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西安城墙故事

捕光掠影~瑞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 捕光掠影~瑞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 李亚军 瑞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城墙是西安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来西安旅游的游客们都会踏上城墙,感受历史在这座城市上的沉淀,西安城墙的历史久远,背后的文化积淀你了解的有多少呢?</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一圈总共有18座城门,分别是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城墙的城门个个都有故事,每个城门的命名都有不同的来源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主城门四座,分别是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北门安远门,东门长乐门。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南门永宁门不仅是历史格局最为完整的城门,更因为接待过各国的元首、政要,所以也被定义为礼仪之门,文化国门。</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主要是一种带有防御功能的工事。西安是13朝古都,所以建城墙的历史非常久远。只是时间久了,随着朝代的更替,战乱频仍,最早由土夯成的城墙,也被历史的长河淹没,成为现代人考古的遗迹。而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西安城墙,只是明朝在隋唐皇城城墙的基础上加固翻新而成的城墙,有历史的沿革,也有明代城墙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坚固厚重的战略防御永备工事,不仅可以大量屯兵,而且还具有使军队快速机动的通道。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外有城壕,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共5984个,上有垛口,可以射箭和瞭望。城墙内侧的矮墙称女墙,无垛口,以防兵士往来行走时跌下。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共有敌台98座。敌台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可以说,西安城墙不论是作为战略防御设施,还是作为战术防守工事,都做到了完美和极致。</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不仅仅是古代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符号,同样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一座城墙,从最早的周、秦、汉、唐走来,到明代第一任皇帝朱元璋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信念,大力推动“高筑墙”,使得西安城墙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历经岁月沧桑,古老的西安城墙函廓了多少代人的悲愁苦乐和兴衰更替,演绎了一代代黎民苍生的市井生活!同样也传颂着无数的人文典章杰作和故事!更流传下许多时代变迁时的痛苦挣扎和文人墨客舞文弄墨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城市会客厅”和“文化新国门”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西安作为古城最具代表的就是西安的城墙,穿过城门洞,厚重的年代感迎面扑来,城墙作为西安的图腾,是西安独具一格的标志,而每一个城门就是一张名片,在这些城门下走出了李自成、冯玉祥、张学良……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西安的十八座城门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永宁门</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始建于隋初,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原叫安上门,明代改为永宁门,因其在城市正南方,于是西安人将之俗称为 “南门”。现永宁门为环岛交通,门外有南门广场,门内为南大街,门外接南关正街。据记载,西安明代四门的名称均由开国皇帝朱元璋钦定,均有江山永固的含义。</span></p> <p class="ql-block">  永宁门位于南城墙中部偏西,城门始建于隋初(公元582年),原为隋唐长安皇城南面偏东的安上门。由于唐朝末年战乱频繁,使得西安城墙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唐末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对原来城大不易防守的考虑,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在缩建新城时将安上门留作南门。一直到了明代,改为“永宁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护城河</i></b></p><p class="ql-block"> 西安的护城河和城墙相互依偎,共同守护着西安这座城市,护城河从一条淤泥浑浊的水沟变成了现在旅游观光的新景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朱雀门 </i></b></p><p class="ql-block"> 隋唐长安城的正南门便叫朱雀门,朱雀门外的街道则被称为朱雀大街。