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  不平凡的历程                                                —记张新民同志

冰凌

<p class="ql-block">  作者/张晓明</p><p class="ql-block"> 轩辕吾皇,救民洪荒,振德修兵,弥繁弥昌。据传,张姓始祖最早为黄帝身边张弓射箭的大将少昊,而据礼泉县烽火镇小应村的老人讲,村子里主要的大户为张姓及尚姓两家。张姓人家过去是山西“大槐树”底下人,由山西迁徙到烽火镇张家河村,以后由张家河挪至小应村,而山西“大槐树”具体在什么地方,现在村上健在老人还没有人能说清楚。大概是明朝初年,连年战乱,陕西、河南人口缺少,土地肥沃却无人耕种,山西土地贫瘠而人口众多,所以,朝廷决定山西每家抽一个男丁移民到外省,先后移民十八次之多,离家时,生离死别,哭声震天,所看到的就是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所以有:“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话说小应村张姓先人一后代娶了草立马村张马氏为妻,生子张茂龄、张茂林。张茂龄娶阡东镇接骨村人张张氏为妻,生子张荣清、张荣杰。张荣清长得身材魁梧,器宇轩昂,为人豪侠仗义,敢说敢当,他为张姓大儿,人称“张笃”。时值民国初期,世事沧桑,时局动荡。作为长子,一家族几十口人维持生计的重担,要他一力承担。他与几个弟兄一起,上南山,走北山,为生计奔波。十九岁那年,他娶了附近郭村的女子张近娃为妻。1930年8月18日在村东南头一间草屋里,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了,大人给起了个名字叫“新德”大意为新得到的贵子,有“清新、徳成”之意,官名叫“新民”。</p> <p class="ql-block">  小应村南临古城咸阳,北靠九嵕山脉,一条泔河紧邻其后,向北,有巍峨高耸的唐王陵及星罗棋布的数百座陪葬陵墓。村子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地理位置显赫,它离周围主要村镇“烟霞”、“赵镇”、“西张堡”、“薄太后镇”都在二十余里路,这些环境条件,决定了小应村为方圆百里的重要村镇,周围村子都以它为中心,小应村人口众多,人员商贾往来频繁,交往不断,文化多元,加之文化底蕴深厚,更使它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周围村子的孩子都到“小村”上学,位于村中央的学校,古朴典雅,学校里的建筑古色古香,有大殿、戏台等许多固有设施,学校的花园更为一景,每到春暖花开时节,花枝招展,姹紫嫣红,为学子求学的神圣殿堂,学校老师都是村子及周边有影响的名人、大儒,知识渊博,学问高深,他们给这穷乡僻壤沉闷的环境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灵气,仿佛是一股清新溪流在这古老的沉重盘石下涌动,时刻将要喷薄而出。而小应村又是人多地薄,贫穷落后,值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平民百姓更是度日艰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新民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长的。他耳染目睹了封建统治下处于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接触到的新知识新思想使他幼小的心灵有所萌动与憧憬,他也为家庭的老大,而父母又添了兄弟姐妹四个孩子。沉重的生活重担义不容辞的落到了他的肩上,他要帮助父母干活,维持生计,还要照顾弟妹。然而,他没有被生活困难所压倒,他顽强坚韧,吃苦耐劳,自强不息,辛勤劳作。而他更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村子学校有许多知识渊博的老师,如燕孝先,张昌龄,苟效贤,季万信等,年少的他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由于家庭贫穷,买不起书,没钱交学费,他就千方百计借村子里有书人家的书读,从四书五经,论语,春秋,三字经到各种戏文、小说、演义都是他涉猎的范围,许多书籍他都如饥似渴的阅读,有时还要背诵,誊抄。他的记忆力特好,有的文章读一两遍就能背诵,读过的书籍主要有:《列国演义》、《三国志》、《封神演义》、《列国志》、《水浒传》、《古文观止》等,戏文剧本如:《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苏秦激友》、《五典坡》等。由于他博文强记,上完初小时已学完了两年高小的课程,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到北边五凤山,九嵕山打柴,上北山、上顶天寺,下方山、下椒沟斫蓑草,每次天麻亮即起身,常常要爬几十里山路,晚上夜幕降临时,才披星戴月赶着山路背柴回家。在村子里又给人打短工、做零工、拉长工,才换得拉别人的牛给自家种地。村子里要盖戏楼,他自愿要求自己供水,小应村井深是远近闻名的,人常说“路又远,井又深,把住辘轳骂媒人”,就是讲井之深,十八丈之井水,一桶一桶绞上井,又要一担担担到工地是何等之累啊!。就这样,盖戏楼之水全是他承担了,以此来赚几个零钱补贴家用,尽管条件如此之苦,他还是挣扎着挺了过来,在极度困难下成长,在极度贫困下学习,使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历经风雨的不屈不挠的有知识重情义的有志青年。</p> <p class="ql-block">  “一声春雷震天响”,1949年6月,礼泉解放了,作为新中国革命的最前沿陕西,自然而然先于共和国成立之前而解放,随着新时期的伊始,一股清新之风,尽扫了笼罩在这古朴村镇上空的阴霾,这也在这“倜傥少年”心里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张新民也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他们的身心经过了炼狱般的洗礼,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革命的洪流中。