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在元岗文化站

天涯

2022年6月17早上,我们与广东电台节目录制人员来到元岗村文化站,老友记采访原徐闻县五一农场知青汪穗罗夫妇。汪穗罗是1968年11来到农场,1972年结婚。至今已经50年了,前些时候举办金婚的庆祝活动。<br> 结婚几十年,夫妻的相处之道就是互相包容。他的脾气比较爆燥,妻子温柔,能够互相理解。<br> 他自幼酷爱音乐,尤以扬琴演奏为佳,不论在农场还是回广州后,他都没有放弃对音乐艺术的追求。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迷上了发源于7,000年前的古石磬乐器,之后用17年之时间和精力,投入了半生的积蓄,对已于宋代失传的石磬制作技术和演奏技艺进行艰苦的探索和激活,于2008年调制出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台符合现代人演奏要求的石磬。<br> 石磬的材料是火山石,在石材厂叫人切割成一定的形状,打磨是非常费时,也要很有耐心,磨多了,整块石就会报废。调音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他还开班教学生,却从来没有收过学生的一分钱。学生对他很敬重。<br> 他接受老友记采访,感触良多:回顾上山下乡14年,是我人生肉体经受磨练而思想达到涅槃的14年,它使我明白:人到此世界,不应想这世界能给到我什么,而应想我能为这世界贡献点什么,那怕贡献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小事,那你此生没白度矣!<br> 王英接受老友记的采访,谈到养老问题,她说:“我进养老院已经3年了,提前进去为的是熟悉那里的环境。如果到真正需要才进去,恐怕适应不了。现在疫情管控比较严格,进去了就出不来,现在我没有住养老院。自己选择住养老院为的是不想拖累孩子。”<br> 我们今天来这个文化站,它是属于省特级文化站。场地相当大,有八个羽毛球场,还有舞台,健身室等。乐室摆着石磬的乐器。汪会长为我们演奏《东方红》。还有两位穿着汉服的美女在悠扬的乐声中翩翩起舞。给了我们视听上美的享受。<br> 今天是开心快乐的一天。那石磬乐器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br> 汪穗罗创作的古曲《春江花月夜》,宫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