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高级中学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吾心安处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西城高级中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廉 洁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战办学 赓续文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爱国奋斗 铸就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薪火相传 播撒文明</b></p><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倭寇入侵,天下板荡,神州陆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不但妄图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掠夺和占领中国,而且丧心病狂地大肆轰炸高等院校和文化设施,以期达到铲除华夏文明根基的罪恶目的。</p><p class="ql-block">河南大学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912年,迄今已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在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师生员工身荷重任,弦歌长存,校址先后迁移鸡公山、武昌、嵩县、潭头、紫荆关、西安、宝鸡等地,矢志不移,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努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为豫、冀、鲁、苏、皖、晋、陕、东北各省流亡学子提供了求学的便利,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令人振奋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流亡办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辗转迁徙 弦歌不辍</b></p><p class="ql-block">全面抗战时期,国难当头,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勇猛守土抗战。河南大学作为高等学府,始终留在抗战一线,与抗战军民并肩抗战。烽烟八年,学业未断,然而校园屡遭日军蹂躏,师生多人罹难。河大师生用生命和鲜血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劫难,更用青春和奋进塑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牺牲、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抗战精神!</p><p class="ql-block">1938年5月,日寇第十四师团在土肥原带领下由濮阳大举南下,渡过黄河,绕鲁西南转入河南大平原的门户兰考。河南省会开封危急!时河南省政府作出决定:凡是受袭击或易受袭击区域的学校一律向安全地带转移。河南省教育厅转发了省政府的通知,因为当时河南大学是省立高校,教育部未做安排。命运关头,迁往何处只能由河南大学自己来确定了。</p><p class="ql-block">时任河大校长刘季洪洞察当时的形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仿效平津沪等高校向四川迁移的做法,派员到四川万县考察的同时,将学校迁至鸡公山和镇平,学校重要仪器运至汉口,随时准备雇舟溯江而上。河南大学开始了长达八年颠沛流离的流亡办学历程!全面抗日的八年,河南大学默默承受了8年流亡的苦难,5000里迁徙路途就像流动的一把火炬,流亡办学的过程就像一条璀璨的星河,在中华民族坚决同心抵抗倭寇的伟大史册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暂居鸡公山</p><p class="ql-block">1938年2月,河大师生相继到鸡公山学校新址报到。1938年6月,河大本部及文、理、法学院匆忙之中迁至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辗转镇平</p><p class="ql-block">1938年,刘季洪校长率校本部及文、理、法学院师生于9月来到镇平县。1939年5月10日,日寇占领新野,河南大学第三次搬迁由此开始。从南召、鲁山,再经方城、叶县、宝丰、临汝、伊阳、伊川,最后抵达嵩县,全程约30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久住嵩县和潭头</p><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22日,河南大学发布《二十八年度河南大学招生简章》。1939年9月15日,从省内外汇集而来216名新生、15名续读生、6名借读生和52名选修生也相继到校。此时,河南大学共有584名学生。1944年5月16日,日军进入潭头,河大师生惨遭日寇屠杀,校舍遭毁灭性破坏。1944年5月,九死一生的河大从潭头逃难出走,先到豫陕交界的紫荆关集合,后辗转西安,最后落脚宝鸡。重新组校授课,直至抗日战争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p><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20日,河大在开封校园进行了开学典礼。设6个学院、15个学系,全校师生员工达3000人,占地2000多亩。河南大学成为华北地区院系最多,校园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1946年11月,为铭记历史、激励后人,河南大学刻石立碑,以记抗日办学之艰和抗战胜利复学之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迁宝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定军陈仓 为国育才</b></p><p class="ql-block">1944年5月之后,教育部曾有过让河南大学迁到凤翔的打算,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便于集中办学的校舍而作罢。在西安等待的日子里,学校与陕西省政府及驻西安第一战区司令部多次协商,确定学校前往宝鸡一带寻址办学。河大校长张仲鲁派人勘察,觉得宝鸡以东陈仓一带,有几个寺庙和窑洞等比较集中适合办学,这样宝鸡东部的底店所属的石羊庙、武城寺等成为河南大学新的办学地址。</p><p class="ql-block">校本部办事处和校图书馆设在武城寺,其他各院部和教室则设在距武城寺二华里的石羊庙。全校1000余名学生,500余名教职工及家眷散居在附近村落的民居或窑洞内。上课在石羊庙、关帝庙、火神庙、娘娘庙等处。汉中的医学院师生,沿着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西北公路北上。过褒城,夜宿庙台子(即张良祠),第二天抵双石铺。过了双石铺进入秦岭山区。5月22日,与学校分开了半年的医学院回归建制。截止到1945年5月底,河南大学各院学生绝大部分到校,各院院长以及诸多教授也先后到校。</p><p class="ql-block">经过全校上上下下的努力,学校终于在宝鸡恢复了教学活动。不久,因张仲鲁校长另有安排而提出辞呈,国民政府则任命田培林继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p><p class="ql-block">学校与附近其他高等院校开展协作,互聘教师授课。