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良辰2022年6月18日更新</p><p><br></p><p><b>一,疫情下的人生变故,逃离巴黎,悠然图卢兹,创办文学艺术民宿?</b></p><p><br></p><p> 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也改变了俺的人生。</p><p><br></p><p>2020年3月17日,眼看马哥的封城令就要实施,俺从巴黎仓皇而逃,不过逃得如蜗牛爬行, 驶出巴黎城就用了三个多小时。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爬行,俺终于回归俺的老巢:西南城市图卢兹。图卢兹是法国第五大城市、法国的航空航天制造中心、空客总部的所在地,也是法国第二大高等教育中心。</p><div><br></div></h3> <div><br></div>俺在图卢兹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疫情前暂时离开了图卢兹一段时间, 但俺的房子依然留存在这座美丽的西南法城市。 俺的房子位于空客总部背后,加龙河畔,每天丈量加龙河绿树成荫的河岸就成了俺禁足的主要内容。<div><br></div> <br><div>自由自在地禁足,日子过得蛮惬意,但时间一长就有点丧失方向感,下一步怎么走? 还回巴黎创业?当然不能去了。 留守图卢兹? 但又干点什么? 不能天天在加龙河边打量小鸟和汩汩的河水啊!</div><div><br></div> <div><br></div>在跨国大公司工作那么多年,虽然光鲜,但工作的压力和同事之间不言自明 的竞争以及所有大公司资本化的趋势让金丝鸟笼里的资深小鸟们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公司的资深功臣被踢出昔日的鸟笼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嗜好,也是一种比比皆是的现象。卸磨杀驴虽然有点难听,但却是资本追逐利润的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的资本化程度加深,具有创业和人文精神的老领导们也逐渐退休,公司的人文关怀被唯利是图所取代。<div><br></div><div>在国际公司打拼这么多年,酸甜苦辣已经尝尽,是否也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过离退休年龄还有好几年,总得圆润一下瘦骨嶙峋的退休金吧?</div><div><br><div><br></div></div> <div><br></div>笔者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俺最终听从了“救国不成就出国”的内心召唤,沦落为海外赤子。<br><br>出国后在国际职场上打拼了半辈子,经历过轶闻趣事万千,希望在老之将至之前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也希望动笔写下八十年代新一辈在海内外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希望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div><br></div> <br>良辰属于典型的老文青加老愤青,喜欢舞文弄墨,曾炮制出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系列文章,讲诉自己在海外所体味到的酸甜苦辣。而且还让这些裹脚布文章强占国内几大中英法报刊杂志的版面,而且一占就长达五年之久。疫情爆发以来退隐江湖并埋头写作的冲动时隐时现。<br><div><br></div> <div><br></div>也曾携带过半打法国艺术家去中国某城市的“国际研讨会”上装潢门面,和法国艺术家们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感觉他们个个象小朋友,天真烂漫,单纯可爱,于是彻底退出职业江湖,与“小朋友们”玩玩艺术的想法应运而生。<div><div><br></div><div><div><br></div></div></div> <div><br></div>何不打造个文学艺术民宿? 既在美丽的南法乡野休养生息,读读写写画画唱唱,又结交天下文人骚客,顺便赚点碎银子,让钱袋不要过于干瘪。<br><br><div><br></div> <div><br></div>在2020年禁足半年多后, 玩文学艺术民宿的想法就具体落实到行动中:出游南法乡野,寻找具有文化传承的法国古宅。<div><br></div> <div><br></div><h1><b>二,“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h1><br><br>2020年9月是夏假结束的时候,学生上学,成人上班。 天天在加龙河岸禁足的良辰也就踏上了巡视南法的上班之路。 沐浴秋阳,走村串巷,怀古抚今,寻找历史痕迹厚重的老宅。可疫情时而消停时而肆虐,俺也只好走走停停,东躲西闪。