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我的故乡是太原丨大唐诗社

大唐诗社

<p class="ql-block">作者:东湖</p> <p class="ql-block">  三晋自古出美女,中国四大美女有其二:忻州貂蝉和芮城杨玉环;三晋自古出才女:西汉女诗人班婕妤,东晋卫夫人(书圣王羲之的老师)……而美貌和才华集于一身的,便是一代女皇武则天。</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究竟有多美?史书中记载:“广额方颐”。意为额头开阔,下巴丰满,是标准的大唐美人。武则天14岁进宫,唐太宗赐封“武媚娘”。一个“媚”字告诉我们:武氏顾盼生辉,满目春风,风华绝代。她轻轻拋个媚眼,一下子就俘获了太子李治的心。在脂粉堆里长大的晋王,比武小四岁,一见媚娘,竟夜不能寐,相思成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尽管武则天贬谪牡丹,然,唯牡丹天香国色,可与一代女皇媲美。如今,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圣之卢舍那佛,就是根据武则天真容雕凿的。那是大唐咸亨二年,武则天四十八岁。如今,一千年二百多年过后,雍容华贵之气,母仪天下之威,四海升平之象,如在眼前,摄人心魄。</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究竟多有才?《全唐诗》现存武则天诗作四十八首。《如意娘》写尽相思之苦,《腊日宣诏幸上苑》写尽女皇霸道之威。“初唐四杰"皆为少年神童,皆出武朝。然,个个身世飘零,痛骂武氏。武氏见四杰诗文,痛下决心,开科取士,以诗取士。此制一创,大唐三百年江山,几乎将天下英才一网打尽。昔,武氏初入宫,太宗问如何治服烈马?诸妃无语。只有少年武氏挺身而出,答曰:只需三器。鞭子、锤子、刀子。以鞭抽身,以锤击首,以刀刺颈,烈马可降。太宗听了,震撼不已;武氏治理天下,内服藩镇、外服夷狄。雄才大略,井井有条。高宗放权,武氏垂帘,时称“二圣”。晚年,武氏易唐为周,登基为帝。重用狄仁杰等贤臣良相,国家中兴,四海咸服。武氏虽为女流,千古功业,不输唐宗宋祖,亦千古一帝也。</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究竟是哪里人?目前,主要有三说。郭沫若先生主“广元说”。广元,唐代为利州,武则天少年时代生活在这里。广元现存皇泽寺,寺内供奉武则天神像。部分学者主“长安说”,武则天出生在长安,并由长安登基,易国号为“大周”。《旧唐书》中载:名吏崔神庆赴任并州长史,武则天亲自约谈,帝曰:“并州,朕之枌榆……” 枌榆,即为汉皇刘邦故里。武则天借古喻今:并州,是我桑梓之地。由此可见:武则天,一直认为自己是河东太原人。</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的父亲,名为武士彟,是大唐十七位晋阳“元谋功臣”之一。所谓“元谋功臣”,晋阳从龙,开国功臣,除坐拥荣华富贵之外,还可享受免死一次的特殊待遇。武士彟早年,是富甲一方的木材商人。变卖家财,资助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举义。大唐建立后,曾任工部尚书及扬州、豫州、利州、荆州都督等封疆大吏。武士彟第一位妻子是山西人相里氏,生武元庆、武元爽二子。相里氏英年早逝。唐高祖李渊从隋朝皇氏中,挑选宰相杨达之女杨氏,赐婚武士彟。杨氏生三女,长女曰武顺,次女便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武则天。</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与故乡太原有着特殊的文化情缘。</p><p class="ql-block"> 公元635年。身为封疆大吏的荆州都督武士彟,闻知太上皇李渊病故,悲痛至极,连日咳血,不久追随先皇而去,年仅五十九岁。这一年,武则天只有十二岁。她随着送葬的队伍,第一次回到故乡太原,安葬自己的父亲。太宗李世民对老友故去,十分悲痛,停朝数日,哀悼武氏。并亲自吩咐并州总管李勣(即传说中的徐茂公)亲自操办武士彟后事,一切费用官府支出。据武周宰相李峤撰《攀龙台碑》记载:“唐高祖崩,帝奉讳号恸,因以成疾,呕血而崩。遗令归葬文水,因山为坟,穿足容棺。太宗闻帝崩状,悼久之日,可谓忠孝之士。乃命史官书之。追赠礼部尚书,配食太上皇庙。官造灵车,送达故乡。仍命本州大都督英公监造丧事。缘丧所须,并令官给。遣郎中一人,驰驿吊祭……”聪明过人的少女武则天,第一次回故乡,是来办丧事的,是来送葬的。父亲武士彟遗言:要归葬文水故里。少年好友唐太宗痛彻心扉,几乎是以国葬的方式,送别这位开国元勋。灵牌配享太庙,文水因山造坟,英国公并州大都督李勣全权操办,太宗亲派特使祭奠……哀荣备至,并州一片哭声。文山汾水,连日阴雨不断,迎接为国尽忠的儿子归来,也第一次敞开胸怀,迎来了豆蔻未开的三晋女儿武则天。</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人情味的皇帝。两年过后,太宗念及武士彟为官清廉,几无积蓄,儿女众多,难以为继。于是下令,将武氏二子赐官入吏,衣食无忧。长女已婚配,次女武则天纳入后宫,封为才人,官居五品,赐名“媚娘”。这一年武则天十四岁。</p><p class="ql-block"> 太宗本是慈悲心,谁知雏凤变娇龙。</p><p class="ql-block"> 大唐宫闱惊天变,一代女皇耀世雄。</p><p class="ql-block"> 太宗一生,东征西讨,文治武功,兄弟相残,内心酌痛。最终选定忠厚至孝的李治作为自己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高宗李治,长于妇人之手,行若妇人之仪,师自妇人之教,学从妇人之德。若论忠孝,当数第一。若论才干,远远逊色于见多识广、久经离变的武则天。</p><p class="ql-block"> 媚娘少年丧父,受兄欺凌,进宫冷落,诗书绝世,风情万种。