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处福州东隅、闽江口北岸的家乡东岐既是千年古村,又是个多姓聚居的村庄。仅以户主统计,就有28个姓。人口最多的姓,上百户,七八百人,最小的只有一两户,个位数人口。而俺姓赵氏排名第八,户籍人口146人,36户。但在漫长岁月中,因人口较少,财力薄弱,虽久居此地,却没有祠堂,也从未自创族谱,更找不到始祖之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姓氏的遗憾。庆幸的是,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时局的变化,在族亲们积极参与和各方人士的帮助下,终于完美地填补了上述三项空白。祠墓并列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三件盛事的成功,既可告慰列祖列宗,也佑其子孙后代百世长发。近日,翻阅族谱,感触良多。</p> <p class="ql-block">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也是一个姓氏起源、迁徙、延续的谱系,它包含了一个家族生息、繁衍的全过程。正如古语云:“国无史,无以考一国之兴替;家无谱,无以辨一族之血缘。”历史上,东岐赵氏没有自创的族谱,仅仅只是到了1920年回连江秦川认祖归宗后,才以“喜房”入录秦川赵氏族谱。于是,2000年祠堂落成后,编著族谱便摆上东岐赵氏的重要议事日程。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承广叔自告奋勇担负主编之责。他四处搜集典籍史料,细读二十四史之《宋史》等经典史书,实事求是探源本,条分缕析求真谛。先后执笔增订修谱《凡例》,撰写《东岐赵氏史考》、《建祠记》、《赵世资墓修复记》、《迁徙线路图》、《东岐赵氏吉庆盛典记》,汇辑《名公序跋》、《列祖遗文》,编校我族之千年世系传图。经过努力,《东岐赵氏族谱》终于2009年印刷出版。时任省文史馆馆长、承广叔的校友同学卢美松欣然为之作序,对编著者热心族事,勤劳谱政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东岐赵氏族谱》颇有引人入胜之特点。一是体例完整,结构严谨;二是内容丰富,文字精练;三是重点明确,不生枝蔓”。</p> <p class="ql-block"> 赵氏源远流长。从这本族谱中,我不仅知道,东岐村赵姓最早的先祖是宋朝皇帝赵匡胤的胞弟魏王赵廷美。由他算起,我可称三十二世孙。最早从北方迁徙到福建连江隅居弥陀寺的祖先是魏王赵廷美的四世孙山东高密郡公赵叔朝。五百多年前从连江秦川迁徙东岐的始祖是十五世赵光润。同时,又了解到作为《百家姓》第一姓—-中国的赵姓,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一少吴金氏。基于“修谱当师古又不必泥古”之原则,编著者增加了不少新信息,新意迭现。如男女平等入谱。各业一视同仁,由科名改为学历,由官阶改为职称等等。又如从前族谱里,媳妇多是记录一个姓氏,而现在的族谱中,记录了媳妇全名、生日、学历等更多信息。所有这些都体现与时俱进,更新观念。</p> <p class="ql-block"> 族谱中最让我深受教育的是赵氏家训、家规和家约。家训是家族或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规则是家族或家庭中的规矩和法度。它们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是重要的约束。比如家约:力勤本业、节省虚费、早完公赋、隆重师傅、义方教子、严禁非为、善事父母、敦睦族戚。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些规范至今对我们的家庭伦理、道德教化仍具有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从族谱中,我还发现东岐赵氏继承“诗书传家”之家风,尊重知识,重视教育,迄今一甲子,大学生辈出,代不乏人。有的在国内,有的在国外。有兄弟、连理、姐弟、夫妻、兄妹同等学历者几乎户户皆是。还出了博士、硕士、作家、副教授、律师、高级工程师及处级领导干部等。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后,东岐赵氏还出两位堪称“村贤”的全村带头人,至今在当地百姓中仍留有令人称道的口碑。 一位是人叫“依赠哥”的赵承赠。上世纪七十年代,承赠叔曾任东岐大队长。他凡事走在前,干在先,勤劳肯干,朴实厚道,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还有一位便是家父赵承华。他是东岐村解放后民主建政第一任村长。在任时间虽仅一年七个月,但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带头移风易俗,倍受乡人称赞。更受人尊崇的是,他退休后,主动联络海内外乡亲助力家乡建设,使全村百姓受益。他协助华侨黄启成三兄弟捐建的变电站至今仍在发挥效益;黄邦响捐建的东岐小学教学楼也是实证。</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家乡东岐作为著名侨乡,移民欧美、创业海外者趋之若鹜,我族亦莫能外,以致海外人口远超祖居地。此时此刻,唯与族亲们共勉: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都要牢记先祖赵匡胤留下的祖训:“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奋发有为,报效祖国,报效桑梓,为赵氏争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