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金塔县后,从县博物馆开始,寻访长城遗址臭水墩(明)、腰墩子(汉)、石梯子墩(明)、汉朝的“一关三城”居延遗址(东大湾、西大湾、地湾城、肩水金关),连续数日的野外奔波跋涉,金塔的汉明长城遗址基本访完。在回程的路上,总感觉意犹未尽,好像差个地方没有去,左思右想脑洞突然大开,是还有个地方没去,那就是金塔县天仓乡的五分墩。 天仓,即粮仓。相传古黑水两岸,土地肥沃,盛产稻麦,西王母及众神的口粮都由这儿提供。所以,西王母在此修建了一座大粮仓,专门用来贮藏粮食,天仓便由此而得名。查询百度词条中的天仓乡,明、清时驻兵戍守处。清梁份《秦边纪略》卷4:“天仓墩在(金塔寺堡,今金塔县)东北二百六十里。明时墩军,呼天仓军,名鬼门关。” 天仓乡沿黑河西岸分布,北与内蒙古额济纳旗相邻,南与大庄子乡为界,东与双城乡隔河相望,向西延到北山山脉,有资料介绍,境内有红沙墩、五分墩、青石嘴墩等九个汉代烽燧遗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五分墩十分高大,具有代表性,知名度高些,所以我们把它计划在长城探访的最后一站了。 天仓乡位于金塔县城东北部,乡政府距县城99公里,距居延长城遗址40公里,沿酒航大道回返过黑河大桥约40分钟到了上五分村,村庄在黑河的西畔,确实一个富饶之地,我们刚从沙漠戈壁而来,见到这宽阔的水域,阡陌纵横的田野视觉心情舒畅了许多。 进村后家家门口鲜花似锦,特别是红果挂满了枝头实在是令人诧异。因为现在是深秋季节,怎么还不摘果去卖呢?打听五分墩的位置后,好奇的问了树上红果的问题,村民答现在果子太多,摘了也卖不回功夫钱, 由它去吧。可见此地是黑河灌溉的鱼米之乡。 按老乡指引,穿过村庄向北驶去,在天仓乡五分村二组西北的沙漠高地上,一个巨大的烽火台呈在眼前。它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不但墩台高大,四边围墙还残留部分,整体给人一种宏观威武的感觉。步测底宽约达十八米,目测高近二十米,南墙面5-6米处设一上台顶的内洞口,当年有无木梯不知道,现在有人爬上的手脚踏坑。 向上爬的通道墙面已经裸露,通过脱落的墙体可以一窥其内部结构。整体墩台为实心,台体由两部分组成,台体底部近3米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3 ~ 0.18 米。 上部约8米土坯砌筑, 土坯规格 36×22×9 厘米。砌筑的方式为园木竖立定位,平铺拉筋作骨架,土坯平铺一层竖立一层中间还有一排排的芨芨草。外墙用泥浆涂抺。四周围墙地基为石块,墙体也是土坯砌筑。宽度有近2米。砌筑方式也是土坯平铺一层竖立一层,外墙用泥浆涂抹。 众所周知,西北地区的长城基本都是因地制宜的夯土建筑而成。五分墩从墩台到围墙的材料用土坯而砌极为特别。土坯,又叫胡基,胡基,汉语词语,读音hú jī,意思是方言;土坯。是西北大地上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也是黄土高原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即在青石板上,用特制的木模框,填上湿黄黏土,用柱子捶实,制成四边棱角分明、两面光平的土块,晒干后,可做盖房子的主体材料。 看着胡基墙体,勾起了我的乡愁。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前,胡基在农村的用途十分广泛,砌墙、盘炕、泥炉灶,盖牛棚、垒院墙等,是过去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用胡基盖的房子经济实惠,经久内用,冬暖夏凉。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见到这种古老的建筑材料甚至根本没见过胡基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小时候我在老家,我的叔叔比我大一轮,当年也就二十岁的小伙子,正是身强力壮之时,他打胡基,我在场地玩泥吧。 打胡砌可是一项技术活,没有一定的功夫是打不了的。只见他在二尺见方的青石板上,放一个一寸多厚,一尺多长七八寸宽的木模框,从笼里抓一把炕灰,手左右一抖撒在模框内,往框里拆上两锨粘土,上去左右一踩双脚一跳,然后提起石夯呯、呯呯……三锤两夯,放下夯用鞋底跐去边框上多余的泥土,脚后跟趁势往后一磕,打开模框,双手一揍立起码好,一块胡砌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极具节奏和韵律,仿佛劳动者在舞蹈一般。