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爷讲国宝16战国 鹰顶金冠饰—历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何来何往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篇</b></p><p class="ql-block"> 这事儿发生在鄂尔多斯草原。1972年,生活在这里的王美子老头儿,76岁了。这么大岁数还在杭锦旗阿鲁柴登这个地方挖龙骨。挖龙骨干嘛呢?卖给中药铺。那个时候的人呐,生活十分不易。龙骨,就是动物骨骼药材。甲骨文的发现就与它有直接关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匈奴墓葬群的发现</b></p><p class="ql-block"> 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发现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他心里一动,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的符号很像文字。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把每片龙骨上面相似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商人们找到了龙骨的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出土了一大批龙骨,以龟甲和牛肩胛骨为多,所以就把它们命名为“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  王美子挖到龙骨的同时发现不少的棱形铁棍,上面有金片,这金子总是好认的,然后就继续挖,陆陆续续发现了一堆,有各种材质的器物。这要搁今天,王美子自己就独吞了。当时的人可没这概念,王美子老人就赶紧回村报信儿,这一报信儿,挖的人就多了。那个年月,文物保护意识差。有人拿到了这东西就奔了银行,到银行去卖呀。这银行也邪门儿,鼓励去挖。我们今天的银行没别的事儿,就是存款取款,可当时的银行能收购金银。那时候的人为了金银称重,把松石和宝石都抠下来扔了,搁今天怎么也得把它穿成串啊。后来银行里有明白人,就往上反映,上面就派人来了,看了看就宣传,说这是文物,有价值,要好好保护。再后来,文物的专业部门就来调查。这一调查不得了,发现这是一个匈奴的墓葬群。要知道,鄂尔多斯地区是匈奴人过去活动的中心。匈奴的墓葬由于埋得很浅,经风沙移动,逐渐风蚀就暴露出地表,所以才被破坏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得讲讲,这草原的丧葬文化跟中原的丧葬文化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儿呢?它埋得浅。你比如马王堆汉墓,最深的达16米;曾侯乙墓深达13米,汉代的诸侯大墓深10米,这是起码的。可草原不是这样。草原挖得浅,直接埋了,以后也不来祭祀。还有一种葬法叫“垒石葬”。把这人搁平地上,捡点儿石头就埋了。那么这批匈奴墓十分可惜,因为破坏得严重。后来去挖掘的时候也找到了一匹重要文物:其中金器有218件,银器只有5件。有一件非常重要,它主体是黄金的,但镶嵌有松石,这就是鹰顶金冠饰,俗称匈奴王金冠。它是由錾刻而成的,由冠顶和额圈组成,冠顶上装饰着一只展翅的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匈奴的文化背景</b></p><p class="ql-block"> 匈奴是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期就与赵国、燕国、秦国发生冲突,汉朝时非常强盛。后来在十六国时期还建立了地方政权。按照《史记》的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末代国王夏桀的遗民。后来有西方人研究发现,认为匈奴是斯基泰民族的一支。匈奴是到了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的游牧民族,它以狩猎、游牧以及畜牧为主,依靠的畜牧主要有马、牛、羊三种,其中又以马最为重要。饮食当中,吃肉、乳制品,特别普通,但他吃马肉。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吃马肉的民族是非常少的。有一种说法,北匈奴的一支最终落户于匈牙利。你看匈牙利的匈跟匈奴的匈是一个字,匈牙利人在喜庆的时候还吃马肉。有时候他们也会吃鱼。</p> <p class="ql-block">  汉服宽松,没有束缚,走起来好看,但打仗不成,它兜风啊。胡服紧身不兜风,胳膊、腿全能腾出来,便于骑在马上射箭。汉族人最擅长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最不擅长的就是学习完别人的长处以后,自个儿回不到自个儿的原地来了。古籍上对胡骑的形容就八个字,叫“来如飞鸟,去如绝弦。”从描述上就能看到当时匈奴的移动速度给我们产生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来如飞鸟,非常容易理解;去如绝弦,就是箭在弦上,一旦你松手,这箭就“噌”地一下出去了。匈奴的游牧文化是一种蒙古、辽金渔猎游牧的混合体。