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亲(续)

韦秋利

<p class="ql-block">  父亲不善表达情感,他对子女的爱,往往藏在我们极易忽略的小事里。</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读师范三年,我经常写信回家,除了要生活费以外,也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他们的回信总是爸爸执笔的。爸爸每次在回信中都和我说家里的情况,具体说什么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我记得,他比较喜欢报喜而不爱不报忧——其实因为我家孩子多,且都在读书,家里是很困难的。也许,爸爸是担心我学习分心吧。</p><p class="ql-block"> 很清晰的记得,师范第一学期放假回家后,一天傍晚,我爸炒菜,我烧火(以前我家是用大锅炒菜,一人掌勺,一人生火)。我在灶前读书给我爸听,我还告诉他,我在师范学会了有感情的朗读,以前小学初中都是唱读。读完书,我又跟他说,期末评三好学生,我榜上有名了。那一刻,红红的火光照着我的脸,我感觉有点发烫。而我爸,则在大锅里欢快的有节奏的挥动着锅铲,瘦削的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浅浅的笑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爸喜欢唱歌,他还会唱谱,节奏感强,声音好听,从不走调,我们姐弟几人就在他的歌声中悄然长大。爸爸最喜欢的歌有:《泉水叮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记不清歌名)等。也许是天天听爸爸唱歌、唱谱,小学三年级的一天,我居然自己会唱简谱了,从此便天天唱,遇到不会的,就问爸爸。刚进师范,便逢巴师35周年校庆。有一天晚自习时,班长发给我们巴师校歌,让我上台教同学们唱。我毫不怯场,在座位上哼了一遍就走上讲台,从谱到词,教起同学们来。大约十分钟后,一个九零级的姐姐站在了我们班门口,她拿着校歌,微微抬头,看着我和同学们,认真的听了一遍,然后走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师姐是学校安排来教我们班唱校歌的,看到我们唱得对,便离开了。这件事情一直到现在,我仍无法忘怀——是我爸,让我在耳濡目染中爱上了音乐,学会了简谱,收获了同学们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爸为人低调,对生活的要求不是很高,他总是根据自身情况定目标。他常说八个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让我明白了,不能止步不前,也不能好高骛远。正是他这样的生活态度一直激励着我,使我在工作中不断进步。</p> <p class="ql-block">  我曾多次执教公开课,也曾多次参加各级教师基本功比赛:校级、片区、乡级、县级,以及后来的市级、省级。比赛获奖后,我也喜欢告诉爸爸,让他知道自己的女儿不仅如他所愿“跳出了农门”,而且工作绝对是”比下有余”的,我爸总是表现出很欣慰的样子。每次经历那种时刻,父女同心的感觉都会在我心头升腾着荡漾着,久久不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执教公开课</p> <p class="ql-block">河池市基本功比赛《手捧空花盆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河池市基本功比赛颁奖仪式</p> <p class="ql-block">广西基本功比赛</p> <p class="ql-block">  可惜,到我参加省级比赛的时候,已经无法和爸爸当面分享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篇没有结束语的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