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河”—一红旗渠

老牛

<p class="ql-block">一曲绕群山,精神动天下。</p><p class="ql-block">1969年7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林县人民10年艰苦奋斗,红旗渠工程已全部建成》。从此,“林县水浇地面积由原来不到1万亩扩大到60万亩”,历史上“水贵如油,十年九旱〞的林县变成了“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富饶山区。</p><p class="ql-block">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工建设,10万太行儿女,自带工具,自备口粮,在太行深处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全长1500米的“人工天河”。把“艰苦创业”的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山上。</p><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而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已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人间奇迹。</p><p class="ql-block">红旗源景区,由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p><p class="ql-block">2002年,“红旗渠”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2006年5月,“红旗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红旗渠”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区〞。“红旗渠”还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还是“全国中小学爱国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分水闸</p> <p class="ql-block">天桥渠</p> <p class="ql-block">为了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当年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精神,由挑选出来的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凿通了隧道,为表彰青年们的艰苦奋斗业绩,故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洞名由郭沫若题写。</p> <p class="ql-block">络丝潭</p> <p class="ql-block">在具有”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其间。其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红旗渠”风光。“艰苦创业〞的精神永恒。</p><p class="ql-block">(“青年洞”照片由刘先生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