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怀

水墨禅心

<p class="ql-block">  汗水铸就品牌。是的,二十九年的家乡教育生涯,是我青春的付出,是我对教育的孜孜追求。如今看着家乡的教育步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内心不禁呈现出了喜悦。</p><p class="ql-block"> 1989年8月,一个由临洮师范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在老领导的信任下便踏上了新寨中学教育的三尺讲台,就是那一支粉笔,就是那一副磨的没有棱角的三角板,就是那几本只有十六开大小代数和几何教科书,成就了我一个数学老师的梦想。从几间破旧的烂平房教室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雨天泥泞的校园小道到现在的宽阔的硬化路面……经历了一个时代,经历了新寨中学人的艰辛和付出。在新寨中学工作的二十四年里,是老校长祁明德的句句忠言激励着我,是热爱教育的仲世有校长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使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只能是潜心育人,刻苦执教。二十四年,是艰辛,是付出,是成功,是欣慰。如今,看着自己的学子大学毕业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增砖添瓦的时候,内心觉得是那么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  老校长祁明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当老师就要当班主任呢!”。真的,自从进入新寨中学我就连续当了十二年的班主任。在当班主任期间,是爱感化着我的每一个学生,是责任呵护着我的每一个学生。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新寨中学带过了几届学生,也记不清谁是哪届学生,但我只知道“他”就是我当班主任教过的学生。每当逢年过节,学生们从外地发来问候的短信时,我才意识到了老校长话语的真理所在。记得有一年暑假,那时由于家里也种地,放暑假后我就匆匆回老家收拾庄稼,但为了我班的几个“差生”李俊文等能赶上学业,我就把我住室的钥匙交给了他们,让他们住在我房间,吃在我房间,利用暑假好好完成我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我隔三差五抽时间晚上给他们辅导。此事让老校长发现后,赞不绝口,语重心长地说“这样教学生哪有教不好的啊!”说真的,这几个学生初中毕业后,都成了社会的栋梁。还记得有一次,也是一个暑假 ,为了使我班的一个尖子学生卯怀胜能更拔尖,更优秀,放暑假后,我便将他带到了我的家里,吃在我家,住在我家。白天我去田地里劳作,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给他耐心地辅导,那时他是初二,经过一个暑假的辅导,他已经将初三的数理化全部学习完了。所以开学后,当老师给学生们上新课时,他已经可以给其他同学当“小老师”了。将卯怀胜带到我家暑假辅导的事传开后,在新寨方圆几十里我便成了“名人”。如今卯怀胜大学毕业后,就业于石河子一家大公司,2017年我有幸去乌鲁木齐,他得知消息后,从石河子赶过来,请我吃饭,带我旅游,我走的时候,便把新疆的土特产给我装的鼓鼓囊囊,送我上了火车……。</p><p class="ql-block"> 说真的,在新寨中学的那二十四年,是成功,是锤炼,是快乐,是成长。多少个优秀班主任,多少个优秀教师,县委县政府金色的荣誉证书……就是我新寨中学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2013年秋季,我告别了心爱的新寨中学,去了黎家湾学区当校长,从此新寨中学便成了我梦中的回忆。学区校长,一个特殊的职位,一个管辖着五个乡村小学,总共不到三十个教师的校长。但为了工作,我总是奔波在廖家寨、田家岔、康家山和泉湾之间。忙于检查教育教学,忙于进教室听课,忙于学校的安全,忙于学校的整体发展……。黎家湾学区工作期间,是有名的大殿梁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每到晚饭过后,闲暇无聊之余,我总会一个人散步在大殿梁上,听着收音机,哼着小曲,踏无名之小路,赏荒山之美景,心情愉悦,煞似享受。黎家湾学区就在黎家湾小学院内,一个小二楼上的二楼几间小房子便就是学区办公的地方,就在十多平米的那间“学区校长”办公室里,我经历了好多好多,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召开校长会议、研究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是时间让我熬过了短暂的两年,是热心让我得到了回报,是三十多个老师的敬业撑起来三百多名孩子的未来。2014年全县毕业班统考中,黎家湾学区奇迹般的闯入了前三名,黎家湾小学也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先进集体。在渭源北部偏远的黎家湾,在师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六年级全县统考能进入前三名,可以说是破了天荒,老师们都信心百倍,热火朝天的耕耘着,都为了孩子的明天,都为了自己神圣的职业。</p> <p class="ql-block">  2015年秋季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离开了奋战两年的黎家湾学区,来到了新寨学区当校长。</p><p class="ql-block"> 是责任让我融入了新寨学区的团队,是爱心让我走进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田,是担当让我奔波在新寨辖区的各条泥泞小道。在新寨学区工作期间,是牛学平、赵志军、纪永峰等同志的敬业和爱岗时时激励着我,时时鞭策着我。在新寨小学院内前排的平房里,直到深夜还亮着几盏灯,那是牛学平在做工资核算,那是纪永峰在做岗位设置,那是赵志军在做教研教改细则……,一切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两天,一学期,两学期……,我们这个小小的学区团队经历了很多,历练了不少。为了使学区内各个小学能步入教学常规的正规化,我们会时时穿梭在闫家沟和剪子岔的颠簸山路上,行走在马鹿岔、大坪、中寨、联盟的一条线上,有时候给东坡小学开专题会,有时候给姚集小学和柳林小学出主意、想办法……。进教室听课,查阅资料,开专题会,做个别老师的工作便成了我们经常的事。到晚上回来的时候,西来顺面馆的一碗牛肉面或是优素福羊肉馆子里的一碗羊肉酸面片便就是我们一顿丰盛的晚餐……,忘不了赵志军的捷达车上卯家湾陡坡的隆隆声,忘不了纪永峰的雪佛兰爬闫家沟山梁的轰鸣声。这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团队的力量,都滋生于我们对家乡教育的热情,都享受于我们集体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为了新寨小学、大坪小学、幼儿园、柳林小学的项目我们奔波在渭源、陇西和定西之间;为了营养餐安全我们跑遍了各个学校食堂和储存间;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无数次找老师谈过话;为了能使均衡化顺利通过验收,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回想起在新寨学区工作的三年,是充实、是满足、是收获。</p><p class="ql-block"> 2018年秋季,我被调入龙亭中学工作,从此结束了我二十九年的家乡教育生涯。二十九年,家乡的教育经历了一个时代,经历了一个变迁,是党的好政策,给予了家乡教育的发展,从新寨走出去的梓梓学子如今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着他们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二十九年,家乡的教育从扫盲,普九,标准化一直到均衡化,一路走来高歌猛进,现在已经步入了规范化、优质化和现代化的快车道。祝愿新寨的教育飞黄腾达,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202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