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妻结婚时就想去黄山。素闻,黄山极美,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我们便规划了旅行结婚游黄山的行程。结果,到沈阳就让亲情友情给截住了;十五天婚假耗去大半儿,眼瞅着去黄山的事“黄了”,只好打道回府,返回丹东。</p><p class="ql-block">时隔三十六年,解放军体育学院同学在扬州聚会,又在南京小憩,便再次萌生了去黄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正是春夏之交,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老夫妻兴趣盎然地走进黄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诗曰:黄山黎阳水街巷,始于汉代兴宋唐;而今重建留古韵,青石板上踏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黄山黎阳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隐约能感觉得到这石板下埋藏着千年古道的痕迹,便对那些新生的老屋,以及新建的房舍,产生了一种怀古念旧的情绪。这情绪,来得悠远、清新、自然。</p><p class="ql-block">这条老街又称“黎阳水街”,始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街巷格局延续至今。虽然被历代后人修缮和改造了百遍千回,却总是遗留了些古风古意。老街巷子里,水网密布,有路就有流水相伴,有屋就有流水映衬;路、流水和房屋间有树木花草点缀,意境十分的美。</p><p class="ql-block">走在老街里,各种各样的商铺林立,镶嵌在诸多的徽派建筑里。这些建筑中的徽州乡贤馆、广场古戏台等,历经世代风雨,刻下了岁月的沧桑。</p><p class="ql-block">除了复古仿古的建筑之外,黎阳老街里还有些时尚的因素。比如,新界美术馆、石雕工作室、彩灯设计坊、图书屋和西式楼房等,还有一处大概是天主教堂的地方。置身于老街其间,会感受到浓郁的徽州古文化,以及多样性外来文化的融合。</p><p class="ql-block">黎阳老街,还有许多具有徽州特色的美食,也有老字号的商家。如果走累了、饿了,可以找处街角坐下休息,再要一杯咖啡,吃点儿老街“贤合庄”的点心,这时,品鉴着传统和现代风格融合一体的老街,会给人带来新鲜、爽然和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诗曰:黄山老街置屯溪,明清徽商集聚地;兴盛繁华数百年,金玉美名天下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山脚下,有个600年前的屯溪老街,称宋城。它保留着南宋、明、清三个朝代的建筑风格,兼具徽派特色,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资料介绍: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小青瓦,白粉壁,马头墙,古色古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p><p class="ql-block">走在屯溪老街上,和黎阳老街迴然不同。这里更为古旧和热闹。老街的徽州古建筑是典型的下店上房,前店后坊的形制。店舖经营有徽墨、歙砚、徽漆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种工艺品,还有“祁红”、“屯绿”、“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等享誉中外的名茶,以及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p><p class="ql-block">老街的美食,是夾杂在老建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酒楼,有饭庄,有小摊床,徽州特色小吃应有尽有,皆在其中。我们品尝了三样美味:</p><p class="ql-block">臭鳜鱼。闻着有点儿臭,吃起来鲜香软嫩。相传,这种长江臭鳜鱼的庖制方法,在古徽州流行了200多年,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它和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黄山烧饼。这是古徽州的地方小吃。师傅把面团揉匀,放入炉壁边,用木炭烘烤。出炉的烧饼色泽金黄,尤以梅菜干肉馅的最为好吃,吃将起来酥脆爽口,油而不腻,回味鲜香。</p><p class="ql-block">徽州毛豆腐。这种豆腐人工发酵,让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植物蛋白转化成了多种氨基酸,故烹饪后口感略渣,但味道很是鲜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诗曰:黄山叠障生奇观,青松立根石崖间;灵秀险峻于一脉,丹霞峰顶会神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黄山,果然名不虚传。它就像一个置放于天地之间的巨大盆景,精致而美仑美奐。青松、山石、白云、清泉、河流等绝佳景致,自然造化,鬼斧神工,峻奇瑰丽,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黄山是中华大地唯一以人文始祖黄帝命名的山。 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而驰名天下。我们这次走山,两天一夜行程,没去很多地方。头一天,没去大峽谷,因为单住在西海饭店,便自已上了丹霞峰;第二天,没早起看日出,因为下了一夜大雨,我们判断失误,以为清晨不会出太阳。</p><p class="ql-block">粗略地看黄山,倒也能感受它的奇特非凡。我的感受是,在黄山行走,可谓五步变一景,十步换一境;停下时,原地转身一圈,目光所及皆可入画。美哉,壮哉。</p><p class="ql-block">导游说:我们遇到了难得的好天气,要么这个季节,黄山大多都是阴雨绵绵,看不出去多远。</p><p class="ql-block">我看黄山,对三件事物印象颇深。</p><p class="ql-block">黄山的石,像盆景。黄山是被千姿百态的怪石拼起来的山。它们造型奇特,叠加林立。巧夺天工。“鳄鱼背”、“白鹅岭”、“ 仙人指路”、“猴子观海”、“药师采药”、“金鸡独立”、“飞来石”、“天狗望月”、“妙笔生花”,那些叠障陡峭的山峰、峻岭、巨石,人们永远可以用自巳的想像赋于它们形象的名字,并给出一段有趣的神话和故事。</p><p class="ql-block">黄山的松,像旗帜。黄山的松树苍劲有力,仪态端庄。那些松树,树冠很大,多部分朝一个方向甩着长;它们长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经风吹雨打、霜冻雪浸的无数次天地洗劫,依然生机勃勃,灵性十足,神釆飞扬。看那“迎客松”,在山峰之巅,枝叶茂盛,仿佛张开有力的臂膀,迎接八方来客。再看“送客松”,它身高4.8米,树龄约450年,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似作揖送客。</p><p class="ql-block">黄山的路,像天梯。黄山的路是石条铺摆砌成的石阶路,工程浩大,遍布黄山。走在上面,有时感觉是在登天。无穷无尽的石阶路,延伸起伏、陡高陡低,我们走得气喘吁吁、腰酸腿软、汗流夾背……我特别钦佩走在这石阶路上的挑山人。“黄山挑夫”,他们或胖或瘦、或高或矮、或年青或老迈,都挑得起比自己身躯还要庞大的货物,走山走岭,登攀于石阶之上。他们创造了著名的“挑夫经济”,是黄山的精神脊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黄山,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乘上高铁,忽然想起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那句俗话。</p><p class="ql-block">所谓不看,原意大致是因为看过黄山,太美了,别的名山大川不看也罢;而我感觉,它似乎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走过黄山,攀登难于上青天,太累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8日</p> <p class="ql-block">黎阳老街</p> <p class="ql-block">黄山风光</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