唐代朱雀门的遗址现在已经被覆盖在了明代城墙的下面。朱雀门等级森严,是皇帝举行庆典活动的地方。隋朝初年,大将杨素率军扫平江南,统一全国,得胜归来,隋文帝杨坚在朱雀大街亲自迎接,为他解下战袍。</p> <p class="ql-block">  唐朝著名法师玄奘自印度取经回来,宰相房玄龄亲自到朱雀门迎接,长安城的百姓则在朱雀门外二十多里的地方夹道欢迎,玄奘法师把取回的佛经陈列在朱雀大街上,供众人翻阅。</p><p class="ql-block"> 唐末战乱时,朱雀门被封闭,一关就是一千多年,如今的朱雀大街人潮涌动,繁华依然,只是冷落了朱雀。威严的城市,已不单是风景,他早已融入了长安城的心。</p> <p class="ql-block">  “苦吟派”诗人贾岛曾在朱雀大街上出过两次交通事故。一次是骑驴过朱雀大街,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他信口吟出了一句“落叶满长安”,思索着上一句该怎么写,突然间便想到了“秋风生渭水”,与之刚好对仗,顿时喜不自胜,结果却不幸撞上了朝廷命官的车马,被拘留了一夜。另一次是,他骑着驴在路上走,突然想起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贾岛想用“敲”又觉得“推”好,选择困难症一时间隐隐发作。就在此刻,前面来了一大队官方人马,贾岛没注意,与他们撞在一起。那队人马立刻整队集合,以为是刺客,便把贾岛给抓了,并带到了“大官”的面前。这个官员不是别人,正是韩愈。韩愈问其原因,贾岛如实汇报,“敲”还是“推”一时难以决断。韩愈略微思考后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贾岛听了连连点头。“推敲”一词也由此得来。</p> <p class="ql-block"><b><i>勿幕门(小南门)</i></b></p><p class="ql-block"> 开通于1939年,1947年更名为勿幕门,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之一,陕西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被孙中山、黄兴称为“西北革命巨柱”。陕西军民为怀念井勿幕的不朽功勋,曾于1946年将他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将该街南端城墙上凿开的一门命名为“井上将门”。</p> <p class="ql-block">  1947年又分别更名为“勿幕街”和“勿幕门”。直至今日,这座城门一直以来都被俗称为小南门,反而正式的名字——勿幕门逐渐被遗忘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含光门</i></b></p><p class="ql-block"> 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它的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p> <p class="ql-block">  面世隋唐初,神奇含光门。 开城取美义,迎来八方宾。门内鸿胪寺,大社、郊社屯。门外有“两坊”,名人富商云。 有名“实际寺”, 香火拂烟尘。向西“西市”盛,驼铃响声脆。红极三百年 ,唐末起风云。朱温大火烧,城楼化灰烬。宋代曾修复,通行进一门。元代改“奉元”,此门全封存。掩藏六百载,泱泱古都魂。启封千年后,感召天下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西南城角</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西安城的四个城角中,唯独西南城角为圆形。对此,学者解释不同,民间也流传了有关故事,这已成为西安城建中的一个不解之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说隋唐长安皇城原有的城角都是圆形的,只是明初以皇城为基础向东向北拓筑城墙时拆除了其他城角,仅仅保留了西南城角这一圆形城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说这与古人对天体认识观念有关。因唐皇城西南角象征天枢星所在,天以此为枢轴而转动,故唯独西南城角为圆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说此西南城角“系唐末韩建新城修的新城角台遗址”原址是圆形,明初修建时,西南城角没有重修,就按原样加砖添土,所以西安城墙西南台是圆形的。</span></p> <p class="ql-block"><b><i>安定门俗称西门</i></b></p><p class="ql-block"> 古城西大门,建于明洪武。位置稍偏南,取名为安定。城墙有三道,箭楼居于中。门楼设三重,楼下捲三洞。城楼箭楼间,形方是瓮城。明清至民国,辟为藏书宫。一直住大军,西北部司令。军事建筑魂,彩绘艺术精。《城市发展史》,曾经展其中。北有观望台, 保护挺完整。当年雄风在,出入万事通。防守战略地,时刻保安平。</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门原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现西门箭楼、城楼雄姿犹存。</p> <p class="ql-block">  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现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玉祥门</i></b></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门,门门有来因。小门意义大,逢祥传祥音。一九二六年,镇华攻西安,占领多处地,饿死四万人。紧要关头时,玉祥从苏归。脱离北洋府,组建国民军。亲任总司令,挥师大西北。击退“镇嵩军”,伟迹贯三秦。古城重见日,破解西安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二虎守长安</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26年4月2日,北洋军阀吴佩孚任命豫西镇嵩军首领、曾统治陕西8年的刘镇华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率8个师西入潼关,准备攻占西安,夺取关中。