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哙禅让事件

笨鸟慢飞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消灭商纣王之后,将召公姬奭封在北燕,这是燕国建国之始。</p><p class="ql-block"> 燕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但它自建国之后,一直偏安一隅,极少与其它国家争霸,存在感不高。</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20年,燕王哙继位,这位国君在位短短几年,却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即历史上著名的“燕王哙禅让事件”。</p><p class="ql-block"> 纵观周朝近八百年的历史,各个诸侯国出现了很多权臣,但是没有一位君主主动让位给权臣,燕王哙是独一份。</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看看这出闹剧是怎么发生、发展和结束的。</p><p class="ql-block"> 燕王哙是燕国的第三十八任国君,他刚继位时,雄心勃勃,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好在青史上留名。</p><p class="ql-block"> 燕王哙任用子之为燕国的相国,子之位尊权重,专断国事。</p><p class="ql-block"> 燕相子之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子之说: “不想当国君的丞相不是好丞相”,在他的策划之下,燕王哙后来乖乖地把燕国的王位禅让给了他,实在是奇迹中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出场的是苏代,苏代与子之是姻亲关系。</p><p class="ql-block"> 苏代从齐国来,燕王问他齐王怎么样,苏代说:“一定不能称霸。”燕王问为什么,苏代说:“不能信用大臣。”</p><p class="ql-block"> 于是一心想争霸的燕王对国相子之大加信用。至此,燕相子之朝着目标迈出了一大步,子之为此送给苏代黄金百镒。</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出场的是鹿毛寿。</p><p class="ql-block"> 鹿毛寿对燕王哙说:“您不如把国家让给国相子之,人们说尧贤德,是因为他能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尧因此有禅让天下的名声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如今您把国家禅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您就与尧有一样的德行了。”</p><p class="ql-block"> 喜爱名声的燕王哙于是把国家交付给子之,子之的权位更重了,但还没有完全达到目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人出场了。</p><p class="ql-block"> 这个人对燕王哙说:“大王您说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官员都是太子的人,就是名义上托国给子之而实际上是太子在主事。”</p><p class="ql-block"> 燕王哙于是将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回交给子之,从此,“子之南面而行王事”,燕王哙反而成了臣子,国事全听凭子之处理。到此,这场哄骗燕王哙的惊天大骗局彻底成功了。 </p><p class="ql-block"> 因此,禅让事件的始末,归根结底是糊涂的燕王哙被精明的国相子之给忽悠瘸了,子之伙同苏代、鹿毛寿等人,利用燕王哙急于争霸图强和喜欢好名声的心理,把燕王哙哄得团团转,一步步稀里糊涂地让出了王位。</p><p class="ql-block"> 这次禅让最终把燕国带入了长达数年的内乱之中。</p><p class="ql-block"> 因为,燕王哙的儿子太子平不乐意了,作为王位的第一合法继承人,太子平自然不愿意把“燕王”这个位置拱手让给子之,于是联合将军市被发动内乱,燕国大乱,“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p><p class="ql-block"> 一直对燕国虎视眈眈的齐国看到燕国内乱,非常高兴,立即派兵攻打燕国,燕王哙、子之、太子平等先后都被杀,齐国大获全胜,燕国几乎亡国。战后,燕国只剩下满目疮痍,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为燕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燕昭王,此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读《史记》,有一个感悟:认知比努力、比技能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巴菲特说:人这一生,思维认知要比无脑努力更重要,我们要努力提升的是思维认知。</p><p class="ql-block"> 燕王哙在思维认知上存在重大误区,他荒唐地效仿古代帝王尧的禅让之举,结果导致燕国差点亡国,自己和子孙也惨死于战乱,燕王哙的禅让事件也因此成了天下大笑话。</p><p class="ql-block"> 燕王哙告诉我们:认知错了,越努力越失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