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北京红西路军研究会红军故事宣讲团第二期成员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分两组宣讲红军故事。
第一组新华镇:西路军老战士欧阳毅将军之子欧阳海燕、夫人施钧慧。
第二组寥泉镇:老红军左齐将军之女左凌、西路军老战士蔡长元将军之子蔡小心,西路军骑兵师长杜义德之女杜红。
深入基层讲红军故事,效果很好,红军故事宣讲活动第二站告捷! 1936年12月30日,红西路军进驻临泽,在这里宣传抗日,创建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西路军将士转战于蓼泉、刘家墩子、倪家营子、三道柳沟、梨园口等地,经历了进攻、防御、东返西征、反复突围,与国民党马步芳部进行了最残酷、最悲壮的血战,歼敌万余人。西路军2万多名将士,用血肉之躯坚决执行了党中央和军委的战略部署,为策应河东红军战略行动、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宣讲团晨早第一站参观了梨园口战役纪念馆,这里原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座落在临泽县东郊大沙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是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
临泽曾经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是西征停留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伤亡人数和战斗遗址最多,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原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座落在临泽县东郊大沙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是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设的西路军烈士陵园,现已建成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模拟总指挥部和汪家墩雕堡等褒扬革命烈士的纪念建筑。以梨园口战役纪念馆为中心,辐射红西路军下营总指挥部、汪家墩碉堡、栓马桩、红军墙、血战梨园口等红西路军战斗遗址,构成具有革命历史回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胜迹。 陵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纪念碑、烈士墓、将军亭、双拥馆点缀其间,侧旁天鹅湖、儿童乐园、博物馆等别具特色,构成集瞻仰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陵园中心是中共临泽县委、县政府树立的烈士纪念碑,庄重肃穆,气势宏伟。碑正面是徐向前元帅题字“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字型工整,用生铁镀铜铸成,金光闪烁。碑高19.36米,宽3.1米,厚1.2米。象征着1936年12月底红西路军进驻临泽。碑座的三级台阶象征着五军、九军、三十军三个军组成的西路军。碑背面是原临泽县副县长、爱国民主人士陈生蕃先生撰文、书写的碑文:“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国民党马步芳部队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七十余天,数千烈士壮烈牺牲。
陵园主道两侧树木成行,花圃葱绿,两座造型自然的人工山拔地而起;公墓前喷泉如注,池水涟漪。环顾其境,清爽幽雅,庄严肃穆。
从烈士纪念碑向南走百米左右,拾级而上,是周长4000多厘米、直径2000多厘米、高600厘米的烈士公墓。墓周围墙为大理石花草浮雕,地面是砖砌水泥筑成围栏,并筑有大理石围栏。 梨园口纪念馆内烈士公墓里掩埋着两千多名红西路军将士的尸骨,公墓上奇迹般的长出一课高高的杨树,杨树的树枝断面呈现出非常规则的五角星,人们说这是西路军的鲜血浇灌的,故称此树为红军杨。
