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所年轻的市直学校,汇文学校建校初即把阅读作为一个项目来研究,将阅读项目深耕细作,将自觉读书的种子厚植到师生的灵魂深处,力争将全民阅读打造成学校喊得出口拿得出手的一张名片。项目既要求师生注重对文本的输入,又强调对文本的输出。课前微分享,征文月评比,尤其是结合文段进行随文练笔的研究,已小有成果。学方法,用方法,把阅读落到实处,让师生的变化显而易见。然而每一个项目的有序推进,多多少少会历经点磨折。项目开启的瞬间,总是辅以美好的描绘;过程的实施,需要每一个成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不计得失的付出。阅读的过程中,你也会不期而遇各种各样的困惑,就如同一只幼稚的青蛙,抬头看到的也只是井口大的那片忽而蔚蓝忽而沉郁的天;仿佛一只年迈的蜘蛛,走不出的也只是那个风雨中摇摆不定的网。迷惑,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 是时候,引领阅读的智者显身了!</p><p class="ql-block"> 很庆幸,2022年6月16日,收到了寿光市乡村小学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学研讨会的通知。17日,我们汇文小语团队全体成员端坐一起,跟着阅读名校的老师们开启了阅读教学的新篇章。以后的以后,我们不再穿着新鞋走旧路,我们不再守着一方沃土只会挖掘脚底下的小小窝。</p> <p class="ql-block"> 让乡村孩子慢慢爱上阅读,这是王银兰老师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做法。慢慢爱上,细水长流。正如燎原的星火,正如源头的活水。阅读与写作完美结合,不走过场,实实在在。</p><p class="ql-block"> 佩服她在写作课上的五评五改。从一到五,只是数字的变化,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来说,那就是质的飞跃啊。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与曹雪芹相比,王老师的五评五改,有过之而无不及。</p><p class="ql-block"> 反观我们的习作点评与修改,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p><p class="ql-block"> 兵熊一个,将熊一窝。我们总以为自己的学生视野不宽,眼界不够,内容空洞,语句不通,那么请对标王老师:我们在习作课上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学生就是我们的镜子。</p><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老师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她,润物细无声。她的学生今天也回馈给了老师一份幸福:爱上阅读的他们已慢慢地在蜕化为蝶,他们在写作的天地里已经崭露头角了!很明显,行动派的王老师用她的大智慧,把台头中心的阅读教学推向了新的高度,而这高度,是常人触摸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阅读团队,不正需要王老师这样的引领者、带动者、实践者?</p> <p class="ql-block"> 耕耘与阅读,在我眼里,本就风马牛不相及,然,营里西黑前小学用铁的事实告诉我: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p><p class="ql-block"> 西黑前小学,大地主。十亩农田,稻菽翻起千层浪。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耕种的快乐,收获的快乐,分享的快乐,畅想的快乐……这哪里是一所村小,这明明就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不必说门厅、教室、走廊琳琅满目的文化,也不必说农学院古色古香的氛围,单是高赛梅老师,已惊艳了时光。</p> <p class="ql-block"> 名师,名作。我想西黑前小学有今天的名气,高老师功不可没。年轻教师有成长的念头,就要去抱名师的团:有师傅前面领着,会少走许多的弯路!</p><p class="ql-block"> 农耕,也是文化。从高老师的介绍中,《观刈麦》《落花生》……名诗名篇再次在我们的心中被唤醒。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多么像我们这些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明知道有时候你在台上苦口婆心仍旧未必有好的收获,但,就是一个劲地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每节课,都如同最后一课!教师,也是落花生般的群体。花生的用处很多,教师一样:心理按摩师,思想航标师,学法指导师,行为矫正师。</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十亩农田,但我们可以给学生开辟思想上的一亩三分地:用阅读为种,用写作为锄,用鼓励来浇灌,慢慢等一个春华秋实。</p> <p class="ql-block"> 北洛中心小学王洪玉老师汇报的是《经典诵读课程,浸润农娃心田》。北洛中心致力于经典诵读,成绩斐然,这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多年前,我有幸跟随学校领导亲临北洛中心,实地见证了她渗透到骨子里的落落大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们校长亲自解说和和和新新——我第一次理解了“和新”文化,并对眼前这个侃侃而谈且又兼济天下的校长由衷佩服。他亲自带我们参观阅览室、书法室、材料展览室……事隔多年,我仍然觉得那一次参观学习人间值得。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今天再听汇报,耳目一新。与时俱进,但又不忘初心。北洛中心,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一个领跑者。文化自信,在我心中,这是对北洛中心经典诵读最好的诠释了。</p> <p class="ql-block"> 向上生长。犹记得线上教学时,周主任曾经用过此话。希望这个团队枝繁叶茂的心情,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愿我们每个小语人都能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年轻的杜甫壮志满怀,他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也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不是寂寞的。我们不是“只有敬亭山”的李白,也不是“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是“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也不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张继。</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周主任带领的寿光市小语团队,有支持我们干事业的学校领导,那么,各位,在阅读的万里长征中,万水千山总是情。李白诗云: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诸位同仁,我们用脚步丈量着每天的付出,用文字书写着教育的情怀,山顶见!</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课程的最高峰,希望都留下每一个人的名字。师者,独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郭秀霞</p><p class="ql-block"> 审核:崔艳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