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无线电厂(七一三厂)大片废弃的厂房、宿舍、办公楼等

希望

<p class="ql-block">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蛟潭镇兴溪桥村的原江西无线电厂(七一三厂),七一三厂是三线建设的产物,是一家为军队研制生产电子装备保密军工企业和生产民用青竹牌收音机企业。原繁华热闹的独立王国,现在大片建筑废弃在山谷中。</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自1964年起,我国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工企业“三线厂”建设。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企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寻找童年的记忆,40多年前,每年的暑假,我父母要上班,只好跟姐姐来到地处深山的三线厂,写作业,吃住玩,看电影,那个年代比较奢侈的活动,在城市有点难,在地处深山的三线工厂,有着特别的优惠,连我们镇巴佬都羡慕他们……当时这些工厂都是一个“独立王国”,机关、邮局、银行、后勤、医院、学校、商店、车队、托儿所、文化楼、露天电影、广播电视等一应俱全。虽然远离城市,但生活水平高,文化活动丝毫不亚于城市。​ </p> <p class="ql-block">遍布厂区、家属区的有线大喇叭,每天早上6点半喇叭里开始吹起床号,然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伴着新闻人们开始吃早饭,开始骑着自行车奔向车间和学校,最后大喇叭以《运动员进行曲》或《三大纪律八项主义》结束广播。早中晚各广播一次。</p> <p class="ql-block">三线厂的小孩胸前都挂得有一把家门的钥匙,因为家里除了上班的父母就是小孩自己了,学校不会天天补课,下课了就自己打开家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p> <p class="ql-block">三线厂的小孩都会游泳,一般三线厂在选址时就考虑到水源问题,都是沿河而建,厂区一般都有条十分干净清澈的小河,夏天的河里就是三线厂小孩的天然游泳场,小孩们无师自通,从狗刨开始学会了游泳。</p> <p class="ql-block">露天电影,暖和的天气里每周1--2场,下午小娃儿们就开始占位子了,没占到好位子的还可以看银幕的反面。后来有电视了,露天电影就消失了,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的时候,就在露天放投影电视。</p> <p class="ql-block">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每家都有几辆自行车,上班时由自行车汇成壮观的长龙,三线厂5--6岁的小孩都会骑自行车,那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车技都很高。</p> <p class="ql-block">四川话、普通话、东北话、上海话。。。。。应有尽有,农转非的普通话都说得十分流利。</p> <p class="ql-block">半军事化管理,那里最早时车间主任叫连长、工段长叫排长、小组长叫班长,很长一段时间是军管会的军代表是厂里的老大,任何事情是军代表说话才着数,军管会主任是一言九鼎。</p> <p class="ql-block">如今再次走进这个废弃的厂区,已经无法让人感受到过去的辉煌。一栋栋楼房荒废着,院内已经长满青草。低矮陈腐的职工宿舍显得死气沉沉,毫无活力。高大宽广的厂房现在已是破败不堪,高耸的水塔,斑驳的墙体,生锈的铁栅栏。没有了忙碌的人群,没有了喧嚣的机器轰鸣,只有一片宁静,静得落叶有声。</p> <p class="ql-block">随着九十年代国家体制的改革,大部分三线厂经历了改革合并重组,也有很多三线厂原来的闭塞性被打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