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落扬州 十里春风泊心头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爱上扬州可以因为吴王夫差,因为隋炀帝杨广,因为东渡的鉴真,因为杜牧、张祜,因为欧阳修、苏轼,也可以因为西行的马可波罗……因为这条不息的运河,这条灿烂的文化之河。</p> <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通长江与淮河,争霸中原。夫差也曾是励精图治的优秀青年,不忘替父报仇初心,大败勾践于会稽,可惜他忠奸不分,宠爱西施,赐死伍子胥,最终落得兵败国破,自我了断。至隋,隋炀帝开京杭运河,连通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鸿恩大德,古今未比”。印象中,吴王与隋炀帝都是急功近利,骄横放纵之徒,但,运河的开凿的确英明神武,可谓弊在当朝,利在千秋。隋炀帝推行均田制,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也是他,完善分科选吏,实行科举制,读书人有了翻身求公平的机会,而这科举制度,沿用1300多年,直至清末。那些状元、榜眼、探花还要进士、举人,灿若星河,如运河之水滋养了华夏大地。</p> <p class="ql-block">  盛唐时代,李白脍炙人口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为“扬一益二”做了很好的铺垫。杜甫“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让扬州令人向往。杜牧官场失意,“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浪荡形骸可见一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透着故友离散的惆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又饱含皇帝佛道误国的担忧。徐凝为扬州也留下了千古名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的繁荣王建“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诗句写实而高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也有“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的动情诗句。晚唐诗人张祜“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可谓是对扬州生死依恋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唐代鉴真大师,自幼在扬州出家,刻苦好学,研习经卷,后不畏艰险,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在日本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但他促进中日友好的影响远不至于此,那时的中国已是封建王朝最鼎盛时期,而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封建思想才刚刚萌芽。华夏文明之河,果然普惠天下。</p> <p class="ql-block">  宋朝经济繁荣,加上重文轻武的思想,文化欣欣向荣,扬州依然星光璀璨。王安石、范仲淹、苏轼、欧阳修便是享誉一时的文人墨客。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提出了重农耕、节财用、任贤能、抑豪强、谨边防、减冗兵冗吏、淘汰僧尼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主张,屡遭罢黜,至道二年知扬州,苏轼赞其“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他文尊韩愈、柳宗元,诗尊杜甫、白居易,通俗畅达,清新脱俗。韩琦,在军中屡建奇功,与范仲淹齐名,他知扬州,爱民如子,惠爱百姓,政绩卓著,离任后百姓家中悬挂画像思慕他。他工诗亦工词,有《安阳集》传世。而与扬州历史文化结缘最深的当属宋代的大文学家——“文章太守”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泰斗,也是当时力倡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蜀冈中峰建“平山堂”,植“欧公柳”,作为平时讲学、宴游之所,曾于堂上宴会群贤。欧阳修又在琼花观中筑无双亭,观中琼花一株,号称天下无双。宋人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他在扬州为官时间虽短,但留给扬州的不仅仅是平山堂和无双亭的古迹,更为扬州留下了绵延千载不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才俊辈出的文脉。集诗词散文书画美食于一身的“古今全才第一人”苏轼,“两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知扬州,牢固的民本思想使他昂首阔步,为民请命,解决漕运困境。除任职之外,苏轼曾十次到扬州,他与扬州相关的诗文之作有百篇之多,“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生动形象展现对扬州的爱恋。关于品评中国菜肴三要素“色香味”,也是他在扬州首次提出来的。刘敞,庆历六年进士,嘉佑元年知扬州,学识渊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姜夔“⼆⼗四桥仍在,波⼼荡、冷⽉⽆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至今传唱。入夜,繁华富庶扬州灯光随处可见,音乐随处可闻,运河穿过整个城市,桨声灯影里,青楼歌舞,一个享乐型消费城市坐落在帝国遥远的一隅,远离政治,只有生活,只有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扬州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前繁荣,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127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达我国元代上都,得到忽必烈的重用,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忽必烈常派他出巡中国各地,大约公1282-1284年,马可波罗在扬州为官三年。《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当时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描述,使每一个读者都对古老中国无限神往。按我小学历史老师的说法,《马可波罗游记》的风靡,便是后来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伏笔。可以肯定的是这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随着两淮盐业的发展,大批盐商聚居扬州,服务性行业的手工艺人也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扬州成为风物繁华之城,人文荟萃之地,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独具特色。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留下足迹。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等任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现藏于扬州天宁寺万佛楼。</p> <p class="ql-block">  爱她,不只爱她的现在,也爱她的过往,爱她的妆容、素颜,也爱她的风韵、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