这才是他们为之拼搏、为之奋斗的战场。礼泉解放的炮声传到了这渭北小村,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闻讯后的第二天,张新民就与同村青年才俊姜维真一起到礼泉县城报考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出榜之后,他的名字赫然在列,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一道考题是:“美国的马歇尔调停内战是什么目的?”,他回答是:美国调停内战是“虚情假意”,其真实目的是“假调停,真内战”。这道题,对于一个久居乡野的青年来说何等艰涩难答,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对时局的敏感性判断,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是难以回答正确的,而他却答得准确圆满,连教官都难以置信,作文题是“当前形势下知识青年应走的道路”,他在文章中精确的做了分析论述,深得教官的好评,教官都用不同寻常的眼光注视着这个衣着朴素,精神焕发的热血青年。那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但后来由于解放军与马匪(人称马回回),在关中进行拉锯战,经常撤退与进攻,一度,解放军撤退至泾河以东,参军上学之事被搁置,他也暂时返回老家带领乡亲和马匪周旋,马匪若来时,他和乡亲们一道坚壁清野,躲藏于老家窨子中,后来解放军在泾河以东一举击溃马匪,他也返回礼泉寻找队伍,说服家人,毅然决然地投奔到革命队伍中。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是他革命生涯的开始。一开始,他在礼泉县仓小、礼泉县东关进行培训学习,组长是张明礼。通过学习培训使他思想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与升华,开始懂得了自己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人而活着的道理,他知道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为全体人民谋利益是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标和任务,今生必须为此而奋斗努力,在所不惜。1949年8月经自己申请与组织审查批准,张新民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19岁。</p> <p class="ql-block">  当时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投奔解放区后,经过培训学习,分配革命工作。解放军在彬县设有青年干部培训班,在那里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军事知识,也进行党的政策法规学习,进行对敌斗争,群众工作,军事技术训练,经过严格培训,使他从一位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政治上可靠、素质过硬、思想觉悟高、军事技术熟练的合格的革命干部。1949年4月经过半年培训后他被分配至礼泉县公安局工作,当时正值解放初期,地方政权不稳固,加上国民党残兵败将,土匪豪强势力不减,他们时刻蠢蠢欲动,经常搞渗透破坏活动,亡我之心不死,这些不稳定因素时刻威胁着我新生的红色政权,治安保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工作量大,危险性高。他们经常破案、抓匪特,对敌斗争形势有时十分残酷,这就要求干部有极高的素养与敏锐的政治眼光。张新民同志就符合这些条件,他工作出色,作风过硬、能力强、个人素质好,工作觉悟高、成绩突出,工作一年多就被提拔为侦查股副股长,后任预审股股长,1956年任秘书股股长,在工作期间屡次破获大案要案,抓获许多敌特破坏分子,被评为咸阳地区公安系统“五好干部”。</p> <p class="ql-block">  1951年,他与县妇联青年妇女干部曹剑华恋爱结婚。曹剑华出身于礼泉县药王洞南扶村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曹佑武,为中共早期地下党员,曾和礼泉地下党风云人物秋步月一起工作、战斗过。任礼泉县第一任县团委书记。以后,由于斗争残酷,革命处于低潮,部分党员转移并撤退,他随后投奔东北军队抗日,后调防西安,一度任国民革命军西安军需处主任,而他一直从事党的密秘工作,经常组织进步青年赴延安投奔革命。他知识渊博,教子极严,所以子女大都思想进步,勤奋好学,解放后,几个子女都投身革命。曹剑华其父予起名有“仗剑三尺,卫我中华”之意。她1949年参加革命后亦赴彬县干训班培训,后被分配到县妇联工作,她思想解放,工作积极肯干,成绩突出。这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相识、相知,终于接成了伉俪。后来,他们有了四个儿女。1963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及国家经济困难,为响应国家号召,减轻国家负担,她携子女回到小应村生活,居住在一处狭小的院落里,全家只有一间旧瓦房栖身。其后,他们又添了三个孩子,当时条件是十分艰苦,加之,由条件较优越的县城到陌生的乡下,由一个妇女干部突然变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己到农村又不熟悉农活与家务,“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在思想上、地位上的巨大落差,是她所难以承受的。但是,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为了儿女,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前途,义无反顾。