据记载,西路红军在进入甘肃后遭受到西北匪首马步芳的残暴杀害。一次在祁连山下经过惨烈的战斗后,又有108名红军战士因弹尽粮绝落入马步芳手下一个叫“麻皮阿六”的匪徒手中。战士们受尽折磨后被带到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麻皮阿六”令他们每人在此栽一棵杨树,并承诺只要树栽活了就可以让他们回延安。战士们听后先是万分沮丧,既而是无比兴奋。他们何尝不知,要在这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上栽活树无异于比登天还难,但是回延安的信念让他们忘掉了一切!也正是这坚定的的信念创造了奇迹,在第二年春天,战士们惊喜地发现108棵树竟全部吐出了新芽!当他们兴奋地找到“麻皮阿六”要求他兑现承诺时,“麻皮阿六”竟翻脸不认帐,将他们全部杀害,并把尸体埋在各自所栽的树下。后来,人们发现这108棵杨树每段树枝中间都有一颗五角星,就象红军战士帽前的红五星一样鲜红。树芯的截面是一个很正规的五角星,并且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树枝犹如青竹一般生节但有不会从节中生枝,而五角星的树芯截面也只有在生节的地方才会出现。
版本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甘肃,遭到盘踞西北的军阀马步芳部重重阻挠,凶残的马家军在武威杀害了上万名红军战士。那一天,武威的上空阴云密布,烈士的鲜血流成河……,来年开春,在掩埋烈士遗体的万人坑上,奇迹般地长出了一株株杨树。由于有充足的鲜血浇灌,杨树的枝条铭刻住了红军的英灵,五角星是红军的鲜血染成。后来,武威解放,这里成了人民军队的驻地。驻防部队感念烈士的遗愿,就把这些骨子里渗透着五星的杨树誉名为红军杨。
版本三:1937年,红军西路军过了黄河以后,在古堡里和惨无人道的马家军发生了殊死战斗,女红军被马军抓去后绑在城堡内中心大道的白杨树上,为了威逼口供,没有人性的土匪们对这些女红军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酷刑,女红军的鲜血喷洒在白杨树干上,渗入白杨树的树根,从此以后,那杨树便显得枝叶婆娑,气势非凡,它们就像一柄柄利剑,刺向蔚蓝色的晴空。
版本四:新城大院的营房原名称为“满城”,建于1737年(乾隆9年)。清王朝破灭后改作兵营,国民党马步芳部长期驻扎在这里。1936年底至1937年初,浴血奋战的红军西路军兵败河西后,被俘的一些同志被关押在这里。马家军给红军战俘分配了植树的任务。这些杨树就是当年红军战士忍辱负重栽种的。他们在马匪的鞭挞下,忍受寒冷饥渴,精心护理着每一棵白杨树,树是活了,但植树的红军战俘却大部分惨死在马匪手下。于是红军杨与红军战士共同在荒漠的河西抵御风沙、抗击干旱,创造着戈壁风沙植树造林的奇迹,他们给后人留下了高大的红军杨,以及那象征着红军英灵凝聚和升华的颗颗五星。
所有版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红军杨象征着红西路军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不朽的红军精神。 欧阳海燕在西路军纪念馆找到了父亲在西路军编制中的名字。 “这是我的表舅吴先恩。”蔡小心说。西路军悲战期间蔡小心的父亲蔡长元就是跟着吴先恩爬出了死人堆、乞讨要饭、辗转祁连山,走了三个多月才走出了河西走廊的。 宣讲团成员来到梨园口战役场地,这里竖立着一个高高的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远处山上铸造了四个大大的字“西路军魂”。 抚墓望天,追思先辈。1937年3月,蔡长元将军经历梨园口恶战,受伤苏醒后身边布满了尸体,一步步从这里爬了出来。骑兵师师长杜义德率新组建的骑兵师(实际只有三四百残骑)前来营救九军徐海松,遭遇两个旅的马家军骑兵,惨受重挫,骑兵师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1937年3月,红西路军将士冒着严寒,凭着顽强的毅力,用两条腿和敌人的骑兵争时间,抢占梨园口,控制进入祁连山的要隘。然而部队刚刚到达,敌人的骑兵也跟踪而来。为掩护前锋红30军和总部,担任西路军后卫的九军将士拼命与敌争夺梨园口两侧的山头,不到半日,九军仅剩的半个团约1000余人仅有少数人突围,军政委陈海松壮烈牺牲。
梨园口战役后,西路军离开临泽,就近撤向祁连山深处的康隆寺。至此,西路军在临泽苦战70多天,经历大小战斗40余场次,其中牺牲百人以上战斗10多次,消灭敌人1万多人。陈海松、熊厚发、郑义斋、曾日三、吴永康、李屏仁、杨焕章等7名军职和70多名团职以上优秀将领及6000多名年轻的红军战士把鲜血和生命奉献在了这里。临泽,也因此成为西征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战斗遗址和伤亡人数最多的地方。 特邀摄影师: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