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灵岩寺历史悠久,建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地处泰山西北,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国务院公布灵岩寺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AAAA级景区。</p> 灵岩寺始建于东晋,于北魏孝明帝正兴元年开始重建,至唐代达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观。灵岩寺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大名刹”。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译经文,唐高宗以来的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参拜。<br><br> 灵岩寺正门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创建于金末元初,殿中间供奉弥勒的化身,即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后面供奉韦驮菩萨,东西两旁供奉四大天王像。</p> 四大天王视察众生的善恶和保护佛、法、僧三宝,韦驮手持宝杵,是为了镇压魔军,护持佛法,天王殿为山门内第一重殿,有显正祛邪的意义。<br> 大雄宝殿:始建于宋代,原名献殿,明正德年间(1506-1521)鲁王捐资塑大佛像三尊于内,遂改名大雄宝殿。大雄即筏驮摩耶,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谓像大勇士般有大智力, 一切无畏,能镇伏四魔”。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寺僧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早期塑像己毁,现释迦牟尼佛和菩萨像为1994年重塑。</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唐贞观年间 (627-649) 由慧崇和尚创建,后多次重建,单檐庑殿顶,彩绘斗拱,屋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柱础为唐宋时期所造,其风颇古。<br></p> <p class="ql-block"> 千佛殿 殿中置“三身佛”皆结跏跌坐,仪容端庄,周围布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神态各异,生动逼真,呼之欲出,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梁启超先生称其为“海内第一名塑”</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辟支塔</p> <p class="ql-block"> 辟支塔: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淳化五年间(994)塔高54米,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p> 辟支塔 塔基石筑八角,八面浮雕镌刻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 辟支塔 塔身青砖砌就,四向辟门,各层施腰檐,塔身上置铁质塔刹,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八尊铁质金刚承接,整体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做工精湛。 <p class="ql-block"> 五步三泉:因卓锡泉、双鹤泉、白鹤泉相邻而得名,卓锡泉又名锡杖泉,传法定禅师用锡杖敲击山石,水随锡杖飞涌而出得, 双鹤泉传为法定禅师寻水时,经山中樵夫指点,于双鹤鸣处见泉而得名, 卓锡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泉终年不竭,泉水清澈可鉴,注入地中,宛如明镜,灵岩“镜池春晓”即出于此,因泉水甘, 沏茶香溢,有诗赞曰“焚香且上五花殿 煮茗更临双鹤泉”。</p> 御书阁:唐贞观三年(629年 为供奉唐太宗手敕而建,宋代重修。 <p class="ql-block"> 御书阁现存为明代建筑,宋太宗、真宗、仁宗、徽宗等皆赐有御书奉于阁上,金贞祐二年(1214 年)寺遭兵燹,御书尽毁,惟存空阁。</p> <p class="ql-block"> 慧崇塔: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为灵岩寺高僧慧崇的墓塔。该塔为一方形单层重檐亭阁式石塔,塔高5.3米,面宽3.74米,南辟半圆拱门,券额雕兽头,武士像,东西辟假门,雕有乐伎舞伎、飞天等。保留有六朝、隋代的艺术风格,是研究古代绘画雕刻艺术的珍贵史料。</p> <p class="ql-block"> 墓塔林</p> <p class="ql-block"> 墓塔林:墓上建塔,是佛教僧侣的葬制,墓塔林是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现存墓塔 767 座,铭碑 81通。</p> 塔林中央为甬道, 其北端为砖石结构的单层重檐式北魏祖师塔(法定墓塔)两侧列峙墓塔均为全石结构,可分为方碑形、钟形、鼓形、堵婆、经幢式、亭阁式塔等,其造型古朴,轮廓明快,雕饰刻画简洁,无堆砌之感。<br><br> 地藏殿 地藏殿 袈裟泉,又名印泉,力亦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天岩志》载,当年法定禅师建寺时,有铁自地涌出,高可五六尺,重可数千斤,天然水田纹,与袈裟无异 故名。 <p class="ql-block"> 袈裟泉泉四季长流,泉源不竭,有诗赞曰:“岩畔涓涓流千年,昔将遗迹号印泉,清水喷向寺院内,汲古香茗味更全”。</p> 圣像馆 一线天入口 一线天 一线天 一线天 一线天 一线天 一线天 一线天 一线天出口 山上“红门“所在地 红门 巢鹤亭 巢鹤亭 白云洞 白云洞 可公床 可公床 可公床石刻 可公床石刻 可公床石刻 <p class="ql-block">武晓青</p><p class="ql-block">2022.6.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