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拙文最初于2015年6月在“蚂蜂窝”发表,原来的题目是《美丽的克里米亚 , 英雄的塞瓦斯托波尔!——《旅俄日记》节选》;现改编为“美篇”奉献于此。敬请各位朋友阅读指正。]</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2015年6月8日至21日,鄙叟随莫斯科金桥国际旅游公司组织的旅游团(北京101中校友亲友团)前往俄罗斯联邦,参观游览了莫斯科、圣彼得堡、“金环小镇”以及克里米亚等地。感觉“游趣”盎然,收获颇丰;了却了夙愿,增进了对俄罗斯国家与民族的了解与认识。毫无疑问,此行的最大“亮点”是迄今国人鲜至的克里米亚半岛。考虑到蚂蜂窝里有关克里米亚的游记不多,而对此感兴趣者恐不会少,特节选拙文《旅俄日记》中的克里米亚部分单独成篇,以飨没有时间或兴趣通读冗长拙文的朋友们。请笑纳。(写于2015年8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行日记】</p><p class="ql-block">6月12日(周五)</p><p class="ql-block">早3时许起。给妻及友人、旅俄朋友圈发手机随拍照片。</p><p class="ql-block">5时半乘车去莫斯科“爷爷”机场。6时许到。乘9时25分的飞机赴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p> <p class="ql-block">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个半岛,毗邻近东地区欧亚两洲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克里米亚半岛上存在两个行政区,一个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一个是塞瓦斯托波尔市,二者是平行的。克里米亚在苏维埃联邦时期及“独联体”时期隶属于乌克兰共和国,自2014年起在俄罗斯联邦的实际控制之下。因此,现在从俄罗斯去克里米亚十分方便,无需签证;从乌克兰去克里米亚,反而却不那么方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时许飞机安抵辛菲罗波尔。当地旅行社派出的导游安娜女士和旅游团领队李总(宗伦)的朋友、汉学家瓦连金先生(他有一半中国血统,中文名字姓刘,随父姓;母亲是克里米亚人)到机场来接。乘车去80公里外的塞瓦斯托波尔。路过大片绚丽无比的野罂粟花海,停车拍照。据导游讲,灿红的野罂粟花是战士的鲜血生成的。往年这个时候,野罂粟已经开过了;今年气温低,花开得晚,我们才得以看到这绚丽而凄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下午3时许到塞市。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乌克兰语、俄语:Севастопольar),著名军港城市,黑海门户、俄罗斯海军基地、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端,面积770平方公里,人口378600(2005年统计)。地处黑海北岸,北有铁路经辛菲罗波尔可直达莫斯科,南出黑海海峡可达地中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城市坐落在塞瓦斯托波尔湾和南湾沿岸阶梯状山坡上。</p><p class="ql-block">入住海边的“响沙湾”宾馆(原是一座内部疗养院)。在宾馆外廊午餐。西餐,主菜是海鱼,味美。 餐后安排住宿。因又增加一名团员(一位在莫斯科开餐馆的台湾人),鄙叟与老李(淼源)同屋。</p><p class="ql-block">4时许乘车去古希腊城市赫尔松涅斯遗址参观(其实它离我们住处很近,步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走到它的后门)。见到黑海,碧蓝无垠。</p> <p class="ql-block">赫尔松涅斯古城是境外游客喜爱的城市,除了风景好,主要还在于它有古可访。在欧洲游客眼中,古城的所有价值,在于它的历史和宗教。赫尔松涅斯古城,在俄罗斯实际控制克里米亚之前,曾是乌克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历史和考古专家评为“乌克兰七大奇观”之一。</p><p class="ql-block">赫尔松涅斯,是古希腊语“半岛”的意思,它原本是希腊殖民地,黑海之滨的赫拉克勒亚人于公元前6世纪建造了该城。百年之后,赫尔松涅斯人开始对外扩张,依靠征战,城市的面积得以数倍扩张。但是,公元2世纪时赫尔松涅斯人与西赛亚人的战争,又使得赫尔松涅斯城丢失了土地。赫尔松涅斯人求助于庞特国王米特利达特出兵相助,夺回了克里米亚东部的科尔琴半岛。但是整个赫尔松涅斯城,却被迫置于庞特王国的统治之下,直到凯撒大帝重新赐予赫尔松涅斯自由,将其命名为罗马帝国的自由之城——赫尔松涅斯。</p> <p class="ql-block">公元4世纪,基督教传到了赫尔松涅斯城。以后5个世纪,基督教一直是赫尔松涅斯的主导宗教,因而古希腊文化逐渐被消灭,赫尔松涅斯城也并入了拜占庭帝国的版图。9世纪时,赫尔松涅斯已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军事行政州。