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9f7vrpz?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对着十二年前的照片,我在南昌十字街上来回穿越(上)</a></p> <p class="ql-block">(续上篇)</p><p class="ql-block">从绳金塔开始由北往南沿十字街返回。从拍摄于2010年的照片可以看到,那时十字街北段马路两边有不少建筑,有围在围墙里等待拆除的,也有没有拆除标识的。路面为青砖铺就,路灯也挺好看,街面宽度不超过5米,当时我以为十字街北段只要把围墙里待拆除的建筑拆了,就基本完成改造了,因为这段较之更早时期的十字街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直至前几天走到这儿,因为变化太大,完全不知身处何处,我再次庆幸自己留下了十二年前十字街那些可以回忆的老照片。</p> ▲画面右边围墙里是等待拆除的建筑,围墙外街面为青砖铺就,路灯也挺好看,2010年拍摄。 ▲这是我前几天在十字街北段拍摄的,觉得与上图左边很像是同一个地方,2022年拍摄。 ▲十字街北段某处楼座党员公示栏,2010年拍摄。 ▲围墙里等待拆除的建筑,2010年拍摄。 ▲围墙里等待拆除的建筑,2010年拍摄。 ▲围墙里等待拆除的建筑,2010年拍摄。 ▲围墙里等待拆除的建筑,2010年拍摄。 ▲围墙里等待拆除的建筑,2010年拍摄。 围墙里的建筑终于拆除了,十二年后十字街北段变形成怎样了呢?好吧,开始展播2022年6月拍到的十字街北段。 ▲可以看见远处是绳金塔牌楼,2022年拍摄。 <p class="ql-block">12年前围墙里的区域变身成了美食区域和购物区域。这样的布局似曾显示,在一些老城改造中经常可以见到。</p> ▲美食区域,2022年拍摄。 这里有很多江西地方小吃。品尝了德兴特色市级非遗“乌佬果”,是用葛根粉制作的食品,挺好吃。 ▲各店铺面都不太大,2022年拍摄。 ▲江西地方小吃铺,2022年拍摄。 ▲南昌十字街的老舍茶馆,2022年拍摄。 ▲购物区域,2022年拍摄。 ▲购物区域,2022年拍摄。 ▲十字街美食&购物区域的南入口,2022年拍摄。 ▲站在前进支路往东北看向十字街美食&购物区域,2022年拍摄。 ▲十字街美食&购物区域的咖啡店,2022年拍摄。 会堂侧路以北是十字街美食&购物区,会堂侧路以南是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原地重建的老宅,也有异地搬迁的名人宅邸。 ▲站在会堂侧路北边拍摄,2022年拍摄。 ▲老南昌有城墙,城墙有七门,2022年拍摄。 自推翻清朝,民国始建后,南昌城内人口激增,交通压力大,城墙因此逐渐被拆除。自1927 年1月开始拆南昌城墙,至1928年底基本拆完,这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老城墙最终全部被拆,同时修成环城马路。由当时市长伍毓瑞主持。 ▲根据1588年新修南昌府志所复原的南昌城图,图片来自网络。 绳金塔位于南昌城南门(进贤门)外。 ▲豫章十景-明.王直:绳金塔、灌婴城、梅真观、葛仙坛、苏公圃、陈陶宅、澹台墓、浴仙池、投书浦、写韵轩。2022年拍摄。 豫章堂,始建于顺治初年,又名“豫章读书楼”、“章贡读书楼”,藏书八万余卷,为陈弘绪晚年居所。原位于章江门外,今迁建重修于此。陈弘绪(1597-1665),字士业,号石庄,南昌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著有《石庄集》《江城名迹记》等。 ▲豫章堂大门,2022年拍摄。 ▲现在里面是“豫章茶馆”,2022年拍摄。 ▲喝茶价格,2022年拍摄。 ▲豫章堂(豫章茶馆),2022年拍摄。 进贤堂,始建于顺治中期,为黎元宽晚年居所。原位于惠民门外蓼洲,今迁建重修于此。黎元宽(1608-1687),字博庵,南昌人。明末清初学者。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著有《进贤堂稿》,为记述南昌清初名胜最详实的著作。 ▲进贤堂,2022年拍摄。 金波楼,逸民熊与和始建于南宋末年,今原址重建。熊与和,字天乐,南昌人。其“性介淡,无妻,不食肉,独喜饮酒。洪州酒之佳者曰金波,用以名楼,志其所嗜也。通经史百家之书,布衣草履,木屐遨游诸名山,挟琴就松风弹之,竟日忘返。” ▲金波楼,2022年拍摄。 ▲金波楼内随手拍,竹编工艺品,2022年拍摄。 天宝阁,始建于唐中期,今原址重建。