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任志平 思南,以拥有思中为骄傲,我们,能以就读思中为自豪。100余年,近5万名学子从思南中学走出去,遍及全国,走向世界。在思中近5万名学子中有一名唯一的黄埔生:他,任明强,我的父亲。我的家庭从祖辈算起,已有四代人就读于思中,可谓思中情缘。 思中新校区 我的祖父毕业于贵阳法政学校。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思南中学读书,毕业回家先后任过文家店、三道水、青杠坡小学校长,一家人算得上书香门第。父亲于1941年春季考入思南中学,那时候的招生分春秋两季。当时一起考进思南中学的有150多个学生,主要来自沿河、德江、印江、石阡、思南几个县,少量来自务川、凤冈等地,学生年龄悬殊较大,大的有30来岁,小的仅10来岁。有一但氏两父子同读,父亲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们,嘱咐到;“你们俩爷子在一起读书,要相互照应哟。” 三道水 黔中首郡 乌江明珠——思南 父亲那一年级分三个班,课程有国文、地理、历史、英语、物理、化学,还有动植物(就是现在的生物),代数、几何、三角(就是现在的数学),那几年正值抗日动乱,生活尚且不易,更何况读书,所以到毕业时,150多个学生仅剩下30余人。但他们那时的学习学得非常扎实,也至于我当知青在首次恢复高考复习时,基本是我的父亲辅导我,那时他已50来岁。 思中无水三栋桥 那时的思南中学校舍绝对是别具一格的,在一栋德国式的两层楼里上课,房子的墙特别厚,柱子特别大,很有异国风情的感觉。那时的条件很艰苦,住校是打地通铺,大家都是挨着睡。穿的是统一校服童子军服,即短衣短裤,到了冬天也是穿这一套。 在父亲的记忆深处,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的校长——吉常瑞先生。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实现全封闭管理,除了周末,平时学生是不能出学校的。每天上晚自习,教室安静得一颗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可见当时的学习气氛是何等的浓厚。 <p class="ql-block"> 老人家来自偏远农村三道水,年龄又较小成绩又好,就遭到个别城里大龄学生的嫉妒。有一次,一个20来岁的城里学生,叫牟德彪,人高马大,学习不中用,试图欺负他,喊到:”乡巴佬,给我把鞋子提过来。”他叫“乡巴佬”已不是一次两次了,那天,父亲气不过,一个下勾拳,只见牟德彪两眼金花,鼻血长流。事情闹到校长那里,而吉校长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反而把牟德彪呵斥了一顿:“活该,谁叫你欺负人家乡下的同学?有本事,你把学习搞上去。”2006年,已96岁高龄的吉常瑞先生住在南京,父亲还与他通过信。</p> 三道水段家沟 三道水旧貌 今日三道水 闻鸡起舞 老人家思中的同班同学,至今尚健在关系较好的是吴学超。当时,他们的成绩在全班总是名列前茅。吴学超,后来留学美国成为太空博士,曾获1980年10月9日美国发现之少数行星以吴氏命名荣誉,以酬谢其完成火星全球测绘工作功绩。还荣获美国航空测量及遥感学会颁发的1992年费尔柴奖,并被中华书局及美国马尔奎斯列入科技名人录。吴学超博士当选为国际航空遥控感学会太空测量工作小组主席讫6年,筹办美国及国际科技研究会议多次,并应邀在联合国太空和平用途会议上演讲。<br> 父亲与吴学超 在思南中学90周年和100周年的校庆活动中,父亲和吴学超两度重逢,忆起同窗之谊,感慨万千,而吴学超则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吴学超生性乐观,身体健康,对母校一往情深,慷慨解囊在思中设立了“学者”奖。2014年思中110周年校庆,已88高龄的他又从美国回到母校,并许下豪言:争取母校140周年校庆再来!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离开思南中学已经整整70个春秋了,弹指一挥间。在随后的岁月里,虽然老人家走南闯北,考取黄埔军校,投笔从戎;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退伍还故乡,科研农技;却始终忘不了思中那一段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