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在此地带领整个基辅罗斯受洗,正式皈依基督教。15世纪,赫尔松涅斯城由于连年战乱逐渐走向衰落,直至崩溃。19世纪,专家和学者开始对古城遗址进行挖掘和整理,并且将它逐步建成一座世界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为了纪念带领基辅罗斯皈依基督教的弗拉基米尔大公,人们在这里修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教堂。圣弗拉基米尔大教堂是克里米亚半岛最大教堂之一,是重要的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建筑和文化古迹。那里埋葬着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英雄——舰队参谋长、海军中将科尔尼洛夫(1806—1854),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后追认为海军上将)纳希莫夫(1802—1855),海军少将伊斯托明(1809 —1855)。战后他们三人的遗体与海军统帅、科学家、航海家、南极考察家拉扎列夫(1788—1851)一起安葬于此,故该教堂亦被称为“四海军将领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晚7时晚餐。7时半步行去赫尔索涅斯遗迹旁的海中游泳。——每天8时前、17时后可免费进入遗址保护区,那里成为人们绝佳的休闲去处。水不冷,就是浪大,海滩上石头多,硌脚。在此游泳的人很多,大多应是本地人。为安全起见,鄙叟“浅尝辄止”,游了不到10分钟即上岸观景。见到了鄙叟此生见过的最壮美的日落余晖。最美的时刻在落日与大海“亲吻”的一瞬间;之后太阳就很快沉入大海了。可惜因怕东西被盗,相机、手机都没带。其实看来不必有此顾虑,顶多注意点儿就行了。——后来再游泳时我就带上相机和手机了。今天恰逢俄罗斯 “独立日”(从前苏联独立出来),连上周末放假3天,来海边度假休闲的俄罗斯人不少,也有西方游客,但没有看见其他中国游客。据李总讲,我们是组团来克里米亚的第一团(起码是在2014年俄罗斯实际控制克里米亚之后)。</p> <p class="ql-block">(团友金申林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13日(周六)</p><p class="ql-block">早3时醒。补写日记。</p><p class="ql-block">4时半外出,步行去古迹保护区拍照。见一俄罗斯小伙子骑摩托车载一姑娘去海边观日出。有人在海边钓鱼,不禁想起俄罗斯经典童话《渔夫与金鱼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时40分回到宾馆。8时早饭。还是在外廊吃的,由服务员一道道上菜。——以后都是这样。</p><p class="ql-block">9时乘车出发参观,先去马拉霍夫岗。这里是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的一个重要战场。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奥斯曼帝国和撒丁王国结成同盟同沙皇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大陆打的一场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1855年9月8日,法军麦克马洪师攻陷马拉霍夫要塞。很快塞瓦斯托波尔就完全陷落了,因为联军炮火从这里可以覆盖整个城市。</p><p class="ql-block">法军在攻陷要塞后,将双方战死者合葬一处,并立碑纪念。碑上有这样一行文字(大意):战争让他们对立,死亡让他们团结。</p> <p class="ql-block">两个花圈呈现俄、法两国国旗颜色及不同的排列方式:右为俄罗斯的,左为法国的。</p> <p class="ql-block">俄国海军军事家、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英雄科尔尼洛夫将军纪念雕像。</p><p class="ql-block">科尔尼洛夫将军是在巡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工事时在马拉霍夫岗上被球形弹击中而牺牲的(1854年10月17日)。</p> <p class="ql-block">托尔斯泰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年轻的列夫·托尔斯泰作为沙俄军队中一名年轻的炮兵军官曾在此地(第四号棱堡)参与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充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根据这段经历,他写下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并为他日后写作《战争与和平》积累了素材。</p> <p class="ql-block">在马拉霍夫岗合影。远景是城市和海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12时,按预约时间进入全景“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854—1855”博物馆参观。