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我们小区原来有五株雪松,雪松大哥位于小区中心小花园东侧,雪松二哥位于小区西墙附近,首先告别的原因,据说都是树根地下有水泥废墟,根系无法生长。</b></p><p class="ql-block"><b>雪松三哥和雪松四哥在6号楼1单元门前的小马路旁,像两位高大的卫士一样,俯瞰着小区,护佑着居民。因几年前的小区改造,雪松三哥和四哥根系都被破坏。前年西侧的三哥被砍伐,东侧四哥也未逃过厄运,终于倒在了2022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份。</b></p> <p class="ql-block"><b>2022刚过去一半,世界就发生了那么多重大的事,这三年疫情,折腾得人人不消停,看不到结束;今年突发的战争又给多少无辜的家庭带来哀伤;还有6月以来国内正在发生的大事。</b></p><p class="ql-block"><b>被砍伐的这株雪松,据老居民回忆,是1969年栽种的,至今已经53岁了。它树高近20米,高过六层楼,它胸经约2米,一个人围不过来。在我们小区,无论是年龄还是身高,都妥妥排在前几名,竟还是没挺过这一年。</b></p><p class="ql-block"><b>记录下这株大雪松的砍伐过程,算是为我们小区的大雪松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最后痕迹,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和平与美好的期盼。我相信,总有一天正义会战胜邪恶,地球人终究会迎来那一天!</b></p> <p class="ql-block">砍伐当天,许多居民围在四周,毕竟专业人员砍伐大树不多见,即是看热闹,也是在告别陪伴我们20年的雪松四哥。</p> <p class="ql-block">专业砍伐小哥身姿灵活敏捷,手持油锯,从低到高,雪松下段的枝干纷纷告别主干。</p> <p class="ql-block">小哥先把油锯放落下来,再通过保护溜滑下到地上。</p> <p class="ql-block">小哥先围绕大树观察四周,预留了树木倒地的空间,再进锯开口,确保树木向预订方向倒下。</p> <p class="ql-block">大雪松就是这样以这种方式告别人们的,最后那倒地的巨响印刻在心中,永别了!</p> <p class="ql-block">砍断、推倒这一段,留下的树根就好处理了。</p> <p class="ql-block">树干被锯成一段段</p> <p class="ql-block">数数年轮,回忆一下生活轨迹。</p> <p class="ql-block">这几段松木墩子可做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我的邻居(美篇名:拙眼观天下)请师傅锯一截雪松,放置客厅做个摆设,是对大雪松陪伴我们多年的纪念。他对我说:</p><p class="ql-block">“前年第三株雪松被砍伐之际,鄙人曾写《雪松祭》,抒发悲伤之情。 现而今这第四株大雪松,最终还是木有逃过厄运,倒在了2022,一个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年份!二十年来,是这两株雪松日夜陪伴着我和家人。我们站在阳台上透过松枝,观看和拍摄日出日落,夏雨冬雪;倾听喜鹊、麻雀、珠颈斑鸠等在枝头上喳喳欢叫,观望这些小生灵在松枝间腾挪飞翔……。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成了永远难忘的回忆,不禁悲从中来!🙏🙏🙏。”</p> <p class="ql-block"><b>虽然看到大雪松被砍伐倒地的全过程,心中不免伤感,有感而发。但实际上随着人们文化的提高和理念的转变,京城各处也能看到越来越多保护自然的好现象,比如为保护古树让路绕个弯的公路,比如为古树修改建筑图纸的高楼,比如胡同里被挂上红牌绿牌、入册归档保护的古树,心情又好了起来。</b></p><p class="ql-block"><b>小区还有最后一株大雪松,屹立在进门小花园的东侧,它每天看着孩子嬉戏、老人散步,是这里最老的居民,也希望它是我们小区永远的守护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