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92年9月,父亲的晚年时期用工整的钢笔字,记录了他一生中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时期的珍贵的回忆,平实的文字中记录下父亲的快乐、幸福、辛酸、痛苦,他所经历过的各种悲欢离合,翻开这一页页发黄的手写的回忆,给我们后辈留下无限的思念。我将父亲近五六万字的手写的回忆都输入电脑为电子版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 我的 父亲张衡武(1914年12月—2004年6月)是芜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芜湖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张九皋的唯一的儿子。他的《往事回忆》中记录下了家庭的各种变故,也从一个侧面了展示了历史的印记,具有史料价值。今日正值父亲节,也是我父亲离世18周年,我将分期登出父亲的《往事回忆》谨以此纪念我们的父亲。祝在天堂的父亲安好。</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我的父亲 张衡武(2001年)</b></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父亲《往事回忆》的手写本</font></b><b style="color: inherit;"></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往事回忆</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张衡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童年-少年-青年时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记得我在童年七八岁时,才知道我的父母祖母姐姐和家庭,过去的六年我一无所知,这说明我那时幼小心中开智比较迟,但我从童年八岁起到少年、青年时代,往事储存我的脑海中磨灭不了,我在耄耋之年,能将往事如实写出来,留作我的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我出生前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我在童年时期,家庭是美满幸福,在忧裕生活中,我也是最疼爱一个。常听祖母、母亲对我说,你是老太太(我的曾祖母)送来的宝贝儿子,这似乎有些神话,虽然不可相信,但有一定的根源,后来我才知道了这神话的前后,原来我母亲自和父亲结婚后,连续生了三个女儿,我家三代都是单传,都盼望早生儿子,祖母虔诚信仰佛教,又是望孙心切,因此求神祷告早生贵子,在我母亲生我三姐时(二姐一岁夭折现改排行二姐)母亲害怕下胎再生女儿,所以母亲替二姐取名叫代弟子,意思下胎生个儿子,代弟弟来,祖母又是早烧香晚拜佛,思想压力很大,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次祖母在梦境中,梦见已死去的老太太,左手挎着一个小男孩,胸口围了一块红布兜兜,笑眯眯对祖母说,我送了一个孙子给你,祖母喜不自禁,跪在供奉的观世音菩萨瓷像前祷告不已,在我母亲生二姐的第二年,就生了我,这是巧合,应验了祖母求神祷告,又应验了母亲为二姐取名“代弟子”实现。我出生日期是民国三年(公历1914年农历十二月初十日卯时)出生地在芜湖大城墙院子。母亲为了以后再继续生男孩,替我取乳名“小连生”可是母亲连续生了七个妹妹,死了两个,送一个给江北乡下人,一个送进育婴堂,现有三个妹妹,排行四妹(衡文)五妹(衡钟)六妹(衡美)(四妹已于86年病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b06fbb">(张衡武的父亲张九皋</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b06fbb">和母亲王翠瑛)</font></b></div></b></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我的家庭和我的父亲</b></div> 我的原籍家乡是南京江宁县淳化镇东焦村,我的祖父名世炀,曾在溧阳一家杂货店当雇员,卅岁左右患肺结核病逝,丢下祖母和我父亲,家境贫寒,祖母替人家做点针线衣履维持生活,母子相依为命,后来祖母携带年幼的父亲居住娘家,父亲长大成人,跟随祖母去上海投奔亲戚五姨夫时松年,一方面专替人家缝制衣服,并托人介绍父亲到上海东洋服装店学徒,服装店老板对父亲非常严厉,每天服侍老板老板娘外,还要做家务杂事,老板稍有不如意,打骂并举,父亲那能受这般虐待,偷跑回家,祖母非常痛心。孤儿寡母迫不得已,又回到郭村住下。南京人在芜湖做生意很多,又托人介绍到芜湖三圣坊长街恒益参号学徒,父亲少年时曾读过两年私塾,自己刻苦钻研能看书读报,从一个学徒投稿上海神州报开始,踏上从事报业,并兼任上海申报住芜记者,,担任皖江日报编辑,后来创办工商日报,成为芜湖有名新闻报人,父亲毅力和自学精神伟大,值得敬仰,在廿年代,工商日报在芜湖赫赫有名,父亲为人正派,对我教诲深刻难忘,记得一次我随父亲去拜访他的老友,在屋内我站在书桌旁,随便翻阅文件书信,父亲当即严正指责,不经人家许可,切不可乱翻东西,从此我对父亲倍加尊敬。增强了我们父子深厚感情,闲时,父子对坐,经常谈古论今,及为人处世一些道理,自母亲去逝世后,我终日不离父亲身边,除冲茶倒水外,和父亲晚上十一、二点钟有部分重要大样,我守在身边,热天我打扇,父亲总是说:“我在捉臭虫。”可见父亲对事业心多强,所以报上从未发现错字漏字,读者称赞不已。<br> 父亲的言行对我影响很大,有一次我冲水,倒满出杯子,父亲看着我不骂不说,只讲两句话,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古典论语中有这么两句。当时我还莫名其妙,后来我才领悟父亲的意思,对我侧面教育。<br> 报社有一部人力手拉包车,这是母亲在世时为了父亲经常参见社交活动,买的备用,可是父亲很少乘坐包车,雇佣包车车夫总是说:“先生不出车,我的小费就没有。”我从来不敢乘包车,记得一次母亲去铁佛寺烧香带着我乘了包车,包车样式,车把拉手装有喇叭,车身两旁有充电吊灯,脚踏底有脚铃,那时社会有钱有势的多有自备包车,可是父亲对此虚伪不感兴趣。<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