该馆最为著名的是描绘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的环行全景图。圣彼得堡艺术科学院画家、教授富兰茲·鲁博在巨幅画布(长115米,高14米)上栩栩如生地展现了1855年6月6日75000俄军打退在数量和装备上占优势的173000英法联军的场面。</p> 据说,上图左上角单独站立指挥者即为科尔尼洛夫将军。 升红旗,标示战斗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图左下可见送水劳军的村姑,据说历史上确有其人。<br> 走出令人心情沉重的展厅,立马看到灿烂的阳光和当地人灿烂的笑容,对比强烈。 <p class="ql-block">步行去乌沙科夫广场附近的一家高档餐厅(“岛屿”餐厅)午餐。海军上将费多尔·费多罗维奇·乌沙科夫(1744—1817),俄罗斯帝国海军第一个世界意义上的名将、意大利医院骑士团团长、东正教2000年宣布的俄罗斯海军保护神。餐厅环境优雅、菜肴精美、服务周到。李总告知,这样的一餐在莫斯科大概要人均100美元。——这真是意想不到的超规格接待。鄙叟顿觉受宠若惊。当然,这里的物价水平比莫斯科要低一些。下午2时半走出餐厅,我们在这里消磨了一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乘车去炮兵湾。先去塞瓦斯托波尔海洋水族博物馆参观。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族馆之一,此前是乌克兰唯一的海洋水族馆。</p><p class="ql-block">在炮兵湾沿岸溜达、拍照。炮兵湾位于市中心,名字的来源是海湾沿岸的炮弹仓库。景色优美,是休闲发呆的好地方;可惜我们没这个“闲工夫”,只能羡慕地拍摄“老外”们在这里发呆。</p> 海湾中耸立着著名的“沉船纪念碑”。 <p class="ql-block">鄙叟也假装发上一分钟的呆,哈哈!(团友李淼源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拍得高兴,相机没电了。而备用电池落在停在远处的旅游车上了。导游安娜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打电话叫司机把电池送过来,并带着鄙叟迎上去。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心中充满感激之情,再次赞道:安娜真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导游!为何说“再次”?因为从见到安娜第一面起,安娜就给我们留下非常敬业的印象:她与瓦连金一路上不停地做着非常专业的解说,详实而生动,不厌其烦,不辞辛苦。[这个印象一直保持到最后分手的时刻,而且越来越深刻。]</p> 安娜(导游)与瓦连金(翻译)——珠联璧合,堪称绝配! 下午4时半,步行去伯爵码头乘船游览塞瓦斯托波尔湾。路经纳希莫夫广场,广场正中耸立着纳希莫夫纪念铜像。帕维尔· 斯捷潘诺维奇· 纳希莫夫(1802—1855),俄国杰出的海军统帅,生于斯摩棱斯克省维亚济马县戈罗多克镇(今斯摩棱斯克州安德烈耶夫区纳希莫夫斯科耶镇),1818年毕业于海军武备学校。曾在波罗的海 舰队服务。1822—1825年在“巡洋”号巡航舰上任值更官,参加了环球航行。1827年参加了纳瓦里诺海战,后来又参与了俄土战争。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华,大败土耳其 海军。 1855年7月10日,纳希莫夫在巡视前方工事时在马拉霍夫岗受伤阵亡。 <div><br></div>乘船游览。看到了停泊在港的黑海舰队的舰艇、漂浮在海面上的修船厂以及其他各类船舶;也或远或近地看到扼守港湾入口的要塞(炮垒)。船上有人讲解,瓦连金为我们翻译。全程约半小时,5时半上岸。 码头。 蘑菇云。 漂浮在海面上的修船厂。<br> 沉船纪念碑。为纪念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为阻挡英法土联军进入塞瓦斯托波尔港凿沉的15艘舰船而建(1905年),塞瓦斯托波尔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扼守港湾的要塞(炮垒)之一。 <p class="ql-block">步行回到炮兵湾。途中偶遇一伙儿引吭高歌、自娱自乐的当地老年人,我们遂加入进去,与他们共唱我们少时就学唱的苏联老歌。</p> <p class="ql-block">晚6时许,在位于炮兵湾的另一家高档餐厅(“塞瓦斯托波尔”餐厅)晚餐。在餐厅廊下就餐可观赏海湾美景。</p> <p class="ql-block">餐厅墙上的一幅油画作品,生动再现了古老的塞瓦斯托波尔湾(有船的正中大湾)以及南湾(右下斜)和炮兵湾(左下斜)的俯视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8时回到宾馆,即去赫尔索涅斯遗迹拍日落。在遗址附近的树林里,许多家庭在烧烤野餐,其乐融融。有更多的人去海滨游泳。</p> 见鄙叟“斗胆”抓拍美女(两位身穿“比基尼”的女士刚从海滨浴场回到他们的露营地),小伙子冲我做了个鬼脸。——“有惊无险”。 <p class="ql-block">晚归。</p> 壮丽无比的落日余晖。 <p class="ql-block">一直拍到太阳沉入大海(晚8时40分)方归。