有一天居然在山间公路上遇到了自行车环法赛的队伍。<div><br></div> <div><br></div>五个多月时间打望了近100左右的老宅,终于心中有数,大概知道了自己对何种老宅的偏爱。 十七、十八世纪的老宅虽然历史及墙面颇为厚重,但往往缺乏窗户或者窗户太小,让室内黯淡无泽,霉气躲藏,幽灵最喜欢光顾这样的历史老宅。<br><br> <div><br></div>十九世纪的老宅才是俺的偏爱,这个世纪修筑的房屋空间较大,天花板较高,窗户几乎落地。既然与画家合作,总得听听画家的意见吧。<div><br></div> <div><br></div>俺泛爱有加,中意过好几处老宅,SAINT SERNIN村的古楼曾让俺忍痛割爱,<div><br></div> <div><br></div><div>朝圣之路CONQUES的古宅让俺怦然心动,</div><div><br></div> <div><br></div>BON SAINT ESPRIT 的罗马建筑曾让俺流连忘返,APT的步行街古宅曾让俺差点签约,<br><br> <div><br></div>PALMIERS的古堡房让俺垂涎三尺。<div><br></div> <div><br></div>REVEL的艺术民宅曾让俺春心荡漾, CARCASSONE的邻街古建筑曾让俺怦然心动。 画家夫妇的否定加否定让俺只好望宅心叹,马不停蹄地继续东奔西游。<div><br></div> <div><br></div>在游得“山穷水尽凝无路”之际,居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1年1月底的一天,俺在NARBONNE附近的CUXAC D 'AUDE镇打望完一幢18世纪的带花园和游泳池古宅,猛然想到一座临河的老宅可能就在隔壁村,于是就又驱车前往。车驶到河边,一排排百年老松闯入眼帘,显然这是一条古老的运河。<br><br> <div><br></div>在松树的尽头,一幢老宅矗立一步行桥头,显得那样古朴和健壮。俺一下就喜欢上了楼前的场景。 风水风水,此地有风,也有水。 主人不在,就在信箱里留下纸条。<div><br></div> <div><br></div>第二天来电让俺倍感亲切,居然用的是英语。俺昔日的空客老板是英国人,空客元老,绝对的绅士,对俺和蔼可亲,是俺的良师益友,更是贵人。 我对他充满爱戴之心。 自然俺对所有英国绅士都充满好感,包括老宅的房东。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俺就返回该村庄,这次带上了ROGER画家夫妇。 一进大门,我们就被老宅的走廊迷住了,三米宽的走廊不正好是最佳的画廊吗? 二楼的走廊同样宽大气派,俺和画家们会心一笑, 算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五个多月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嘎然而止。<br><br> <div><br></div>很快谈好价格,又很快在公证人那里签字画押,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老宅的主人。 老宅被英国EVANS兄弟作为民宿经营了二十年。弟弟NICK在疫情期间得了重病外加新冠,哥哥GREG到了退休年龄,实在不想再为人作嫁啊,再加上疫情期间民宿里空空如也,而且还要支付沉重的苛捐杂税,故他们去意已定。 再加上第三者弟媳的插足,两兄弟也只好不欢而散。 由于疫情的不明朗,老宅从肉价跌到了白菜价,俺捡得白菜一棵,正好用来做白菜肉馅“艺术煎饺”。 <br><br><br> <h1><br></h1><h1><b>三,古宅历史变迁</b></h1><div><b><br></b></div><p class="ql-block">古宅由原房东1875年开始在运河边修改, 1880年完工。住房分上下两层,再带一个酒窖底楼,每层300平米,总面积共900平米。当年房东购砖筑房的发票历历在目,而房东及同时代的建筑材料供应商早已烟飞灰灭。 本镇位于法国南部最大的产酒区朗格多克-鲁西永,距离古罗马帝国海外第一殖民地纳波讷NARBONNE13公里,距离地中海25公里,距离西班牙边境9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一百多年前这里小酒农林立,葡萄酒的质量和酒精度都千差万别。房东乃本镇历史上有名的葡萄酒贸易商,叫皮埃尔.塔布叶斯PIERRE TARBOURIES。他从当地小酒农那里采购五花八门、酒精度数高低不一的葡萄酒,然后把所购葡萄酒配制成度数相同的标配酒,装上南部运河的运输船,把成桶的葡萄酒运往巴黎、波尔多等大城市销售。<div> <br></div> <div><br></div>二十年前跨世纪之际,英国埃文斯两兄弟从房东媳妇的妹妹的孩子那里购得古宅,从此法国古宅落入英国人之手。<div><br></div> <div><br></div>如今该古宅最终为中国人所有,即本人荣升为新房东。“厉害啊,我的国!”“厉害啊,我的良辰!”。<br><div><br></div> <div><br></div>原房东皮埃尔.塔布叶斯幸苦一辈子,最后花5年时间建成豪宅,却实为为人作嫁,先为媳妇及媳妇之妹的儿女,后为英国人,再最后为中国人。 可见皮埃尔.