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巴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伟(青碧冰雪山水)

<h3>  由于近几年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家乡巴彦,西郊公园周边的环境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前不多见的鸟类,今年不仅出现在西郊公园,而且还把这里当成它们的栖息地,在这里繁殖后代。<br>  我和我的几位鸟类摄影爱好者好友,经过近一个月的西郊公园蹲守拍摄,用视频和图片拍摄记录了这一时段,在西郊寻找捕食昆虫,孕育幼崽的几种鸟类,分享给大家。</h3> <h3><br>白鹡鸰(学名:Motacilla alb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全长约18厘米,翼展31厘米,体重23克,寿命10年。体羽为黑白二色。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飞行时呈波浪式前进,停息时尾部不停上下摆动。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4-5枚。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h3> <h3>白鹡鸰幼崽</h3> <h3>白鹡鸰幼崽</h3> <h3>白鹡鸰幼崽</h3> <h3>白鹡鸰幼崽</h3> <h3>鸟鹰 吃白鹡鸰</h3> <h3><br>灰鹡鸰(学名:Motacilla cinere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中小型鸣禽,体长约19厘米。与黄鹡鸰的区别在上背灰色,飞行时白色翼斑和黄色的腰显现,且尾较长。体型较纤细。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觅食时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虫。繁殖期在3-7月,筑巢于屋顶、洞穴、石缝等处,巢由草茎、细根、树皮和枯叶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4-5枚。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从英国、挪威南部、瑞典南部,往南到地中海沿岸以及大西洋中的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往东经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中亚、西伯利亚南部、蒙古,一直到太平洋沿岸堪察加半岛、俄罗斯远东、萨林岛、千岛群岛、朝鲜和日本等地;越冬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h3> <h3>灰鹡鸰幼崽</h3> <h3>灰鹡鸰幼崽</h3> <h3>灰鹡鸰幼崽</h3> <h3>灰鹡鸰为幼崽寻找食物</h3> <h3>灰鹡鸰寻找幼崽</h3> <h3>灰鹡鸰幼崽</h3> <h3>灰鹡鸰幼崽等待成鸟喂食</h3> <h3>灰鹡鸰<br>用自己的方式<br>引导幼崽练习飞行!</h3> <h3><br>灰纹鹟(学名:Muscicapa griseisticta):体长14厘米,体重22克。是一种体型略小的鸣禽。体羽为褐灰色,眼圈白,下体白,胸及两胁满布深灰色纵纹。额具一狭窄的白色横带,并具狭窄的白色翼斑。翼长,几至尾端。较乌鹟而无半颈环,较斑鹟体小且胸部多纵纹。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br>主要栖息于海拔1100-2200米的山地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亚高山岳桦矮曲林中。不常见,性惧生,栖于密林、开阔森林及林缘。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树冠层中下部枝叶间,在树冠之间飞来飞去或停息在侧枝上,向空中捕食飞来的昆虫,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于中国极东北部的落叶林,但迁徙经华东、华中及华南和台湾。冬季迁徙至婆罗洲、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及新几内亚。繁殖于中国极东北部的落叶林</h3> <h3><br>黑喉石鵖(学名:Saxicola torquata),为鹟科、石鵖属的鸟类。黑喉石鵖中等体型的黑、白及赤褐色石鵖。雄鸟头部、喉部及飞羽黑色,颈及翼上具粗大的白斑,腰白,胸棕色。雌鸟色较暗而无黑色,喉部浅白色。<br>黑喉石鵖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一般巢营于林缘草甸中的小树或灌木下的塔头苔草丛中或倒木树洞中,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为4-7月,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5-8枚,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草地、沼泽、田间灌丛、旷野以及湖泊与河流沿岸附近灌丛草地,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等地。</h3> <h3>红腹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erythrogastrus)是鹟科、红尾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6-19厘米。个体较其他红尾鸲稍大。雄鸟头顶至枕白色,额、头侧、背、肩、翅、颏、喉和胸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在黑色翅、背的衬托下极为醒目,其余上下体羽色,包括尾和尾上尾下覆羽概为锈棕色。雌鸟烟灰褐色,腰至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眼有一圈白色。下体浅棕灰色。特征均很显著,野外不难识别。[1]<br>红腹红尾鸲是一种典型的高山和高原鸟类,夏季主要栖息于海拔4000-5500米的高山、高原、灌丛、草甸、裸岩、沟谷、溪流、荒坡,一直到雪线下的流石滩均见有分布,耐寒和适应力极强。冬季常下到海拔2000-3000米的亚高山矮曲林和林线上缘疏林灌丛地带,尤以沟谷和山溪河谷灌丛较常见。除繁殖期成对外,多单独活动,有时也成小群。常停息在树上、灌木枝头、岩石上或地上,多在地上觅食,尾常不停地上下摆动。主要以甲虫、象鼻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蠕虫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于高加索、中亚、哈萨克斯坦、阿尔泰、贝加尔湖、中国、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和印度北部<br><br>红腹红尾鸲雄鸟</h3> <h3>红腹红尾鸲雌鸟</h3> <h3>红腹红尾鸲幼崽</h3> <h3>红腹红尾鸲幼崽</h3> <h3><br>灰背鸫(学名:Turdus hortulorum)是中型鸟类,体长20-23厘米,体重量50-73克。上体石板灰色,颏、喉灰白色,胸淡灰色,两胁和翅下覆羽橙栗色,腹白色,两翅和尾黑色。