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患沟通的角度来说 “ 同理心”

晨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家级心衰中心认证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省级胸痛中心认证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家高级卒中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个年轻患者去看心内科门诊,拿着几大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结果给医生。患者说:“我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有房性早博,去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好几本的心电图,反复用药就是治不了根。”</p><p class="ql-block"> 医生问:“查出有其他心脏病吗?”</p><p class="ql-block"> 患者说:“倒没有。” </p><p class="ql-block"> 医生说:“那不用治,你这是良性早博。”</p><p class="ql-block"> 患者说:“但我很担心 。”</p><p class="ql-block"> 医生有些不耐烦地说:“你这就没事,良性早博一般不需要吃药 。”</p><p class="ql-block"> 患者将信将疑地离开了 ,医生还觉得他大惊小怪 。医生肚子里一堆关于“良性早博不能滥用药”的知识也只简化为两句 话:“你这是良性早博”,“良性早博一般不需要吃 药”。 这两个人显 然都在自说 自话,结果两个人都很懊恼。</p><p class="ql-block">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换位思考,情景就会变成 :</p><p class="ql-block"> 患者说:“我在单位体 检时查出有房性早博,去了好几家 医院,做了好几本的心电图,就是治不了根。</p><p class="ql-block"> 医生问:“我能理解你 的苦恼。你这种情况不少见,你查出有其他心脏病吗?”</p><p class="ql-block"> 患者说:“没有。有没有其他心脏病和早搏有什么关 系?”</p><p class="ql-block"> 医生说:“是这样的,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早博一般没什么事,又叫良性早博。良性早博一般没有明显 的症状,也不需用抗心律失常的药。有时候,过度治疗反而会产生医源性症状,让你焦虑。用药越积极 ,精神压力更重,症状反而越明显。”</p><p class="ql-block"> 患者说:“但我还是很 担心。不吃药能自己消了?”</p><p class="ql-block"> 医生说:“你知不知道 ?过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物导致的意外死亡大大超过其民航空难与战争中死亡人数 的总和。从今天开始 ,不妨把你关心早博的精力放在其他更有意思的事上。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每年来复查 一次。”患者的疑虑 被打消了,医生也让病人理解了不用药的意义 。</p><p class="ql-block"> 在现阶段医生和患者的关系里 ,似乎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沟通的难题和困境。这是因为我们都缺少有效沟通,缺少换位思考的耐心,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却能反应出一个医生是否有同理心,为此我也反思了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如果我觉得自己说清楚了,别人就一定能够明白,但往往只是我自己觉得说清楚了,并没有考虑患者的感受,这样不仅没有做到有效沟通,反而会因为小事而无限放大,让彼此都难受。所以学会倾听,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同理心”的学习和运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