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该出手时就出手?</p><p class="ql-block">——如果我在唐山殴女案现场</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0日凌晨发生在唐山的壮男群殴女子案,引发全网声讨,不少人指责现场的旁观者不出手制止凶徒的施暴行为,很多自媒体发出愤怒的感叹:“竟无一人是男儿!”</p><p class="ql-block">如果我在现场,我会出手吗?</p><p class="ql-block">不会!</p><p class="ql-block">作为旁观者的我,如果与那几个凶徒搏斗,会被认定为互殴。我被他们打伤了,我住院,自己承担医药费。我把他们打死打伤,我会被抓进去,定罪判刑。江苏网红律师臧启玉用一句话概括:“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总结非常到位。</p><p class="ql-block">不信?有图为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是这样?</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我们这个社会不重视保护xx(这两个字我不敢写出来)。</p><p class="ql-block">重视保护公共利益,对私权保护却不够重视。或者说,没有把保护公共利益和保护私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观念引领下,刑法对危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刑罚都很重,而对于侵犯人身权利的处罚则偏轻。</p><p class="ql-block">唐山群殴女子案,那几个凶残的壮汉该如何处罚?以理性著称的罗翔教授微博“个人建议活埋”。</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法律会如何惩罚他们呢?这得看那几个女子受伤的程度。如果构成重伤,按故意伤害罪,最多判十年。如果只是轻伤,按寻衅滋事罪,最高刑为五年。如此令人发指的暴行,这样的处罚,你觉得如何?</p><p class="ql-block">大家还记得富豪杨振华猥亵幼女案吧,法院判处衣冠禽兽有期徒刑五年,引发网民强烈不满。其实,五年徒刑已经是顶格处罚了。</p><p class="ql-block">蔡阳用U型锁猛砸日系车主的脑袋,连砸四下,脑浆涌流,车主终生残废,蔡阳被判十年。如今,蔡阳刑满释放恢复了自由,车主在轮椅上生不如死。</p><p class="ql-block">太原警察王文军出警处理一起民事纠纷的时候,扭断了农妇的脖子,脚踩农妇头发23分钟,农妇死亡,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刑四年。可悲的是,按照刑法条文,这个判决完全符合法律规定。</p><p class="ql-block">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漂亮国的白人警察肖万,抓捕非裔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膝盖跪在嫌疑人的脖子上致其窒息死亡,肖万被以二级谋杀判刑23年。</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社会存在重视公共利益、不重视私权保护的ZZ传统、社会传统和文化传统,这样的传统观念必然影响立法。舍小家顾大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少数人利益服从多数人利益,似乎成了社会的共识。为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被认为是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在这些观念的引领下,只要披上了公共利益的外衣,就可以违法乱纪,就可以践踏私权。</p><p class="ql-block">为了防疫的“公共利益”,强令父母与幼童分离。大白破门而入,居委会责令居民交出家门钥匙,用铁丝锁住居民家门,大白不经允许进入居民家中狂喷消毒药水。将外出的居民五花大绑,殴打外出买馒头的居民。铁丝锁住货车车门,将下车吃饭的货车司机行政拘留......</p><p class="ql-block">回到唐山壮汉殴女案。我如果出手制止暴行,那几个壮汉一定会攻击我。我把他们打死打伤,按法律,我是正当防卫,法律应该保护我;按道德,我是见义勇为,社会应该褒扬我。然而,有很多然而......</p><p class="ql-block">问题在于司法层面。</p><p class="ql-block">正当防卫,看起来很美,现实却很残酷。</p><p class="ql-block">先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p><p class="ql-block">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p><p class="ql-block">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上述法条第三款,是为特殊防卫权,也叫无限防卫权。依照无限防卫权条款,我可以出手,甚至可以把那几个疯狂行凶的暴徒直接打死。</p><p class="ql-block">然而,法律规定是一回事,司法实践是另一回事。</p><p class="ql-block">青年小伙于欢为了保护被几个流氓侮辱的母亲,当场杀死一名流氓,一审被判无期徒刑。</p><p class="ql-block">一男子深夜持刀闯进前女友家,企图杀死女友,前女友一家合力将男子反杀。公安机关将前女友全家抓捕。</p><p class="ql-block">一位父亲韩某听见女儿呼救,看到女儿的前男友持刀向女儿猛刺,父亲连忙上前夺过刀,一刀将男子砍死。父亲被抓捕,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起诉。</p><p class="ql-block">一伙歹徒持铁棍砍刀猛砸一辆宝马车,女车主在车里惊恐地大喊救命。女子的老公听到喊声,带着三个朋友拿着菜刀椅子冲过来,歹徒逃跑,一个朋友追赶一名歹徒,两人发生打斗,朋友将歹徒砍伤。老公和三个朋友全部被判有罪。</p><p class="ql-block">这些案件,都是被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的生命和财产进行防卫,尚且被抓捕和审判。如果我在唐山案件现场,我一个旁观者,为了保护弱女子而杀入垓心,造成对方伤亡,我会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吗?</p><p class="ql-block">想都不要想!</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司法,对坏人太好,对好人太坏。</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这样?</p><p class="ql-block">在认定正当防卫的时候,司法机关往往宁左勿右。什么是防卫过当?什么是必要限度?司法人员往往对防卫人过于苛求,不考虑防卫人当时的紧张、恐慌心理,以事后的理智来判断当时的行为是否合理,要求防卫人像从事技术活儿那样进行精准防卫,精细把握防卫的时间、手段、必要限度......</p><p class="ql-block">至于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无限防卫权,从1997年刑法修订到如今,基本还在沉睡。</p><p class="ql-block">看看漂亮国的两个案件。</p><p class="ql-block">三个抢劫犯持枪闯进一个华裔女子的店铺,女子拿起手枪就射,当场打死一人,另两人逃走。警方判定女子为正当防卫,法律依据是“城堡法案”。</p><p class="ql-block">马路上,一个壮汉故意寻衅,一拳将一老者打倒在地,老者爬起来,掏出手枪将壮汉射死。警方判定老汉为正当防卫,法律依据是“不退让法”。</p><p class="ql-block">“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多年以前首席大检察官在两会上喊出这句话之后,我一直期待,我们这里有类似不退让法、城堡法案的案件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可惜,我至今没有看到。</p><p class="ql-block">当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不是那么好当的。</p><p class="ql-block">我用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来作这篇文章的结尾:</p><p class="ql-block">大河向东流啊—没错!</p><p class="ql-block">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很美!</p><p class="ql-block">说走咱就走哇—先做核酸!</p><p class="ql-block">你有我有全都有哇—羊了?集中隔离!</p><p class="ql-block">路见不平一声吼哇—可以!</p><p class="ql-block">该出手时就出手哇—使不得!</p><p class="ql-block">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当心被封在高速路上!</p><p class="ql-block">(补充一句:如果我在唐山殴女案现场,我会设法报警。)</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