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凌晨一点多时,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事,之后便再无睡意,凝思长夜中。</p> <p class="ql-block">凝思于我最好的办法是写文。而我写文往往是漫无边际,跟着无序的思绪,如水般流到哪算哪。这与我偶尔凑兴与朋友们玩牌一样,被他们戏称“形散而神不散",其实我知道那句只是戏谑,散倒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写文时喜欢听着音乐,经典或抒情,纯乐或流行,都行,随一时心境了。</p> <p class="ql-block">听着音乐写文是有用处的,那怕对于人生来讲,过去或是现在,或是将来,悲也好喜也好,成也好败也好,顺也好逆也好,听乐的用处常常能够寻出经历中最触碰心灵的事来,会寻出那时的真,那时的纯,那怕会痛,也值得。</p> <p class="ql-block">我人生中最先痴迷的是写毛笔字,那时的年轻大约14岁上下,常常彻夜,把一瓶纯蓝墨水用得所剩无几。学写柳颜,学写小楷,学写隶魏,当时或有小成,只是并未坚持,太短暂,以至再提及时很惭愧,也很美好。</p> <p class="ql-block">但也有一样坚持了。大约18岁时,我迷上了围棋。刚学时连睡觉时一闭眼闪现的都是黑白子。不谈技艺高下,到如今我算体悟一点,棋风即性格,长短毕现,不会象在社会上戴上假面,可以遮遮掩掩。</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时代文化简陋,家里有一本极薄的《今古贤文》,是字就可以看,于是我无聊时就会翻看,从头到尾,很快就可以看完。无聊时候也多,累计下来便看了一遍又一遍。少年乃至青年,未经世事,看字不懂,但记住了,经年后回望,才知道理已融入血脉。</p> <p class="ql-block">如今生活好了,至少我买了不少书,浮光掠影,东翻翻西看看,无聊时这样很惬意。很奇怪的是,从儿时至今,我常常无聊,无聊便看看书。到如今,看书不是为了打发时光,而是为了慰藉不安的灵魂。灵魂孤独且忧郁,需要安抚,如对花浇水,总得周期式的持续着。</p> <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人生有没有意义,但知道如若有了兴趣,人生便如黑夜中有了一道光,明亮且温暖心灵。</p> <p class="ql-block">马未都年轻时是位编辑,却喜欢上了古玩,以至因此辞职,经年后成名成家。而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说话,娓娓道来,如旧年月的邻家长兄,很亲切。而我一喜欢,便去买他写的书,不看古玩的,看他闲侃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兴趣终归还在看书上,但只是看看而已。性格的短板早已暴露在14岁上下那年,学习书法浅尝辄止,不能深入。也早已暴露在18岁那年,爱好围棋虽持续至今,终没有登顶华山论剑,只在闲暇把玩中陶醉,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曾经记忆中还有什么美好的,我说有的。那时的画面早已在内心定格,那儿有一片孤寂的秋雨,有梧桐树上烈日里的蝉鸣,有沙河旁铁道边火车的飞驰,有夏夜满天的星星如眨眼……这些画面无字,是无字书。</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很感谢今夜那位电话来的朋友,他惊扰了我的眠,却让我拥有了一个凝思的夜。</p> <p class="ql-block">今夜,注定无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