她一把就抓住了自己的贵人李治,而且俘获了他一生。最终让李治六宫粉黛三千人中,专宠自己一人。这是何等的美貌和才智,方能如此!</p><p class="ql-block"> 身处后宫的武则天,从才人变成了昭仪,从昭仪变成贵妃,从贵妃变成皇后,从皇后变成了皇帝。这个三晋奇女子的凤凰涅槃,得益于太原举义成就的大唐盛世,得益于晋王李治的痴迷和专宠,更得益于她出色的美貌和惊人的才智……而这种种的一切,背后是太原的风水和文脉成就了她。</p><p class="ql-block"> 公元660年,即大唐高宗显庆五年,这一年武则天37岁。她第二次回到了故乡太原。据《武则天年表》记载:正月,高宗、武后及太子在洛阳过春节。二十三日离洛赴并州。二月初十至并州。十五日会见随从官员、诸亲及并州官署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请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宴妇人于内殿。初八,高宗讲武于并州城西,引群臣阅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离并返东都……</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回故乡的武则天,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青涩未开的少女。如今已是母仪天下的皇后,颇有衣锦还乡的味道,在故乡太原呆了两个月。期间,武后与高宗大宴并州官员亲属,举行阅兵仪式。据地方志记载:武后专门给高达百丈的蒙山大佛披袈裟,赴童子寺作法事添灯油,拜谒晋祠祭祀唐叔虞,登天龙山石窟,开凿新佛。武后还特地回了趟文水,祭奠过世二十五年的父亲,在昊陵前痛哭不已,声震天地。特别需要补充的是:此次省亲的前一年,她终于除掉了最大的政敌长孙无忌。省亲之后,高宗回东都,旧疾发作,朝夕眩晕,几乎不能理政,一切大权彻底落入了武则天手中。</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对故乡太原最大的贡献,首先是提升了太原的政治地位。北齐时代,太原为北朝霸府。大唐之后,设并州总管府,与长安、洛阳、扬州、益州等并列为区域中心城市。武氏执政后,太原升格为北都(后称北京),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并列为大唐三都,并将其故里文水县更名为武兴县。太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叫北京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其次,委派最杰出的名吏能宦治理太原。这个人叫崔神庆。出自清河崔氏,父兄皆为能吏。崔神庆赴任前,武则天专门找他谈话。据《旧唐书》记载:帝曰“并州,朕之枌榆。又有军马,比日简择,无如卿者。前后长史,皆从尚书为之,以其委重,所以授卿也。”意为:太原是我的故乡,盛产军马。历代守吏,大都由朝中尚书兼任。因你才高学深。故,多方比较之下,选你任并州长史。崔神庆果然不负女皇重望。到任之后,重新营造晋阳。内三城(宫城、仓城、大明城),外三城(太原县、晋阳县、龙山县)。六城鼎立,中间水上中城相连。城高连云,胜过神都。繁华富庶,不下江南。今日之太原,虽城建有功,远不及大唐北都。正因为崔神庆苦心营造晋阳,水深城高,难以攻破。几十年后,爆发安史之乱。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坚守太原,仅以一万人对抗叛军数十万人。拥城自固,屡败强敌,最终扭转乾坤,平定叛乱。平定安史之乱,虽为郭、李之功,实赖崔氏造城也。</p><p class="ql-block"> 再者,一代女皇以无字碑,立乾陵,任凭后人评说。却延请名僧、名人、名匠刻数万言《华严经》,武则天亲自为之作序,归于故乡太原风洞神庙。其碑,感恩佛祖厚德、汾晋厚泽、天地厚遇。《华严经》为佛法诸经之首,言宇宙之浩渺,人生之无常,修心之密法,成佛之天径,来世之繁华。武则天一生创立十八字,包括其名“曌”等,皆入风洞华严经。</p><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岁如江水,东流到海不复回。</p><p class="ql-block"> 富贵繁华一梦空,北望晋阳故土堆。</p><p class="ql-block"> 在一代女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曾经进过感业寺的女尼,将一生的悲喜、功业、感悟、希冀、追念、无奈、苍凉等等,都镌刻进了佛经之中,保存在故乡太原,传之后世,启之后人。如今,武则天石刻华严经,封藏于太原晋祠奉圣禅寺内,为武氏之遗愿,为书法之奇珍,为大唐之重宝,为天下之玉鼎。</p><p class="ql-block"> 太原,岀了太原公子李世民,已是千古奇迹。又出了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万古奇观。</p><p class="ql-block"> 风水也,气蕴也,龙脉也,文运也。</p><p class="ql-block"> 东湖居士曾诗赞太原女儿武则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晋阳从龙武士彟,散尽家财资李渊。</p><p class="ql-block"> 门下奇女主宫庭,卢舍那佛开新颜。</p><p class="ql-block"> 两次省亲敬名贤,一袭袈裟披蒙山。</p><p class="ql-block"> 千秋功业几人及?故乡小庙祭则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壬寅仲夏 东湖居士写于大唐诗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