4月中旬,刘镇华在占领陕西东部各县后,进抵西安城下。</span></p> <p class="ql-block">  城内督办李虎丞和二师师长杨虎城的部队总数不足3万人。全城40万人被围困孤城长达八个月之久。"二虎"一方面动员全体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墙为屏障顽强抵抗,一方面又向广州国民政府求援。城外的"镇嵩军"也加紧了破城的攻势。"镇嵩军"因与城内的守军相持不下,便想困死城内的军民。他们放火烧了城外已成熟的麦田40万亩,冲天火光延续了五六日,城内军民饿死的就有两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  攻城的镇嵩军多达10万人,且有吴佩孚、阎锡山给予的大量补给和支援,而守城的陕军不足万人,杨虎城、李虎臣率全城军民坚守;守城期间,李、杨二人一直住在城西北广仁寺的前线指挥部,身先士卒,多次参与作战,保持了军队士气。刘镇华围城8个月之久,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全城军民坚守,后冯玉祥将军率军入陕,西安之围被解。</p> <p class="ql-block">  杨虎城率领三个旅从三原进驻西安。为便于指挥、团结对敌,根据杨虎城的建议,守军1万余人一律取消原有番号,改称陕军,公推李虎臣为总司令,杨虎城等为副司令。</p> <p class="ql-block">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守城战坚持得非常艰苦。直到10月,受广州国民政府编制的冯玉祥部队奉命援陕,他们星夜兼程,出奇制胜,连打四仗,使刘军全线溃退,狼狈窜出潼关,解了西安之围。在这次战斗中,南城门失去了箭楼。</p> <p class="ql-block"><b><i>  冯玉祥将军 </i></b></p><p class="ql-block"> 古城重见日,破解西安围。陕西省主席,哲元把手挥。城墙明标识,西城开一门。纪念冯玉祥,英名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广仁寺</i></b></p><p class="ql-block"> 陕西唯一的藏传佛教,位于西安城墙内西北角,有3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巡视陕西,冬日渡黄河,过潼关,抵达西安。他一路祭祀山川、奖学兴贤、优抚赈灾,广收民望。此间他还做了一件影响至今的事情,亲自“周览”西安城内地形,选择了一块高爽之地,下敕由朝廷拨款,修建一座佛寺。春秋两度,到公元1705年庙成,康熙皇帝为之亲书“慈云西荫”横匾,撰写碑铭,这便是广仁寺。</p> <p class="ql-block">  广仁寺的位置也很独特,偏安一隅,在西安城墙内的西北角,周围很安静,藏传佛教寺院,也叫喇嘛寺,广仁寺中一直有藏族僧人常驻,每日诵经念佛。广仁寺距今只有三百多年,在西安无数古迹中历史并不悠久,甚至“很年轻”。</p> <p class="ql-block">  但是广仁寺的来历不同寻常,是康熙皇帝巡视陕西时下旨拨款敕建的,后来的乾隆皇帝和慈禧都曾到过,分别留下了题字等遗迹。寺院建造于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1703年康熙皇帝巡视陕西,为了稳固西部边防,团结各个民族,遵循蒙藏风俗,敕建广仁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西北城角角楼</i></b></p><p class="ql-block">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突出于墙体 1.9米的实心角台,上面建有角楼,是镇守城墙、城角的重要军事点。 西北城角算是四个拐角最没存在感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西北城角内建有广仁寺,而这座广仁寺又叫喇嘛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也是陕西地区唯一的一座藏传格鲁派寺院,寺院内供奉有世界上仅有的两尊佛祖十二岁等身像之一和陕西省境内最大的千手观音,拥有中国唯一的精品千佛殿,同时也是文成公主在长安的奉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尚武门</i></b></p><p class="ql-block"> 是北城墙最西一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现城门内为西北三路,城门外为工农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安远门又名北门</i></b></p><p class="ql-block"> 经历的战争比较多。明朝早期,朱元璋次子封为秦王就藩于西安。大将王保保部队驻扎在陕北靖边,经常南下袭扰西安城,北门首当其冲。朱元璋采用怀柔政策,想安抚北边游牧民族,故将北门称为安远门。</p> <p class="ql-block">  安远门经历的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是辛亥革命时的满城之战。清朝时期,把钟楼至东门、至北门间的城墙叫做满城,满城里只许满人居住,民国时期将其拆除,改为新城,即为现在的新城区。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第二枪就是在西安,当时由张凤翔率领的起义军,从北门攻进西安城,镇守西安城的八旗兵共有2万人,而起义军只有八千。战役打响后,起义军连战连胜,清军战斗力弱,恰逢那天又正好百年一遇天狗食日,起义军趁黑连战连捷,仅几个小时就攻克西安城。起义军的炮弹击中北门城楼,引燃了炸药,城楼瞬间被炸毁,至今109年,北门仅余箭楼,没有城楼。北门又称“古城第一门”,早期重大活动的迎宾仪式都是在北门进行。