同样,沉重的生活负担亦落在了张新民肩上,他是单位的骨干,又是家庭的顶梁柱,一家九、十口人的生计要他安排,当时,在生产队没有劳动力,分口粮时,只能围着麦堆转,“看惯了人的眉高眼低”。平时,家里孩子也要和其他社员一起干繁重的农活,以至于现在村子里的人提起往事,都会唏嘘再三。而孩子们也在逆境中锻炼与成长,他们乖巧、听话、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体贴,尊敬父母,经常一起下地劳动,在家一起看书学习。常常晚上一起熬夜劳动时,也是一个人读小说、讲故事,其他人边劳动边津津有味的听着,他们在劳动中历练,在劳动中陶醉,在劳动中成长。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却是那样的快乐于,那样的难以忘怀!张新民与妻子经常教育孩子,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经常谆谆教导孩子,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他经常教诲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还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等。由于家庭的熏陶教育,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他们经常阅读典籍及其它各种文学著作,上学时,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作文更是出类拔萃,以至于老师将其作文油印后分发给学生当范文阅读,在当时社会上充斥着读书无用论的氛围下,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良好的素质和教育,是他们家庭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家庭,几个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与聪明才智,最后,他的几个子女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是单位的骨干。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和他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p> <p class="ql-block">  于以后地区行政划分,乾县,礼泉,永寿三县合一,他任乾县公安局秘书股股长,由于工作出色,1966年2月调至咸阳地区公安处工作,在咸阳公安处工作时经常到各县区进行工作调查,进行土改,镇反工作,成绩斐然。</p><p class="ql-block"> 1966年文革开始,公、检、法机关受到冲击,公安处的侦破工作都受到影响,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他经常被造反派拉到人民广场批斗,受到不应有的责难与迫害,后来他又被调到军管会专案组工作,半年后才回到公安处。</p><p class="ql-block">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政治风云的变幻,风霜雪雨的考验,个人的荣辱不算什么,即使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思想信念没有动摇,希望之火没有熄灭,他坚信我们党、我们国家是能够除去阴霾、拨开云雾,是能够回归沧桑大道的。所以,他没有被击垮,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为祖国辛勤工作着。,1968年他调到礼泉,自此开始在乡村的蹲点,再教育,宣传,整党等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70年2月整肃工作停止后,由于他工作的能力及个人素质高,经礼泉县县委向上级请示,他被调到礼泉,派他到礼泉县史德公社,任党委副书记。从此开始了他在广大农村基层工作的历程。从最初的公安工作到现在的基层群众工作,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最根本点在于是否能以极大的热忱对待群众,设身处地的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人民群众,也就是要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要旨,而张新民同志是从最基层走出来的领导干部,他勤奋、朴实、耐劳,最能体会农民的艰辛与疾苦,他对待群众像对待亲人一样体贴关怀,全然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人民利益为重,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经常自己家里缺衣少食,自家地里庄稼地薄苗稀,而他却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分昼夜工作,安排生产、学习文件,众口皆碑。他是礼泉县公认的几个“虎干部”之一。1977年他调任礼泉县西张堡公社党委副书记,1980年2月任礼泉县药王洞公社党委书记。1983年由于连续工作三天,过度劳累,不幸突然罹患脑血管病,终于病倒在工作岗位上。1985年,他的组织关系转回县委,1986年离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为党、为人民的利益,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离休后,他一直乐观向上,豁达开朗,不断学习,藐视疾病,关心政治,心系国忧。</p><p class="ql-block"> 真是:少年艰辛历坎坷,上下求索志更笃,追求真理匡正义,舍身忘我补裂缺。惩恶扬善执利剑,忠心为党志弥坚,乐观仁爱勤奉献,高风亮节堪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