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的茂密森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春秋迁徙季节亦集成几只或10多只的小群,有时亦见和其他鸫类结成松散的混合群。以鞘翅目步行虫科、叩头虫科、埋葬虫科、以及鳞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远东、中国和朝鲜,秋冬季节偶见于越南和日本。<br><br>灰背鸫(山画眉)</h3> <h3>灰背鸫喂幼崽</h3> <h3>灰背鸫和幼崽</h3> <h3>灰背鸫幼崽</h3> <h3>灰背鸫(山画眉)幼崽</h3> <h3>灰背鸫(山画眉)幼崽</h3> <h3>灰背鸫(山画眉)幼崽</h3> <h3><br>椋鸟(学名:Sturnus):是雀形目、椋鸟科的1属。包括一些重要的食虫鸟类,翅较尖,尾短而呈平尾状,体形适中,体长172-296毫米;嘴形直而尖,无嘴须;额羽短,向后倾;头侧通常完全被羽。习性大都为地栖性,有的为树栖,喜结群。叫声嘈杂,善仿其他鸟的叫声,有些种类在饲养条件下可学人语。食物多变,有些种是吃昆虫的能手,巢常营于树洞中。<br>结小群活动,栖于开阔地。食多在地面找食蚯蚓及其他小型动物。夜群栖。世界共有16种,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和美洲。中国有10种,见于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台湾和海南等省。</h3> <h3>椋鸟</h3> <h3>椋鸟</h3> <h3>椋鸟</h3> <h3>椋鸟</h3> <h3>椋鸟</h3> <h3>伯劳[bó láo]<br>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劳科(Laniidae)鸟类,约64种,体型中等,掠食性;尤指:伯劳亚科(Laniinae)伯劳属(Lanius)25种鸟类(真伯劳)。能用喙啄死大型昆虫、蜥蜴、鼠和小鸟。会将捕获的饵物穿挂在荆刺上,正如人类将肉挂在肉钩上,故又名屠夫鸟。真伯劳独居,鸣声刺耳,灰或灰褐色,常有黑色或白色斑纹。大灰伯劳(L. excubitor)分布最广。<br>俗称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翅短圆,通常呈凸尾状。脚强健,趾有利钩。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以及其他活动物。大都栖息在丘陵开阔的林地。常栖于树顶,到地面捕食,捕取后复返回树枝;常将猎获物挂在带刺的树上,在树刺的帮助下,将其杀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称其为屠夫鸟。巢呈杯状,置于有棘的树木或灌丛间。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杂斑。它们大多数为我国的候鸟</h3> <h3>伯劳</h3> <h3>远东山雀(自自黑)<br>大山雀(学名:Parus major):中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整个头呈黑色,头两侧各有一大型白斑,喙呈尖细状,便于捕食。上体为蓝灰色,背沾绿色。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br>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略呈波浪状飞行,波峰不高。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蚂蚁、蜂、松毛虫、螽斯等昆虫为食,大山雀也喜欢吃油质的种子,如瓜子,花生仁,核桃仁等等,人造的糕点它们也非常喜爱,在北方的冬季,种仁是它们的主要食物。<br>分布于中国、非洲西北部、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欧洲、中亚、西伯利亚、远东、朝鲜、日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h3> <h3>远东山雀(自自黑)</h3> <h3>远东山雀(自自黑)</h3> <h3>麻雀</h3> <h3>燕子</h3> <h3>斑鸠和灰椋鸟</h3> <h3>斑鸠和灰椋鸟</h3> <h3>斑鸠和灰椋鸟</h3> <h3><br>灰椋鸟(学名:Sturnus cineraceus):是雀形目椋鸟科的物种,体型较北椋鸟稍大,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微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br>栖息于平原或山区的稀树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取食昆虫,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为黑龙江以南至辽宁、河北、内蒙古以及黄河流域一带的夏候鸟,迁徙及越冬时普遍见于东部至华南广大地区<br><br>灰椋鸟喂幼崽</h3> <h3>黑水鸡(学名:Gallinula chloropus):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共有12个亚种。中型涉禽,体长24-35厘米。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翅圆形,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第2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等长,第1枚约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尾下覆羽白色。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蹠等长。趾具狭窄的直缘膜或蹼。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亦为白色,中间黑色,黑白分明,甚为醒目。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鲜红色环带,亦甚醒目。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较高,尾向上翘,露出尾后两团白斑很远即能看见。<br>栖息于灌木丛、蒲草和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和水生昆虫等为食。广布于除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各地。<br><br>黑水鸡(西郊明星)</h3> <h3><br>白头鹎,又名白头翁 、白头壳仔(台语),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台湾亚种于台湾为留鸟,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白头翁常见于东亚,台湾宜兰平原,中国大陆则是在长江南部的大多地区,以及香港,琉球群岛(八重山群岛,冲绳等),性活泼,不甚畏人。食昆虫,种子和水果,属杂食性,雄鸟胸部灰色较深,雌鸟浅淡,雄鸟枕部(后头部)白色极为清晰醒目。<br>白头鹎,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br>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h3> <h3>白头鹎幼鸟</h3> <h3>白头鹎幼鸟</h3> <h3>  拍摄时也发现了,翠鸟,戴胜鸟,中华攀雀,红隼,蓝大胆等鸟类,可惜没拍到理想的图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