农学院从西北农学院聘请几名教授兼任生物统计、作物育种与甘橘等课程,并组织学生到西北农学院参观,在其试验场开展农作物实验。参观考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学识,另一方面激励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院长鼓励同学多到西农参观学习,借阅图书,还多次到西农聘请教师及借用实习场地。在宝鸡办学期间,学校除了教学之外,科研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比如文学院教授张遂青就在这个时期,发表了《巩县宋八陵考察报告》《仰韶文化遗址考察报告》等科研论著。这些论著不仅记录了宋陵与仰韶遗址出土文物的情况,还详细论证了这些文物对于研究历史的重要价值和遗址发掘研究对于传承中原文化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师生欣喜若狂,齐集石羊庙举行庆祝胜利大会。抗战胜利了,同学们思乡心切,不断向学校询问何时能回开封。田校长顺从民意,一方面派人先回开封,接洽和筹办学校复原各种事宜,另一方面召集全校大会,介绍当前国内形势、交通状况、复原费的争取、学校校舍的维修进度等等。</p><p class="ql-block">田校长向教育部报告,河南大学12月初结束全部课程,举行期终考试,考试结束后,学校立即开始东迁。全体师生登上东进的火车,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兴奋和激动。</p><p class="ql-block">火车穿过了八百里秦川,直奔河南,河南大学抗日战争八年流亡办学至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忘国耻 勇担使命 </b></p><p class="ql-block">在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师生员工国难当头担大义,危亡之中求生存,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p><p class="ql-block">“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八年流亡办学,河南大学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铸成精神的丰碑。河南大学在腥风血雨中用铁肩支撑着即将倾倒的华夏文明大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和接续了中华文化的血脉。</p><p class="ql-block">河南大学作为抗战时期唯一坚持敌后办学的大学,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1945年河南大学西迁宝鸡,为相对落后的宝鸡带来了振兴中国教育的文明曙光,给宝鸡高等教育史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为宝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宝鸡人民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容纳了大批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河南灾民。在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宝鸡,不仅以极大热情接纳了国立河南大学的莘莘学子,而且接纳了商丘工学院、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青年职业学校、陆军测量学校、大华中学(后并入宝鸡县中学,即今宝鸡中学前身)、省立西安二中、陆军测量学校、励行中学、惠工中学等多所学校,再次彰显了宝鸡人民崇德尚礼的可贵精神。</p><p class="ql-block">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时代,作为后来人,我们有责任把河南大学抗战流亡办学的历史记录下来,发掘蕴藏在其中的精神遗产,不忘国耻,汲取力量,团结拼搏,奋发有为,凝聚力量,把华夏文明的薪火永远传播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精神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铭记历史 接续奋斗</b></p><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2日,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绍康,河南大学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刘波、副主任刘会军等一行三人来到宝鸡市高新区,考察并协商抗战办学立碑选址等事宜。宝鸡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赟率宝鸡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炳绪、市教育局局长肖炳良、市民政局局长李峰科、市档案局局长齐国怀、高新区纪工委书记朱保堂、高新区文教局局长史永宏等,先后考察了西城高中、武城山和姬家殿等几处办学旧址。最终,西城高中被确定为河南大学抗战办学纪念碑立碑地。</p><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10日,宝鸡河南大学抗战办学纪念碑揭碑仪式如期在宝鸡市西城高中隆重举行。宝鸡市副市长李瑛、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分别率地方和高校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p><p class="ql-block">美丽的西城,焕然一新。厚重大气的纪念碑身披红绸,矗立在黑色的基座上。绿色围挡的背景墙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800多名师生整齐列队,精神抖擞,喜迎嘉宾,共襄盛典。宝鸡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炳绪主持揭碑仪式,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天勋介绍了筹建情况,副市长李瑛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河南大学在抗战中辗转办学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后续建立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出了期望。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绍康致辞,代表河南大学全体师生,对宝鸡人民崇德友善、接纳帮助外乡人的可贵品格深情赞美,并展望了感恩回馈、校地合作的愿景。李瑛副市长与河南大学卢克平书记及原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孙培新、原河南大学党委副记王凌共同为纪念碑揭幕。红绸滑落,石碑尽显,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重走百年抗战办学路,校地联手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而且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p>