把我崇拜的一塌糊涂,就想着快快长大,也能像他一样为家里多挣工分。 打胡基这种劳动起于何时,历史有多久?很少有人说的清楚,从考古资料中得知,胡基两汉时期就已经有了,有些汉墓的封门砖就是用土坯砖做的,一直沿用到现在。当然,也有研究人员研究的更专业,他们发现在早在2000年前义渠的古城遗址中,义渠古国大量使用土坯即胡基砌墙。(张多勇、李并成《义渠古国与义渠古都考察研究》,《历史地理》,2016年第1期)西北师大刘再聪教授研究了河西汉简以及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中记录的西汉以来河西走廊地区的胡基也是土坯。(刘再聪《说河西的墼(胡基)》,《华夏考古》2009年第2期)。从专家的考证这种建筑材料是从中亚西北少数民族等地传进来的所以叫“胡基”、“胡砌”也有叫“墼子”。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这个“胡”字,字典是解释为古代北方和西方诸民族的通称。最早在战国时就叫出名来了,因为它被写进了书里:《战国策》中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贾谊《过秦论》中,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句子。汉时匈奴的单于曾经对大汉的皇帝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大家知道,汉长城主要防御的对象就是匈奴。但长城也是中原汉民族和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丝绸之路交流到中原地区的胡琴、胡桃、胡椒、胡萝卜等都是从西域传过来的,这种土坯被叫做胡基的建筑材料虽然从西域传过来,但中原的人却用在了防御他们的长城之上。 看官看到这里,是不是问你是不是跑题了,你放着长城不研究,探讨什么土坯啥时候引进来的?不是我跑题了,而是我把五分墩从里到外探了个遍没有发现长城遗址上的文保石碑。到现在不能确定五分墩的建造年代是汉还是明。奇了怪了,在金塔县内那么偏远的臭水墩(明)、腰墩子(汉)、石梯子墩(明)都有文保石碑注明年代的,为什么这么大的小有名气的五分墩没有标注呢?说明这个墩的建造年代尚未定论吧。 我虽然是个业余长城爱好者,但长城走多了也多少知道一点判定长城年代的基本知识。在我有限的知识里,知道夯土层薄的是汉代的烽燧(10厘米左右),夯土层厚的是明代长城特征(20厘米左右)这是因为夯土技术随着历史的前进逐步成熟起来。但也是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时厚点有时薄点。不是绝对的。除此之外,汉代长城还有石块垒砌、土坯砌筑、内用黄土夯筑外用土坯砌筑等几种修筑方式。 五分墩就是典型的土坯砌墙法,土坯砌墙法制作出的墙体虽然不及夯土版筑坚固,但这种建筑方法制作的长城也具有很强的防护能力,同时也更快捷、方便!该方法筑墙的方式和用砖石垒墙很像,只不过砖石墙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在砖窑里烧灼坚硬的砖石,而土坯砌墙法使用的修筑材料却是未经过烧灼的砖坯。这在西部干旱少雨的地区也是很实用的。 明长城时,烧制的青砖已经不是稀罕物了,青砖长城已经不足为奇了,如北京八达岭长城等。土坯砌墙筑台毕竟没有青砖结实耐用。经不住太长时间风雨的侵袭,天长日久就会损坏。在我们家乡,每逢下连阴雨的时候,村子里总会有房屋或者土墙倒塌,而这里的长城墩台和围墙直至今天土质依然坚硬,屹立在荒漠之中。 若是汉长城二千年不倒真是奇迹。若是明时在汉长城基础上重新修复了,至今也已有五百年的光景还在坚挺,古人是不是里边加了什么原料,我不得而知。现在我看着烽火台上依然坚硬的胡基,一块块的土坯历经五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完整,古人的修筑技术和智慧真的令人惊叹!至于五分墩到底是什么朝代建造的,留给长城专家们研究去吧。待我下次再来之时,应该有个石碑标定它的年代的。 2022年6月13日<br> 声明:撰写长城游记是出于热爱长城、认识长城、宣传长城达到保护长城之目的。其中史料、引文多来源于本地县(府)志、博物馆展资料及图片、百度百科、景点介绍及网上共享资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电话:13909538717<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