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薪火 戏韵润童心——漳浦县竹马戏(芗剧)走进漳浦县六鳌美三好幼儿园

转身//遇见

<p class="ql-block">  竹马戏,是从民间歌舞“跑竹马”表演发展而来的地方剧种,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它发源于闽南漳浦、华安等县,流行于长泰、南靖、龙海、漳州、厦门、同安、金门等县(市)以及台湾。</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竹马戏流传于漳浦县沿海地区,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更好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6月17日下午,漳浦县竹马戏(芗剧)走进美三好幼儿园,让非遗传承保护真正“从娃娃抓起”。</p> 授牌仪式 <p class="ql-block">  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杨海港主任向我园授予“竹马戏•芗剧传习所”牌子。</p> 初闻戏曲 <p class="ql-block">  省级竹马戏(芗剧)非遗传承人林艳环老师对传统文化竹马戏(芗剧)的传承做了精彩的解说。</p> 初见戏曲 <p class="ql-block">  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们演绎了竹马戏传统折子戏《跑四美-唐二别妻》、 戏曲基本功《把子功展示》、戏曲基本功《水袖功展示》等剧目,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表演迎来了阵阵掌声。让孩子们对竹马戏有了更深的认识,看着他们被精彩绝伦的竹马戏所吸引,孩子们表现出对传统戏曲打心底的喜欢。</p> 传统折子戏《跑四美--唐二别妻》 戏曲基本功《把子功展示》 戏曲基本功《水袖功展示》 初学戏曲 大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经历了长期的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文化,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能体现民间独特风俗生活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漳浦县竹马戏(芗剧)具有教育、审美、认识、娱乐等多种功能,幼儿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中,产生了丰富的审美联想,激发了幼儿的审美创造力,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形式和活动空间,本次漳浦县竹马戏(芗剧)走进我们幼儿园,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p>

马戏

芗剧

漳浦县

戏曲

幼儿

传承

基本功

文化遗产

幼儿园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