洗洗睡下(大约晚10时)。怕过度兴奋难入以睡,吃半片安眠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14日(周日)</p><p class="ql-block">早1时许醒。手机有故障。摆弄无果。4时半,去遗址拍照。6时许,已有人来此游泳。鄙叟也结束拍照,下海畅游。今日风平浪静,鄙叟游出去100多米,游了约半小时。有人在水中与爱犬嬉戏。遗址空地上生长着大片的野麦子,后来听瓦连金翻译讲,这也许是古代人种植的麦子一代代遗传下来的。古代的家麦变成现在的野麦,而当初的家麦正是由野麦变成的吧。对于麦子自身来说,到底是野生好呢,还是家养好?这还真不好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8时回到宾馆。冲澡。早餐。</p><p class="ql-block">9时乘车出发去35号海岸炮台(要塞)参观。塞瓦斯托波尔是前苏联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因此,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希特勒就派遣由曼施坦因指挥的第11集团军攻击并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争延续了8个多月(1941年10月30日—1942年7月4日),最终因寡不敌众(德方兵员35万,苏方27万)、后勤不济而失守。35号炮台是保卫塞市的12座炮台中最新、活力最强的:它配备有1934年制造的双联装305毫米巨炮,射程达42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顶板都厚达3000-4000毫米。它一直是令德军胆战心惊的坚固堡垒,使德军难以接近塞市。为此,德军对其进行了重点打击。1942年6月6日,德军经缜密策划后调拨了3门超级巨炮,它们分别是:420毫米固定式臼炮“刚玛设备”、610毫米自行臼炮“卡尔”、800毫米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对其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终于摧毁了该炮台及其在地下30米深的弹药库。35号炮台是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最后的坚守阵地,也是苏军最终决定放弃守卫并撤出少数高级指挥官的地方。悲惨的结局是,9万苏军(包括几千居民)被德军俘虏,押往德国集中营。绝大多数人没有活着回到祖国,少数幸存者战后还在苏联受到侮辱性的审查。这一悲剧性结局,被苏联政府隐瞒了几十年。35号炮台成为苏联英雄主义和悲剧的一个符号和象征。2012年,塞瓦斯托波尔市民集资在炮台废墟上建立了“英勇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历史纪念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对我们这个中国第一个来此参观的旅行团十分重视,由一位副馆长为我们讲解。她的讲解饱含感情,令人动容。首先参观的是深藏于地下的要塞炮台,这是参观的重点,历时近两小时。</p> 炮台入口。 炮台外观(展览照片)。 德军调集的重炮之一(展览照片)。 坚固的钢筋水泥地下掩体。<br> 被德军重炮摧毁的炮台掩体。中立者为担任讲解的博物馆副馆长。<br> 坚守炮台到最后时刻的英雄(展览照片)。 绵延达数公里的苏军战俘队伍,被德军押解着从塞瓦斯托波尔徒步走到辛菲罗波尔,其状惨不忍睹(展览照片)。<br> 地下通道。左侧的钢丝床是用来安置伤员的。 <p class="ql-block">祭奠不朽的英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参观纪念馆。“看完纪念馆的烈士名录厅之后,进入下一个圆型厅,开始不知道这里将有什么活动发生,后来厅渐渐暗下来,厅的上方亮起了一个圆形的屏幕,放映的是小型影片,音乐是俄罗斯 管弦乐配器的严肃音乐,先是一个个的蜡烛从无到有,蜡烛消失后化为一个牺牲战士的生前照片,这样一盏盏蜡烛由远及近,化为无数真实的头像,占满整个银幕,音乐也配合着达到最强音。”(摘自穷游网MILAYA文)而后这些头像一个接一个慢慢隐去,化为天幕上的星辰。一束灯光打下来,照亮圆厅地面中心的一束鲜花。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对英烈的缅怀中。</p> 参观后合影留念。<div><br></div><div>中午12时许,离开35号炮台,乘车回市区炮兵湾午餐,还是昨晚的“塞瓦斯托波尔”餐厅。<br></div> <p class="ql-block">水手与士兵纪念碑,矗立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水晶角,是塞瓦斯托波尔最重要的地标性建筑。上图是去炮兵湾途中在车上抓拍的。下图是昨天乘船游览时从海上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2时,乘车前往巴拉克拉瓦(Balaklava;Бухта Ласпи),参观前苏联秘密潜艇基地。——是能发射核弹的潜艇!。巴拉克拉瓦是塞市市区南面的一个海湾,海湾不大,但十分隐蔽,像个口袋。——“巴拉克拉瓦”俄语的意思为“鱼袋”,装鱼的口袋。这里海水异常清澈,风景如画,据说也是克里米亚最暖和的地方(年平均气温为15度)。