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挪在茂林修竹之间 一一江西共大大港林场散记

卢洪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攀山途中,晓芬怕晕车,摇下了车窗。一阵山野清风袭来,车上所有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呼喊着痛快。卷入眼帘的不再隔有一层玻璃,眼瞅着漫山的毛竹一片片地往山下丢去。枯藤老树,树影婆娑;茂林修竹,竹姿婀娜。林中的鸟儿还有虫子的低吟高歌,盖过了马达的轰鸣,好像演绎着赵忠祥《动物世界》的故事。我们一招手,后面6辆车的驴友们心领神会,全部开启了车窗,共享着山野的灵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与江西农大王锦祥老先生刚结束“共大精神研讨会”,我们就风尘扑扑地来到奉新和宜丰交界的大港林场,和69、70届我的同学回顾当年在林场的劳动生活,我俩还带了一个任务,就是消化理论会上的务虚,深入大港林场的实际来体会“共大精神”的实质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耄耋之年的王老师,记不清是第几次到大港,但永远忘不了的是第一次。那是在上个世纪,距今70多年。1958年10月,黎超校长率领1500名师生到奉新与宜丰交界的大港山,砍伐木竹,垦荒围林7900多亩,创办共大大港林场。那时的王锦祥和他800名年轻的同学,仅半年时间砍伐毛竹60多万根,运送下山后出售,为学校筹集了人民币38万元,这可是共大开办掘到的第一桶金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翌晨,我六时左右起床,想去看日出。远远地看见了鹤发童颜的王老师,他踌躇不前,心情有些凝重。“洪献啊!看到这平坦的山路,我却想到七十年前的地势崎岖。那时山上本无路,所谓山路是同学们劳动的脚印。后人踩着前人的步履,就成了道路。同学们砍伐的竹木要运下山,是用肩膀扛的,不顾泥泞土滑,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一天任务近二十根毛竹。要转运到山下的上富公社太远,靠得是临时用五根毛竹梱扎出的索道,毛竹都是通过索道滑行下山的。有时堵住,同学得爬上去清理。一不留神被飞过的毛竹打得皮开肉绽。毛竹传到上富,在那里扎好竹排,送入水路,我们才能够按数取钱。同学们生活非常艰难,所有的日常用品还得自己到上富公社去背,十几公里山路走起来都气喘吁吁,还要背上几十公斤。同学都特别年轻,许多是还是从上海、南昌来的大城市的孩子,破天荒地经受了这么严峻的考验。万事开头难,没想到是这样难!”他喘了口粗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过现在回想起来,省政府看似简单的一个决策,表面上是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深层次地看,是从长计议,利用这一大片竹林的砍伐,培养了劳动大学的首批学生劳动的观念,奠定了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办学精神。否则就不可能产生一批批具有劳动观念的共大学生,当然也包括你们那批中学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回大港林场旧地重游的大多数是近七十的老头老太了,他们1969年来共大还是中学生,是南昌二中、二十二中迁校到共大的初中生。曾经在大港林场学习劳动的学生二连和十三连的同学最为激动,他们在圆半个世纪少年梦。更加安奈不住心情激荡的是十三连的女同学,她们居住的黄泥坪住房还在,虽然破烂不堪,颓垣断壁。但一息尚存,还留有她们的念想。睹物思人,回忆起她们的花季,披着坎肩,穿着草鞋,系着草绳,别把坎刀,这就是她们的美。“不爱红妆爱武装”,每天完成近二十根毛竹的任务,骨头都散架,还得爬几里路的陡坡到山腰上的黄泥坪休息,来不及洗漱,倒到床上就酣睡不醒,。在宿舍的残垣中,我们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雕有“邱公庙”三个字,我们终于明白,女生们住的原来是一座古庙,难怪庙的两旁有一公一母的两棵千年银杏,它们无疑是姑娘们成长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林场的山下有个叫撮箕埚的地方,有一个破旧的车间,二连的同学大都比较回避这个地方。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同学们在用电锯锯竹片,突然一片竹片斜飞出来,恰好扎向了一位女同学的眼睛,随着一声惨叫,只看到鲜血如注,从她的指缝里流出来。当大家用担架抬着她飞也似地下山到医务所,手忙脚乱的赤脚医生问道,眼球呢?他们又连忙跑回去,在电锯旁找到了这只眼球,沾满了锯屑连鲜血都看不着,那又能怎么样呢?!十五岁的少女就这样失去心灵的一扇窗户,能不撕心裂肺吗!唇亡齿寒,女同学倚在树上痛哭不已,男同学用他们的发泄方式,将拳头捏得嘎嘎作响。那时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的危险性,已经超越了这些中学生忍受的程度,但是他们熬过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靠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建立起来的,是靠一代一代的共大师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而维系的。但出于种种原因,作为共大标志性的财产将军洲农场、南湖农场都被转让了,只有大港林场硕果仅存,如果不好好维护和巩固,恐怕也难维系。交谈起这一担心,同学们和林场职工都很性急,如果没有大港林场这个历史性的象征,如何去宣传和领会江西共大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精神实质。发扬共大精神,光停留在理论上的探索,缺乏实物的有力考证,那只是一种空谈。大家强烈要求,除了共大校门的复原外,对大港林场要在原有基础上巩固发展,成为学校的教学基地,更重要的是宣传共大精神的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晚,同学们不顾疲劳,聚集在场部门前的空地上,办起了篝火晚会,对着星空唱着《共大赞歌》,围着篝火跳起锅庄,西藏舞,还有芭蕾舞和京剧清唱。余兴未尽,大家久久不舍离去,对林场的悉心安排,表示了十分的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春不再,初心不改;共大不再,精神尚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