匈奴有完善的军事装备,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平时作为交通工具,战时则成为战马。匈奴与汉族的冲突源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是定居的,他们是游走的,生存理念不同就容易发生冲突。他们依仗于马打仗,我们用牛耕种,牛比马的力量大,但玩不到一块儿去,那就得一方把一方征服了。一开始我们打不过匈奴,我们马不如人家,如果骑牛打仗估计就我们赢了。你看日语中,日语中写得比较严谨,游牧民族写成骑马民族,比较准确。人类文明中的冲突都是因为理念不合,三观不同。打不过人家,就得学习。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故事,载入史册,大家都知道,叫“胡服骑射”。</p> <p class="ql-block">  赵武灵王叫赵雍,当年他只有15岁。赵武灵王,让自己的精锐部队,弃车乘马,加强了它的机动性。赵武灵王的改革立刻就得到群臣的反对,说这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这三件事儿一开始都会有强大的阻力,但你面对强大的敌人,你不变就是死,只能变。汉代以后,骑兵变成了战争中的主力。尤其西晋发明了马镫以后,战争就变得异常残酷。这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中外都有漫长的骑马打仗的历史,延续了两千多年。我们中国的骑兵,到了1985年才撤去编制。我们过去国庆检阅,都有骑兵队伍从天安门广场走过。</p> <p class="ql-block">“冠”在古代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骑兵作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头,要戴头盔。头盔多为金属制,十分笨重。一到了安全地带,第一个动作就先把这头盔摘下来,以减轻沉重的负担。这样脱帽就意味着没有敌意,如到了友人家,为了表示友好,也脱盔示意。这种习俗流传到今天就是脱帽礼。头盔是帽子的一种。在古代,帽子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戴的,平民戴不起帽子,以巾裹头,皇帝当然要戴帽子,这帽子叫什么呢,叫“冠”,冠明显要高级。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就是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金冠。</p> <p class="ql-block">  过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戴冠,可惜咱都看不着了,秃着脑袋肯定不行。现在戴冠这种文化的遗存,比如教皇戴冠,显示地位;再有就是我们的选美,夺了冠以后给戴一皇冠。所以比赛中叫夺冠,就是这么来的。这冠字有两种读法:加冠)进爵,沐猴而冠,说的都是这“冠”,读法有所区别。冠在古代很重要。古代20岁成人礼,今天你还在学校里读书呢,古代估计都能当爸爸了,再过几年没准儿就能当爷爷了。所谓冠礼,就是长辈给你戴上帽子,表示长大成人,得肩负各种责任了。首先是对家庭的责任,你有老婆、孩子、父母,中年男人还是很辛苦的。第二是对宗族,如今宗族概念很淡,代之的就是社会的另一个层面,比如单位、邻居,过去一个楼道里的人都会互相照应着,去接个孩子,搬个煤的。再有一个就是国家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担负起国家责任。古代多说“家国”,就是这个意思——家国永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于匈奴王金冠</b></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讲的这个鹰顶金冠饰,是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这件东西年代大约是战国晚期,距今两千多年了。重量有1211克,不到两斤半,两斤半顶脑袋上头,挺重的。他脑袋上不光是这个金冠饰,还有帽子呢。鹰高六七公分,鹰头和脖子是松石的,其它部分都是黄金的。半球形的黄冠上有四匹狼四只羊相互交叠的画面,下面的额圈则是卧虎、卧羊、卧马。它材料比较简单,就两种——黄金跟松石。这松石肯定是西域来的,它呈现蓝色,游牧民族利用松石早,我们汉人利用松石比较晚。匈奴自己没有文字,《史记·匈奴列传》是这样描述的,说他“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一言九鼎,说话算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马爷说</b></p><p class="ql-block"> 匈奴没有文字,但留下了证物。这件鹰顶金冠饰,画面很温和,狼与羊,都叠加在一起,尽管羊不是很高兴。这鹰,比较肥壮,猛一看像鹦鹉。其它动物都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态。这冠是一个和平时期代表礼仪的冠。我们可以猜想,在某一个节日,匈奴王戴着此冠,穿着华丽的衣服,对酒当歌,载歌载舞。这一景象是匈奴与汉族人共同的期盼。可惜,这永远只能是美好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