历史上巴拉克拉瓦曾多次易手。古希腊人最初的名称是Symbolon(Συμβολον),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中世纪时它被拜占庭帝国所控制。1365年再由热那亚人征服。1475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巴拉克拉瓦。1768年至1774年,俄土战争爆发,俄罗斯军队于1771年征服克里米亚;13年后,克里米亚明确并入俄罗斯帝国。1787年凯瑟琳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造访了该地。克里米亚战争中该镇是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所在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拉克拉瓦是苏德战线的最南端。作为苏联秘密潜艇基地,此地区是苏联秘密住宅区之一,潜艇基地工作人员几乎是此地区的全部人口。直到苏联解体后1993年潜艇迁出,此地区才得以对外开放。昔日的地下潜艇修理和改装基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下午2时半到潜艇基地水暗道入口,此时距预约参观的时间还有半小时;鄙叟赶紧利用这短暂的自由活动时间沿海岸向远处多走几步。绕过小山,远远地看到了潜艇水暗道的出口。幸运地比别人多看到一些景色,这份窃喜,照片上未必看得出来。</p> 对岸山岗上的古城堡(要塞),是热那亚人留下的痕迹。 海湾出口。 远远地看见潜艇水暗道的出口。时间有限,没有走过去。 <p class="ql-block">潜艇基地参观示意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3时整,在博物馆导游带领下进入基地参观。事后鄙叟才琢磨出来:参观潜艇基地实际上有两种方式或两条路线。一条路线是乘船沿潜艇水暗道走一趟,即上图中的弧形粗蓝线;另一条路线不乘船,步行参观潜艇修理和改装厂,即沿上图中褐色细线和马蹄形绿色细线走一遭。我们走的是第二条不乘船的路线。参观历时1小时20分钟,很有意思。</p> 潜艇水暗道入口。乘船游览由此进入;参观潜艇修理和改装厂不乘船,由水暗道右侧的一个山洞口进入。 潜艇出入的暗水道。 地下修理厂里设有一道道厚重的水泥门以防备核弹的冲击波及辐射。 导弹。 核弹头(模型)。 核弹头随时可以沿着轨道推出来,装备潜艇。 <p class="ql-block">地下展厅中的这幅油画为我们展现了当年潜艇基地的神秘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4时半,乘车去萨蓬山(Сапун-гора)。十几分钟即到。此山位于塞瓦斯托波尔城东6公里处,山不算高,实为丘陵,它从黑河(一条河流的名字)绵延逶迤7公里,延伸到塞市西南沿海的卫星城巴拉克拉瓦(我们刚参观过)。萨蓬山从南部环绕塞市,形成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54至1855年,塞瓦斯托波尔人在萨蓬山与英法联军发生过三次决战。1942年,希特勒军队也曾占领萨蓬山,并从此地向市内发动进攻。1944年,在解放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中,萨蓬山制高点又成为德军第17集团军防守的阵地。他们在山坡上修筑了防御地带,构建了36个永备火力点以及几十座多层机枪火力点。萨蓬山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德军在这里投入的兵力多达7.2万人,苏军也投入了多达7个师的兵力,规模之宏大,厮杀之惨烈,堪称克里米亚战争史之最。</p> 在萨蓬山顶远眺。可见草木丛中残存的大炮(图左)、汽车和防御工事。 今日之女童(远处)远离昔日之坦克(近旁)。 <p class="ql-block">男童爱战车,不惧枪与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萨蓬山山顶,建有镜像博物馆,展示现代战役绘画最大的作品之一——镜像“1944年5月7日萨蓬山突击”。博物馆于1959年11月4日对外开放。镜像主要组成部分是画布油画,安放在半圆形观景台前。画布油画与观景台之间安放有实物,与画布油画形成一体,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纵深的错觉,增强了现实感及描述事件的可信度。画布油画长25.5米,高5.5米。镜像描绘了第51集团军与海军突击萨蓬山的高潮时刻,展示了苏联士兵的英雄主义精神。绘画中描绘在前景的英雄都是真实的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着完整的肖像。武器、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的废墟等实物,都是在战斗现场收集的。</p> 镜像“1944年5月7日萨蓬山突击”(局部)。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旁边,耸立着1944年为苏军第51集团军烈士修建的纪念碑,它至今仍保留着初建的模样。纪念碑旁边的纪念墙上,镌刻着240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为解放塞瓦斯托波尔而捐躯的英烈姓名以及其他获得红旗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和红星勋章的苏军先烈的姓名。