结合已经拍到的部分再对比网上的照片,感觉除扇钉有所不同外,主体建筑部分与颐和园的扬仁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此,我的寻觅京城扇形亭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亭,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明珠,它无比璀璨的镶嵌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王冠之上,是人与自然结合的最高成就之一!</p> <p class="ql-block">看古代建筑,长古学知识!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Ps:篇中除一两张照片外余均为笔者在祖国各地亲自拍摄。谢谢各位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