塔布叶斯先辈具有共产主义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俺对他老人家充满敬意,曾去墓地向他老人家表示敬仰,但只见墓碑,不见墓影。无后之古墓,法国遍地皆是。发财后购地筑房,还不如及时行乐,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委屈自己?<br><div><br></div> <div><br></div>古宅位于萨莱尔多德SALLELES D’AUDE水乡的最高处,与邻宅相得益彰,鹤立鸡群,藐视洪水,绝对是本村昔日的豪宅之一。古运河在古宅前“葛优躺”,古宅时不时跌入洒满霞光的运河,倒影和本体交相辉映。<br><div><br></div> <div><br></div>运河上横跨一座埃菲尔时代的铁制步行桥,铁桥上步履姗姗,铁桥下驳船穿梭,构成了本村的主要的自然和人文景点。这里也是孩童们群聚、戏水、嘻哈打笑之地。 躺在古宅宽敞明亮的靠运河一边的房间里,目光可以直接触及骑跨运河的步行桥,也可以浏览穿梭而过的船只和古河中泛起的涟漪。<div><br></div> <div><br></div>“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古宅历史厚重,在村中老幼皆知,为本镇的历史保护文物。由于古运河横穿本村,在当时提供了交通运输的方便,也由于本村盛产葡萄,而那时的葡萄酒酒农大多从事小规模经营,故葡萄酒贸易商在此云集。 而TARBOURIES正是葡萄酒贸易商之一,TARBOURIES一家常年都拥有雇工,也曾把该宅底层供给雇工家庭居住,故当地原居民的父母辈不少都在老宅里住过。<br><br>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古宅也是本镇孩子们的云集之地。当年在楼道中疯玩,甚至学骑自行车的孩童们如今早已头发花白,当上了爷爷奶奶,有的甚至已经追随TABOURIES家族悄然而去。<br><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TABOURIES的儿子保尔PAUL曾经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曾为一战中受伤的法国伤员奋笔写诗,发表后把稿费全部捐给一战中的残废军人。可见老宅不但历史韵味十足,而且文化芳香四溢。<div><br></div> <div><br></div>二战后期,也就是1941年以后,德军曾一度占领南法,SALLELES D AUDE的每家每户都住进了德国占领军。老宅的二楼也被德军征用,曾经是德军在本镇的指挥部。 问及85岁的老邻居DANIELLE奶奶,她说德军其实并不可怕,她甚至还得到过德军叔叔的一颗水果糖呢,她说他们家与德国士兵相安无事。<div><br></div> <div><br></div>总之俺有幸购得法国历史老宅并正在让老宅从纯粹的民宿向“艺术民宿”转向,这个艺术民宿将被打造成“中欧文化、艺术、创作、阅读中心”,让自己和来客们体验一种中法休闲文化生活。屋内书籍,屋外阳伞松相忘于朝暮;“待渡口晚舟归,摘星月落酒杯,邀河山共悠醉。”<div><br></div> <h3><p></p><div><br></div><b>四,萨莱尔多德古镇、连接运河</b><br><br>萨莱尔多德Salleles of Aude 实属南法古镇,具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它于 公园924 年首次出现在书面资料中。然而该镇从古代就被罗马人占领,安芙拉利斯AMPHORALIS的考古遗址证明了这一点。由于萨莱尔多德拥有大量粘土、水、燃料和良好的交通设施,也由于其位于法国最大也是最早的葡萄酒产区,因此一个大型陶器作坊应运而生。那个时期萨莱尔多德的港口活动囊括葡萄酒运输,砖、瓦、管道、双耳瓶和日用陶器的生产。<br><p></p><div><br></div></h3> <div> 萨莱尔多德Sallèles-d'Aude 的捞沙工,摄于1920 年<br></div><div><br></div>后来,也就是说在1776 年,继南运河之后,法国先辈们开始在萨莱尔多德挖掘一条新的运河,以连接了南运河及纳波讷NARBONNE的罗宾运河LA ROBINE,故其名为“连接运河”,于是镇中心也逐渐向“连接运河”移动,配合运河两岸的航务和商务活动,运河边的活动在 19 世纪达到顶峰。当时在 “连接运河”沿岸水闸工、水手、驳船修理工、捞沙工及酒商随时可见。<div><br></div> <div><br></div>“连接运河”属于法国南部运河系列的之一,但又非南运河主干道, 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十六世纪的法国税务总管PAUL RIQUET在 设计南运河时并没有把古罗马的第一海外城市纳波讷(NARBONN)考虑进去,而是让运河直接通贝济耶BEZIERS和塞特港SETE,南运河可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经济命脉啊。纳波讷NARBONNE的商人们大为不满,请纳波讷的大主教DILLON到朝廷斡旋,100年后南运河终于与纳博讷原有的拉罗宾运河ROBINE相通。 那靠什么相通呢? 靠的就是古宅门前的这条“连接运河”。 <div><br><br></div> <div><br></div>“连接运河”通过奥德河将南运河与拉罗宾运河连接起来。因此,它是南运河和纳波讷以及新港(PORT LA NOUVELLE)之间的纽带。这条运河修建了11年,于 1787 年投入使用,也就是说大约在南运河(米迪运河)通航后的一个世纪后才启用。其总长 8 公里,共有 7 个古老的河闸,每一公里处就设有一个。河闸由法国航运部门(VNF)专门负责管理。<div><br></div> <div><br></div>因为“连接运河”比南部运河晚修100年,故岸边种植的树木除了法国梧桐外,还有雨伞松。 陪伴南部运河的5000多棵古梧桐大多因为患病而被砍伐,而阳伞松却还亭亭玉立,阿娜多姿,构成了本村的主要风景点之一,特别适合锻炼身体和修生养性,绝对是跑步、溜达、划船、坐船、钓鱼、遛狗、写生、照相、放松、娱乐的好去处。夏日在阳伞松的树荫下活动更是惬意而浪漫,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夜不思归。<div><br></div> <h1><div><br></div><b>五,运河桥、埃菲尔风格步行桥、AMPHORALIS罗马陶瓷博物馆</b><br><br></h1><h3>“连接运河”上横跨多座老石桥和一个埃菲尔时代的铁桥。其中的运河桥(Pont Canal)最为有名,是一座拥有 3 个拱门的渡槽桥,可让瑟斯河Cesse从运河下通过。此处由忒亚Truilhas 树林环抱,显得美奂美仑。</h3><div><br></div> <h1><div><br></div></h1><h3>而老宅门前的铁制步行桥,修建于1893年,即在古宅修建完毕的13年后落成,把运河两岸的镇民紧密相连,是十九世纪末萨莱尔多德火车站的配套建筑。铁路及火车站早已废弃,但步行桥却枯木逢春,于疫情爆发前翻新,2021年7月初刚举行了古桥翻新的落成典礼。</h3><br> <div><br></div>这步行桥是本镇的历史见证人,见证了古运河航运的飞黄腾达,铁路的修筑及衰落,葡萄酒业的兴盛,一代人又一代新婚夫妇们的结合及消失,马桶及洗衣锤同处一地的尴尬,马拉车的风雨兼程。<br><div><br></div> <div><br></div>如果说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杆,那么横跨古运河的铁制步行桥就是萨莱尔多德镇的标杆。而我的古宅就是运河边的又一古老的标杆,它们相望,相恋,相守,相映成趣。<div><br></div> <div><br></div>离开古宅往左拐,在阳伞松下步行两公里,就抵达2000多年前的罗马古迹安芙拉利斯AMPHORALIS。安芙拉利斯古迹是古罗马人和高卢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罗马时代本地区就是法兰西葡萄酒的摇篮,那时波尔多和勃艮第酒产区还名不见经传,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那可是罗马人传经送宝过来的啊。 <div><br></div><div>那时为了把葡萄酒送往古罗马和古罗马各个殖民地,本村大量制造运酒器皿AMPHORE,叫双耳尖底瓮,其实就是运酒坛,现在AMPHORALIS已经成了展示罗马时期陶瓷业的博物馆。<br><br><br></div> <div><br></div>自 1992 年开业以来,安芙拉利斯AMPHORALIS讲述了罗马时代300年间大量生产双耳瓮、瓷砖、砖块、管道、陶器和油灯的陶艺家和瓷砖制造商的故事。 如今多亏安芙拉利斯Amphoralis 遗址的发现,本地区罗马时代的辉煌才得以重现。<div><br></div> <div><br></div>除了安芙拉利斯AMPHORALIS和连接运河外,本镇还有其它文物古迹,如 “Le Calvaire”遗迹, 船闸Gailhousty及其傍边的古建筑等等。<div><br></div> <h3><p><br></p><p><b>六,良辰艺术民宿何去何从?</b></p><div><b><br></b></div><p> </p><p> </p><p>2021年4月入住古宅以后,第一届画展已于7月中旬举办。</p><p><br></p><p>两间窗外风景如画的创作室也早已装修完毕,古宅内还在循序渐进的修缮。古宅大门从原木色被油漆成中国红,与南法红酒相映成趣。前不久红色大门又被漆成蓝色,以便蓝窗艺术民宿名副其实。</p><p> </p><p><br></p></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来的蓝窗艺术民宿到底将开展什么活动呢? 画展?艺术培育?语言培训? 写作?写生?品酒?读书沙龙?主题讲座?气功武术?书法?茶艺?烹调?良辰新手宿主思绪万千,乱麻一团。总之,未来活动将向有益于大家身心健康方面发展,欢迎艺术家、作家、读者朋友们献策献计,同道同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手宿主一人在民宿扮演大大,完事缠身,忙得不亦乐乎,本文也一拖再拖,现在匆匆搁笔,不得不去体念体力劳动的乐趣。