纪念碑底座上的题词是:“荣誉属于你们,勇敢而无畏的人!人民向你们歌颂永恒的荣耀。英勇而生、悲壮而死的人们啊,你们永垂不朽!”</p> <div><br></div><div>晚6时,离开撒蓬山回市区。再次去“岛屿”餐厅晚餐。<br>晚7时半回到宾馆。再去赫尔索涅斯遗迹拍照。<br></div> 孙女跑得快,爷爷紧跟上。 <p class="ql-block">暮色苍茫,一家人走在古希腊遗址的野麦地中。男人一只手抱着一个男婴,另一只手似乎在采摘着什么;女人推着一辆婴儿车(应该就是男人怀中那个男婴坐的吧),身后跟着一个稍大一点儿的男孩,她也时不时地停下脚步采摘着什么。鄙叟离他们远些,看不大清楚他们的面容;却深深感受到融入自然的家庭生活的那份温馨。——在这异国的古老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三口之家,爱意浓浓。</p> <div><br></div><div>晚9时许返回宾馆。洗洗,吃半片安眠药睡下。<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15日(周一)</p><p class="ql-block">早6时许,乘车去雅尔塔。来不及在餐厅用早餐,昨晚给每人发了一袋食品。鄙叟在上车前就自己烧水沏茶把早点吃了。塞市到雅尔塔80公里路程,有很长一段沿海而行,风光旖旎,途中几次停车拍照。其中一处是建在一座陡峭山顶上的教堂(“丰福罗斯教堂”?)。1888年10月的一天,在离哈尔科夫不远的一个名叫博尔基的小站附近,去克里米亚度假返回莫斯科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专列出轨。事故造成23人死亡,19人受伤。为保护家人(包括当时20岁的皇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车厢倾覆一霎间,亚历山大三世用自己的身体顶住了塌下来的车厢顶部。全家人安然无恙,他却因用力过度腰部受伤。克里米亚的一个陶瓷商出钱修建了这座山顶教堂,以此为沙皇祈福。商人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沙皇,并因此获得沙皇授予的茶叶专营权。</p> 山顶教堂。 将近9时,到达沃龙佐夫宫。沃龙佐夫宫坐落在雅尔塔西侧的沿海小城阿卢普卡(Алупка),背靠克里米亚最高山峰艾-比得山(海拔1234米),面朝黑海。它曾是沙皇时期新罗斯西科边疆区执行长官、俄罗斯政治家、军事家沃龙佐夫伯爵(1782-1856)的官邸,建于1828至1848年,由英国女王的宫廷设计师爱德华·布洛尔设计,兼具英国和阿拉伯风格。它的周围是占地40公顷的沃龙佐夫公园,公园里种植了来自地中海国家、北美、南美以及东亚的200多种不同的植物,是欧洲最好的花园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期间曾下榻于此。<br> 沃龙佐夫宫。 进宫参观。 面朝大海。 背靠峻岭。 丘吉尔住过的房间,原来是沃龙佐夫伯爵夫人的卧室。伯爵夫人酷爱中国文化,房间装饰呈现一些中国元素,故夫人自称她的卧室为“中国厅”。 窗前植有常开不败的月季花(上图)和艳丽夺目的夹竹桃(下图)。 正在擦拭玻璃窗的清洁女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时许,离开沃龙佐夫宫,乘车至“燕子堡”观景台。燕子堡是一个装饰性的城堡,位于加斯普拉——雅尔塔和阿卢普卡之间的一个温泉小镇。它是由俄罗斯建筑师列昂尼德· 舍伍德为波罗的海的德国石油百万富翁 Baron von Steingel设计的一个新哥特式建筑,1911至1912年间建在40米高的海边峭壁之上,如今已成为雅尔塔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观赏。拍照。在一家濒海餐厅午餐,在美景中享用美味。</p> 燕子堡。 在美景中享用美味。 <div><br></div><div>午餐后,乘车前往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会址——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夏宫,里瓦吉亚宫。里瓦吉亚宫位于雅尔塔西南约3公里处。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英、苏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此举行会议,并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对二战后期及战后世界一系列重大事宜作出原则性安排,其中包括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追溯既往,也是在这里,1879年10月,中国清政府钦差大臣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签订了失地丧权的《中俄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吉亚条约》。而今里瓦吉亚宫已经成为博物馆,有时还会用于举行国际会议。我们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参观它的。