楼名取自《滕王阁序》佳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大和三年(829)至七年(833)在洪州任江西团练巡官的著名诗人杜牧故居。杜牧在此写下传世名作《张好好诗贴》,其诗有“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之句。 ▲天宝阁,2022年拍摄。 ▲天宝阁内景,2022年拍摄。 ▲十字街历史文化区域随手拍,2022年拍摄。 ▲随手拍,2022年拍摄。 ▲十字街与会堂侧路交汇处随手拍,2022年拍摄。 ▲地铁3号线4号线绳金塔站,2022年拍摄。 ▲沧浪亭(汉服馆),2022年拍摄。 ▲随手拍,阳光下那一扇门像是薄薄的一层,很奇特,2022年拍摄。 ▲随手拍,2022年拍摄。 洪崖山房,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为胡俨晚年居所,今原址重修。胡俨(1360-1443),字若思,南昌人。官至国子监祭酒,《永乐大典》总裁官。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其《题洪崖山房图》诗有:“忆着洪崖三十年,梦中林壑思悠然”之句。 ▲洪崖山房,2022年拍摄。 ▲洪崖山房,2022年拍摄。 物华楼,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洪州知州程师孟建,原位于洗马池,历代迭经兴废,今迁建重修于此。楼名取自《滕王阁序》佳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安石题诗云:“千里名城楚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宋)杨杰题诗云:“年年南浦草,相伴绿波回”。 ▲物华楼,2022年拍摄。 ▲物华楼内景,2022年拍摄。 ▲物华楼内景,2022年拍摄。 ▲荆嘉山房、友教轩、落霞斋,2022年拍摄。 荆嘉山房,始建于乾隆中期,为赣州太仆寺少卿戴第元别业,今原址重修。戴衢亨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状元及第,与其叔戴均元皆为军机大臣。戴氏一门四进士、四翰林、叔侄两宰相,合称“西江四戴”。南昌状元桥即因戴衢亨而得名。 ▲荆嘉山房,2022年拍摄。 友教轩,创建于南宋初年,原名澹台祠书院,后更名为友教书院,取意于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澹台灭明南来友教于豫章。万历年间巡抚王佐移于棉花街,今局部迁建重修于此。(清)王昶《友教书院规条》云:“友教堂本与四大书院(豫章、鹅湖、白鹿洞、白鹭洲书院)并列”。 ▲友教轩,2022年拍摄。 落霞斋,始建清晚期,今原址重建。1910年至1912年,张恨水就读于十字街南昌甲种农业学校时曾居住于此。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中国章回小说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著有《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百余部作品。 ▲落霞斋,2022年拍摄。 ▲落霞斋,现在这里是“上得养生茶业”,2022年拍摄。 ▲落霞斋与其他几幢建筑不一样,似乎用旧砖原地重建,2022年拍摄。 ▲随手拍,2022年拍摄。 ▲随手拍,2022年拍摄。 ▲“南昌颖拓”(南昌市级非遗),20212年拍摄。 ▲由北往南看,远处是“豫章驿道”石牌楼,东面还在建设中。2022年拍摄。 ▲牌楼北面对联:犹闻驿道萧萧 鞭扬古韵轻骑远;最喜豫章灿灿 运振新机胜境开。2022年拍摄。 以上是2022年拍摄的十字街北段文化区域,下面再次穿越回到2010年的十字街南段。 ▲十字街与洪城路交汇的十字路口,2010年拍摄。 ▲锦都皇冠酒店前的路牌,2010年拍摄。 ▲2010年拍摄的路段(下图)就是此图所在区域,2022年拍摄。 穿越回到2010年的十字街南段继续南行。 ▲十字街南段从这里开始,2010年拍摄。 <p class="ql-block">▲曾经破破旧旧的,但生活气息很浓的十字街老街,2010年拍摄。</p> ▲沿老街一路向南,2010年拍摄。 ▲拆迁登记通知,2010年拍摄。 ▲2010年拍摄的老照片。这里曾经是南昌市精神病医院,在左边墙上可以看见“谷市街社区”的绿色招牌。现如今谷市街就是一条纯粹的路,从西往东,再从北往南,全长不超过700米的一条小路。 <p class="ql-block">▲谷市街西口,往东不到300米,路尽头右转弯,再走300米就是谷市街南口,与建设路交汇。