近十年由于南门复原完整,才改于南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尚德门</i></b></p><p class="ql-block"><b>时泰景和 崇贤尚德门风泰</b></p><p class="ql-block"><b>日新月异 纳福迎春世道新</b></p><p class="ql-block"> 西安北面城墙有四座“尚”字头的城门,分别是:尚德门、尚武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这也是西安人所一直具备的精神品质。四座城门虽临近而居且都规模不大,但极大地方便了城北居民进出城内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解放门</i></b></p><p class="ql-block"><b>门迎宾朋 春风解语长安地</b></p><p class="ql-block"><b>城堆锦绣 盛世放歌欢乐天</b></p><p class="ql-block"> 这对联表达得十分形象,因为解放门外为即为西安火车站,它是大多数外地人进入西安看到的第一个城门,其开辟也是因为陇海铁路的修建。解放门与中山门、玉祥门、勿幕门同在民国时期修建。其他几座城门均以人名命名,而解放门是为了纪念西安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政治情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尚勤门</i></b></p><p class="ql-block"> 北城墙最东一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武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尚俭门</i></b></p><p class="ql-block"> 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p> <p class="ql-block">东北城角</p><p class="ql-block"> 结构有些特别,出于防御的需要,角台和角楼外凸,像敌楼一样,依墙外眺,视野开阔,便于守城士兵打击攻城之敌;作为西安城墙重要的组成部分,东北和西北城角同样有其不同凡响的角色和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朝阳门</i></b></p><p class="ql-block"> 是东城墙最北一门,开辟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p> <p class="ql-block"><b><i>中山门俗称小东门</i></b></p><p class="ql-block"> 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的中山门,为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得名。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长乐门</i></b></p><p class="ql-block"> 长乐门又名东门,唐朝时期众多王府的所在地。唐玄宗李隆基在未登基为帝之前居住的地方叫隆庆坊,登基后改名为兴庆宫,就是离现在的兴庆公园两公里的地方。明朝时期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唐代皇城墙的基础上修建明长城,东门改名为长乐门,意为祈求大明王朝长兴不衰,永保安乐。</p> <p class="ql-block">  明末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率军从东门攻入西安城,守将主动休书,射向城外,投诚李自成,东门不攻自破。李自成攻入西安后,改西安为西京,命令军民大修长安城,修护城河,修缮城上建筑等军事设施,使西安城比以前更加雄伟壮丽,后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打到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李自成遭受吴三桂和多尔衮满清军队打击,退出北京,逐渐败退撤回西安。崇祯十八年正月十三日,李自成放弃西安撤出东门时,命大将田见秀殿后,让田见秀烧掉西安城的仓库、宫室、街面、民房,以防自己走后被敌人利用,田见秀不忍西安城百姓生灵涂炭,又不敢违背李自成的命令,在李自成逃离后,仅火烧了东门城楼,城内火光冲天,才骗过了李自成,救下了西安城的百姓。东门城楼在清顺治年间由陕西巡抚陈极重建,毕沅也曾补修。清末庚子之变时,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逃至西安,从东门入西安城时,见迎接她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东南城角</i></b></p><p class="ql-block"> 是西安四个城角最好的地方,角台和角楼保存完整。东南角楼为正方形角台,边长约22米,高出墙顶1.9米,凸出墙顶1.1米。</p> <p class="ql-block">  城墙东南城角,夕阳下的城角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建国门</i></b></p><p class="ql-block"> 它的出现觉不是偶然。我们追溯历史,清顺治二年(1646年)的满城,就位于西安城墙内的东北隅。这里因军事需要,满人在城区东南区域南北走向筑墙御敌,遂又形成又一个方城,叫南城,与建国门相连的建国路便被圈入其中。南城曾是汉军驻扎地,作为军事区,屯兵、训练皆在此。这一地域,也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与军事、战争相伴,也就是这样,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建国路上开了门,故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建国门内相对的建国路街道虽然短小,却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无数历史名人都在此居住过,许多重要机构也曾在这里设立。