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文友们朋友锲而不舍地催促,在此就瞎写一篇,希望能够吸引粉丝及读者们的眼球和心灵,让我们一起玩南法,乐南法,玩得高雅,乐得艺术,玩得身心愉快,乐得心花路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利用本文顺便做一个读书广告,本艺术民宿中英法书籍应有尽有,包括文学名著、政治揭秘、心理学、语言教学、逸闻趣事、历史地理等书籍。<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3日,欧美作家笔会在民宿顺利召开。</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笔会结束后到会den作家朋友们又在民宿留下了不少自己攥写的书籍。<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欢迎海外的学者、教师、作家、学生等所有右派、臭老九、公知、书呆子过来阅读,学习,交流。为了鼓励书虫们啃书,凡阅读完一本书者可以减免房费10%,阅读完两本书者可以减免房费20%,阅读三本书者以上可以减免房费30%。欢迎有识之士来南法读书,不读白不读,读了也白读!</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div>写到这里,得申明一下,蓝窗民宿在当地经营了20年,上了GUIDE DE ROUTARD ,被诸多网站头榜推荐, 颇有名气。 旺季时游客络绎不绝。 欧洲客人简单,容易接待, 是民宿的客源。 新宿主在此写文,不是为了扩展客源,不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而是想结交一些志同道合、三观一致且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文友,想和有情趣的朋友一起做有情趣的事,愉快地走入夕阳红。 </div><div><br></div><div>故恕不接待大陆土豪以及一切习惯五星级服务的阔佬。 </div><div><br></div> <div><br></div><div>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r>水不在深,有龙则灵。</div>斯是陋室,惟吾得馨。<br>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p><p class="ql-block">可以调素琴,阅金经。</p><p class="ql-block">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r>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r>孔子云:何陋之有?<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外游子,副部级群主,民间大屎,裹脚布写手、业余工匠、业余大厨、业余油漆匠、业余熨衣工、业余翻译、蓝窗艺术民新手宿主良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辰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巴黎高等管理学院,先后为西南大学教师、外交部随员、空中客车白领、施耐德电气集团白领,现为成都中法生态园驻法亲商大使、四川译讯公司驻法国代表、蓝窗艺术民宿宿长。<br><br></p><p class="ql-block">良辰用英法中写作,反应其海外生活的故事连载于“英语学习”、“英语沙龙”、“海外英语”、“英语二十一世纪报”、‘“法语学习”、“世界博览”、“南方周末”、“羊城晚报”等报刊杂志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辰2021年4月购买南法蓝窗民宿,并正在将该民宿转型为中法文化艺术民宿,以促进中法文化艺术的交流,并在此计划撰写海外华人的奋斗史。<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蓝窗艺术民宿</p><p class="ql-block">Les Volets Bleus</p><p class="ql-block">43 quai d'Alsace,11590 SALLELES D'AUDE</p><p class="ql-block">France</p><p class="ql-block">http://www.les-volets-bleus.com/</p><p class="ql-block">E-mail: liangolivier@hotmail.com</p><p class="ql-block">GPS: 43.259028 (lat), 2.947651 (long)</p><p class="ql-block">Telephone: (+33) 468 468 303 or 0468 468 303 from within France</p><p class="ql-block">Mobile:: (+33) 658614279 or 0658614279 from within Fran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