2022年拍摄。</p> ▲谷市街南口,前方是建设路,2022年拍摄。 ▲谷市街南口,路牌后面是住宅区“王府春天”,2022年拍摄。 ▲十字街南段某处楼座党员公示栏,2010年拍摄。 ▲右边铁门里是观音阁,2010年拍摄。 ▲电线杆上挂着“算命”招牌,边上的那幢二层楼房就是拆了近十年也没拆掉的老房子。2010年拍摄。 ▲狗狗和鸭鸭们,2010年拍摄。 ▲晾在树上、电线上的衣物,2010年拍摄。 ▲站在街上聊天的街坊,2010年拍摄。 ▲骑着自行车叫卖“换热水瓶胆”的小贩,2010年拍摄。 ▲迎面又碰上一位“换热水瓶胆”的小贩,2010年拍摄。 ▲随手拍,2010年拍摄 ▲待拆的自建房,2010年拍摄。 ▲待拆的自建房,2010年拍摄。 ▲换液化气的服务点,2010年拍摄。 ▲十字街南口与建设路交汇处,注意看建设路上的那栋建筑,2010年拍摄。 下图是2022年我在“王府春天”住宅小区门口拍的建设路对面的建筑,与上图建设路上的那栋建筑是同一幢建筑。说明上图那片区域现在都是“王府春天”住宅小区地盘了。 ▲老房子,2022年拍摄。 “......14:30返回十字街南口拍摄门牌号002,历时约1小时,一路上拍了98张照片,以此记录即将消失的南昌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摘自我的笔记《2010年10月28日十字街掠影》。 ▲记得后面那栋楼房有家“玉兔饭庄”,在那里吃过好几次饭。2010年拍摄。 ▲拆迁中的十字街南段,2014年拍摄。 ▲拆迁中的十字街南段,2014年拍摄。 ▲拆迁中的十字街南段,2014年拍摄。 ▲拆迁中的十字街南段,2014年拍摄。 ▲拆迁中的十字街南段,2014年拍摄。 ▲建设中的十字街南段,“王府春天”和“郡南府”两片住宅区隔十字街东西相望,2017年拍摄。 ▲建设中的十字街南段,2017年拍摄。 2010年南昌最大棚户区十字街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这次棚户区改造后,我在有生之年也可以住上有卫生间的新房子了。”十字街上一位当年82岁老人的话里满是憧憬。12年过去了,如今她或许住在“王府春天”的高层建筑,或者住在其它住宅小区,不管住在哪儿,一定是住上了“有卫生间的新房子”。老街的改造,造福了很多住在棚户区的市民,使得他们的住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周边的商业街给了他们生活便利。 ▲十字街清洁屋,2022年拍摄。 ▲十字街与洪城路交汇处的“王府井购物中心”,2022年拍摄。 ▲洪城路上车水马龙,2022年拍摄。 ▲“正盛.商业中心”的正街,2022年拍摄。 ▲“王府井购物中心”内,2022年拍摄。 ▲“王府井购物中心”内,2022年拍摄。 ▲“王府井购物中心”内,2022年拍摄。 ▲“王府井购物中心”内,2022年拍摄。 ▲“王府井购物中心”内,2022年拍摄。 ▲“正盛.商业中心”空地上自娱自乐的市民,2022年拍摄。 ▲锦都皇冠酒店站在这里目睹了十字街十二年变形记,2022年拍摄。 ▲老街不在了,然生活依旧,且越来越好,2022年拍摄。 原本烟火气息很浓的旧十字街已灰飞烟灭,只留下至今还在建的观音阁和南关口、观音阁街、谷市街等地名,让人知道这里曾是千年老街的一段。 ▲新十字街展示这条老街的新风貌,2022年拍摄。 十二年改造后,走在十字街这条承载着南昌悠久历史文化的小街,能看到有南昌韵味的老建筑很少了,虽然在新十字街文化历史区域重建、迁建了一些名人故居,给我的感觉却是一幢幢相同建筑陈列而已。"不怎么宽的小巷子里,商贾云集贩夫走卒,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那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描绘的盛景”只能是历史的回忆了。对于最大棚户区的改造只能这样了,不得而知。<br> 十字街上老旧的民居、城内其他地方难觅的店铺(记得曾经骑着自行车驮着棉絮到十字街与洪城路交汇处不远的一家弹棉花的铺子弹棉絮)、配钥匙等手工业者、算命先生。还有不时吆喝的货郎担、手艺匠和偶尔飘来的南昌采茶小调,这一切已成过往。 十二年前走在十字街,经常会有不少老南昌人闲坐在一块聊家常。看见我拿着相机拍街道,有些好奇,但很友好。我看见女人在家门口洗衣服,细伢子在家门口做作业;因为房间逼仄,居民们将自己的衣服物品晒到屋外,有的甚至晒到了屋旁边的电线上。这种景象与古老而又粗放的习惯,记录在了老照片中。南昌十字街,还好,我留下了你十二年前的模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