在这里逗留了约一个半小时,下午3时半离开。想不到,大约4小时之后,我们又回到这里;更想不到的是,回来是为了在它的宫中小花园——“三巨头”合影的地方——品尝克里米亚著名的葡萄酒!<br></div> 里瓦吉亚宫。 签署《雅尔塔协定》的大厅。 签署协定的圆桌。当时是摆在大厅里面的;现在摆在外厅,猜想是为了方便大厅随时移作他用。 瞧,签署协定后三巨头笑得多开心!(展览图片)<br> <p class="ql-block">在里瓦吉亚宫二楼客厅里,摆放着一架德国钢琴。这是1914年德国王室送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二女儿塔季娅娜公主的生日礼物。1917年革命爆发,沙皇一家被布尔什维克囚禁,整个里瓦吉亚宫被洗劫一空,这架价值不菲的钢琴自然也不翼而飞。一直到70多年后乌克兰独立,政府才花重金追回了包括这架钢琴在内的宫内大部分遗物。</p> 沙皇尼古拉二世酷爱照相,尤其爱给家人照相。房间里挂了不少家庭照片。这是一幅大约摄于1911年的全家福照片。7年后,1918年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全家7人(包括时年14岁患有血友病的独生子阿列克谢),以及御医、厨师、贴身男仆、女仆等4人被列宁下令秘密处决。行刑场面极其血腥残暴。 宫中小花园。 “三巨头”纪念雕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乘车去海滨。后来查资料得知,这里被称作“列宁堤”或“列宁海滨大道”,是一条城市最古老的街道。——“十月革命”前当然不叫现在这个名字)。街道两侧,一边是连天的大海、游弋的游轮、在沙滩上戏水、做日光浴的人群;另一边是坐落在树丛中的酒吧、咖啡馆、餐厅、商店等精美房舍。街道上,留下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1898年,契科夫因肺结核病情恶化而移居雅尔塔。雅尔塔成了他的小说《带狗的女人》(1899)的背景。一对男女雕像重现了小说男女主人公在海滨邂逅的情景。雅尔塔唯一的剧院、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契科夫剧院应该就在距此不远的地方,可惜没有看到。在路堤旁,有高耸的古希腊船型建筑——apelsin餐厅。餐厅附近有一株至少有500岁的法国梧桐,生发出巨型球状树冠。传说正是在这棵壮丽的树下,美国著名芭蕾舞演员邓肯与苏联意象派诗人叶赛宁相遇了。</p> 对狗拉琴,“心有灵犀一点通”。 好大一棵法国梧桐树!——传说正是在这棵壮美的树下,美国著名芭蕾舞演员邓肯与苏联意象派诗人叶赛宁相遇了。 一对男女雕像再现了契科夫小说《带狗的女人》男女主人公在海滨邂逅的情景。 买个冰激凌犒劳自己,70卢布。 <div><br></div><div>海滨大道有游船码头,可以乘船去许多景点。有几位团友随李总上了一艘驶往鸽子堡的游船,从海上拍到了与我们在岸上看到的不同角度的雅尔塔。没坐船游海,有点儿遗憾;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呀。<br>晚6时许,在一家格鲁吉亚风味餐厅晚餐。<br></div> 餐厅女侍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7时许,乘车回到里瓦吉亚宫,在小花园的廊厦里品尝著名的马桑德拉(Massandra)酒庄生产的葡萄美酒。克里米亚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自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时起,克里米亚葡萄酒受到俄罗斯人的追捧。克里米亚在前苏联时期曾是葡萄酒生产中心之一。有葡萄园面积3万多公顷,占前苏联葡萄种植面积的一半。马桑德拉酒庄建于1897年,为俄罗斯最早酿制和储藏葡萄酒的工厂。酒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1970年代即珍藏有40万瓶乌克兰及境外产葡萄酒制品,共计700多个品种,最古老的是1775年生产的葡萄酒。装备有现代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28种美味香醇的葡萄酒、甜酒、佐餐酒及香槟,三次获国际大奖,148次获各种金、银奖章。按原定计划,我们是要去马桑德拉酒庄参观的;不知什么原因,参观取消了,改在这里品酒。这也不错:这是什么地方呀!我们一共品尝了9个品种。有专业品酒师讲解介绍,瓦连金担任翻译。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鄙叟只是觉得这酒香醇、好喝,其实不明就里。品尝之后,众团友纷纷解囊;鄙叟也买了一瓶2005年有玫瑰香味的葡萄酒。9个品种一个价,每瓶1500卢布(约合30美元,不到200元人民币)。</p> 有专业品酒师讲解介绍,瓦连金担任翻译。 细品佳酿。 <div><br></div><div>晚8时许,离开里瓦吉亚宫,乘车回塞瓦斯托波尔。<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16日(周二)</p><p class="ql-block">早5时许起。今天就要离开克里米亚了,收拾行李。</p><p class="ql-block">6时许,直接穿着泳裤去宾馆专用浴场游泳。这里设施完备、泳者极少,有点儿享受“特权”的味道。恰遇水兵在对岸操练。</p> 宾馆专用浴场。 <p class="ql-block">隔海遥望古希腊遗迹。</p><p class="ql-block">(团友张仁淑摄)</p> 邻近有水兵在进行操练。 <div><br></div><div>9时半,退房带上行李乘车出发。第一站参观塞市的一家葡萄酒厂(Inkerman酒厂),大概是弥补昨天错失参观酒厂吧。这个酒厂的酒窖设于二战后采石(石灰岩)建房形成的山洞里,有4万平方米之巨。该酒厂的名气不如马桑德拉酒庄大;但它的产品都是用本地葡萄生产的,生产成本低,价格自然便宜,很有竞争力。10时许,在酒厂专家带领下进入酒窖参观,真是大开眼界!在摆满酒桶的酒窖里也安排了一场品酒会。这次品尝了8个品种。大约1个半小时后走出酒窖。在酒厂销售部买了一瓶(2012年)干白葡萄酒,只要290卢布,好便宜!有人买的另一品种,1200卢布一瓶。<br></div> 去酒厂途中看到大片的葡萄园,酿酒的原料应该产自这里。 葡萄酒厂的酒窖。 在摆满酒桶的酒窖里品尝佳酿,特别有气氛。 品酒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午12时许,离开酒厂乘车前往鞑靼古城巴赫奇萨赖。古城位于塞市去往辛菲罗波尔的半途处。城市始建于16世纪,曾是克里木汗国的都城。“巴赫奇萨赖”在土耳其语中是“花园宫殿”的意思。大约下午1时到达。先去参观圣母升天洞窟修道院。这座建于公元7世纪末至9世纪初的东正教教堂,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克里木汗国时期克里米亚东正教信徒活动的中心和主教堂。这是一条翠绿的峡谷,两侧山岩壁立;修道院紧贴岩壁而建,利用了一些天然洞穴。我们到达时正赶上午间休息,不得而入;在外面拍几张照片走人。</p> 建在峭壁上的圣母升天洞窟修道院。 在修道院门外俯瞰峡谷风光。 峡谷对面的崖壁下,正在施工修建新的教堂和堂舍。 一群前来参观的孩子。——不知他们是克里米亚本地的,还是来自俄罗斯的? <p class="ql-block">下午2时,在山谷外的一家鞑靼风味餐厅午餐。一道道美食端上来,风味独特,大快朵颐。这里的份餐给的量特别大,几乎所有的人都吃不完自己那一份,只好打包带走。</p> 餐厅侍者。 <div><br></div><div>下午3时许,参观巴赫奇萨赖汗宫,即那座“花园宫殿”。这是一座穆斯林风格的宫城,由咨议会厅、清真寺、后宫、喷泉庭院、可汗墓等部分组成。宫内最著名的喷泉为泪泉,是为纪念被可汗深爱然而早逝的妃子而建的。由于他们之间那广为流传的缠绵而不幸的爱情故事,这座喷泉成为了人类悲哀的象征。普希金的著名诗作《巴赫奇萨赖的泪泉》,以及由此改编的世界著名古典芭蕾舞剧《泪泉》,正是来源于这个传说。特录普希金的《巴赫奇萨赖泪泉》全诗如下,从中可以感受到“花园宫殿”独特的韵味:<br> <br>在空落落的寝宫和禁苑里,<br>如今依然散发着安逸的气息;<br>泉水在喷涌,玫瑰红艳艳,<br>到处盘绕葡萄的藤蔓,<br>墙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br>在异国的文字后面,<br>泉水在大理 石背后哭泣,<br>它不断滴下冰凉的水珠,<br>那丁冬声从来不曾止息。<br>就像母亲在悲伤的时刻,<br>为战死疆场的儿子哭泣。<br>我终于离开北国的故国,<br>长久地忘却热闹的华筵。<br>我专程造访巴赫奇萨赖,<br>这被遗忘的沉睡的宫殿。<br>爱情的泪泉,生命的泪泉,<br>我给你献上两朵玫瑰。<br>我爱你永无止息的絮语,<br>我爱你充满诗情的泪水。<br>他在王宫幽僻的一角<br>建起一座大理石喷泉,<br>纪念命运悲惨的玛利亚。<br>在喷泉上竖起一座十字架,<br>把伊斯兰教的新月庇护。<br>在那个地方,这古代的故事<br>常在年轻的姑娘中流传。<br>她们为这凄凉的纪念物<br>取了个名字,称它为泪泉。<br>我记得同样可爱的眼眸<br>和那仍活在人间的红颜,<br>我整个的心都向她飞去,<br>在放逐中把她苦苦思念。<br>许多人和我一样,<br>到这座喷泉造访,<br>但有人已经作古,<br>有人漂泊在远方。<br> <br>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泪泉几乎已看不到泉水,难道悲伤的泪水已经哭干了吗?<br></div> 后宫。(下同) 喷泉众多,有的还设在室内;可惜水流都不大,当年就是这样吗?还是“退化”了? 著名的“泪泉”。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泉眼下方放上两朵鲜艳的玫瑰花。 <p class="ql-block">宫中偶见:人间两朵玫瑰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4时半,乘车离开巴赫奇萨赖,直奔辛菲罗波尔机场。晚6时到。晚7时35分飞机起飞。</p> 飞机在跑道上滑行,蓄势待发。 <p class="ql-block">飞机一升空即看到黑海了(图右上)。</p> <p class="ql-block">夕阳照亮黑海,发出耀眼光芒。</p><p class="ql-block">再见了,美丽的克里米亚!再见了,英雄的塞瓦斯托波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鸣谢】</p><p class="ql-block">本文在写作中,参考并使用了百度网、蚂蜂窝网、穷游网等网站以及中国地图出版社《俄罗斯地图册》中的相关资料,在此郑重声明,并致谢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