据专家学者考证,唐代名臣长孙无忌就住在如今的建国路。民国时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重要人物张学良将军的公馆就坐落于此。如今张学良公馆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旧址基础上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全民族统一抗日的局面,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西安事变</i></b></p><p class="ql-block"> 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p> <p class="ql-block">  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p> <p class="ql-block">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临危受命,西安事变和平解决。</p> <p class="ql-block">  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和平门</i></b></p><p class="ql-block"> 开通于1953年,砌四券洞。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文昌门</i></b></p><p class="ql-block">紫气冲霄 高朋满座觞歌亮</p><p class="ql-block">文光射斗 瑞霭环城国运昌</p> <p class="ql-block">  文昌门与建国门、和平门、朝阳门同在建国之后修建,但与其他三座城门浓重的新中国年代气息不同,它的名字代表了长安城厚重的文化积淀,及“文化”“昌盛”。其所在位置自古为长安城的文脉学府之地,文庙碑林坐落城门之内,城门外是陕西省歌剧院、省乐团等文化机构驻扎地,文化气息不减当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碑林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位于文昌门里,是一座收藏、研究碑石墓志及其它古代石刻艺术品的博物馆,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主体。碑林中荟萃了中国古代精美碑石艺术,石碑众多,还有丰富的碑石墓志、石刻艺术品。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西安碑林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以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石台孝经》 </i></b><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宝级文物),是西安碑林的“迎客第一碑”。</span></p><p class="ql-block"> 刻于唐天宝四年,因为由皇帝李隆基书写孝经而注释,整个巨石又立于三层石台之上而得名。题额是太子唐肃宗李享用篆书写成的“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碑文内容是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治国之本和约束民众准则的“孝经”。碑侧面刻有唐玄宗的一段行书批注:“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故亲自训注,垂范将来。”《石台孝经》之所以名播寰宇,是因为他的经文与注文都是“开元圣主”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所书。</p> <p class="ql-block">  陈列国宝级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p> <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博物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b>唐昭陵六骏</b></p><p class="ql-block"> 昭陵六骏是原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由画家阎立本所绘,工艺家阎立德雕刻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乘骑的六匹战马,名称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乘骑的六匹战马,名称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曾刮过隋唐的雄风,经历五代、宋元的硝烟,见证了明、清的风云变幻和近现代的沧桑巨变,直到今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彪炳千秋,安稳如山。</p> <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千年历史,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但从18座城门上我们可以看出,时间在城墙上投射的文化印记。</p><p class="ql-block"> 解读城门就是解读历史回溯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城墙的雄伟和壮丽,更能品味古都的深邃、智慧和兼容并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感谢您的品鉴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欢迎转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